女儿居住的小区,绿草茵茵,树木茂盛,各种鸟儿在林间欢快地翻飞、鸣叫,大有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热闹自在。
有一次,我们出去散步,顺便带上垃圾和两个纸箱子下楼。出了楼道,女儿将垃圾扔进了垃圾桶,我正要将纸箱子放在垃圾桶旁边,女儿却接过去提着径直往前走。我不解其意,忙问:“你要拿到哪里去?”她笑着说:“拿到前面去,送给一位年纪大的阿姨。”我心想,女儿怜悯老年人捡拾垃圾不容易,这种慈悲为怀的情愫可以理解。
到了一处指示牌跟前,女儿站住了。我四下瞅瞅,周围并没有捡废品的人。
“这会儿阿姨不在。”女儿一边张望四周一边喃喃地说,随后又补充道,“阿姨平时就在这里收拾纸箱子,给她放在这儿吧。”
“你放在这里,还不是让其他人捡走了?”我觉得女儿有点多此一举,禁不住说道。
“不会的,这里是那位阿姨的固定位置,小区里的人都知道。”女儿回答。
于是,我们放下箱子就离开了。
住了十多天以后,我发现小区里捡废品的老人很多。而女儿每次照例提溜着收拾好的废品多走一段路,专程送给那位老人。
有一天,我终于见到了那位老人。她已经七十多岁了,但看上去很精神,穿着也很得体,她操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嘴角总是挂着微笑。我发现,也有人和女儿一样,在扔垃圾的时候,顺便就把可用的废品直接送到距垃圾桶不远的老人跟前。我很欣喜地想,人们的素养越来越高了,向善的举动也越来越常见了。
一天早上,我们下楼做核酸,又顺带了一些废品。女儿带着外孙女走在前面,我拿着废品走在后面。受女儿影响,我也决定把废品送给那位老人,可半道上遇到另一位捡废品的中年妇女,看样子,她很想要。于是,我二话不说就给了她。
快到那位老太太跟前时,女儿扭头一看,问我:“您把东西扔了?”
我回答说:“给了另一位捡废品的人了。”
女儿没说什么,但我感觉到了她心里淡淡的失落。看来,女儿对老妇人的关照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
做完核酸,我问女儿:“就因为那位阿姨的年纪大一些,你就总想帮她吗?”
女儿笑了笑,说:“不仅仅因为年纪大,是阿姨的善心感动了我。”
“善心?”我不解地问。
“你别以为阿姨只是个捡废品的老人。有好几次,我亲眼看见她拿着新买的鸟食喂鸟呢。”女儿不无感叹地说。
“哦。”闻听此言,我有点惊讶。
女儿看我发愣的样子,便解释说:“你看,我们小区的鸟儿越来越多了。尤其那种长尾巴的蓝色鸟儿,好看的很呢。这都与那位捡废品阿姨的善举有关呢。”
女儿的话是真的,小区里的鸟儿不光多,还不大怕人。很多时候,鸟儿就在离人群不远的路边觅食,蹦蹦跳跳的,一点儿也不躲避来来往往的行人。这些鸟儿已经和人成了好朋友,与大家相处得十分和谐。不夸张地说,小区里遍布的树林子都成了鸟的天堂了。
听着女儿满是爱意的赞赏,我的心里暖烘烘的。是啊,这就是善念的力量。它摸不着,但无形中却能传染给他人;它看不见,但无意间却能让人心生感动并愿意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人。世间一切美好都是息息相关的:善念,催生善举;善举,赢得人心。一切与善有关的人和事,都是值得弘扬和效仿的。因为,即使一个小小的善举,也能让人于寒冬里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于炎夏里感受到山溪般的甘甜与清凉。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善念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无穷的。它是春风吹开的花朵,是春雨浇灌的禾苗,是精神园地上葳蕤的草地,永远散发着润泽而迷人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