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阙惠玲的头像

阙惠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1/13
分享

你的眼神

三十年前,一张“我要上学”的照片,深深地印在了国人心里。

2015年,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旁的索松村,也有一双眼睛攥住了我的心。

四月初,我们在林芝漫山遍野的古桃花的簇拥下,从八一镇往米林县派镇行进,派镇索松村是我们的目的地。

索松村,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落脚在几百米高的山崖上。村子很小,据2017年的统计,自然村只有39户人家。这里,抬头,看见的是神山南迦巴瓦。低头,听到的是雅鲁藏布江滔滔的水流。

到的那天是雨后,村里的小路稀泥烂浆。我们仗着脚蹬厚厚的旅游鞋,并没有那么小心翼翼。按图索骥,找到了网友给我们介绍的民居,但被告知近日陡然客满,一位工作人员领我们到另一家。

人的相遇,就是这么偶然。如果原订的民居有床位,我们也不会走进米其林罗布家。

我们的车走完了一段小坡,见到一栋四周有矮墙围着的房子,屋前站着一位年轻的女士盯着我们的车子。眼见已经走到了村子边儿,这儿该是我们的落脚地了吧?

女主人微笑着把我们迎下来,卸了行李,把我们领进屋。屋里一侧是火塘,灶台,另一侧沿墙是一个藏民家都有的可卧可坐的榻,一长者坐着,手中的经轮不停地转。

随她上到二楼,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单间,递上一把钥匙便下去了。转个身儿,她便端来了冒着热气的奶茶,示意我们先喝。经过数小时的转车,颠簸,还真的累了。坐在床上,一口一口呷着奶茶,高山上微微的寒意顿时被暖暖的茶驱散。正在体验奶茶的神奇,门口探进俩小脑袋,眼睛盯着我,只笑不说话。不知她俩是不解我们千里迢迢的狼狈,还是好奇我们带来的山外世界的一切?

在提包里搜出些饮料,零食塞给她们。姐姐领我们走到一个观景阳台,噢!南迦巴瓦峰就耸立在眼前。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拥有“西藏众山之父”的美名。它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遮雾罩,难露真容。在藏语中“南迦巴瓦”有多种解释。其中,“直刺天空的长矛”的解释出自《格萨尔王传》。因为它的高,因为它的云雾缭绕,人们几乎见不到它的真容,所以在藏民心目中,它被视作“神”。

趁着天色未暗,我们想去村里转转。主人问我们晚餐吃什么菜,我仅着几样家常菜答:土豆,青椒都行。

村子不大,视线非常好,不论在什么位置,南迦巴瓦都能一览无余。

我们进屋坐下,主人端上了菜:鸡蛋汤,青椒炒肉,青椒炒木耳,土豆丝,小白菜。呆了一会儿,我们以为是与家人一起吃。她说:你们吃吧!我着实吃了一惊。因为这里的藏香猪肉一斤要六十多块,这餐标显然是超了,因为我们每天的食宿费用是一百元。再说我们也吃不完啊!我执意要匀些菜给孩子们。看着孩子们满足的吃相我才略感心安。

晚上停电了,屋里除了火塘窜出的火苗光亮外,就是我们在小桌前打着的手电光。姐弟俩偎着我们,用不大流畅的汉语跟我们絮叨。他们的妈妈二十来岁,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会说的汉语极有限。看得出来,她很想让我教教他们。姐姐很上心,弟弟则囫囵吞枣。“林芝,索松村,雅鲁藏布江,祖国”,除了他们自己的卡片,我为他们写下了这几个词。姐姐的两眼紧盯着我的嘴,她试图从我的口型去摸索发音。借着手电直直的光束,我分明又看到了记忆里“我要读书”的那双眼。

藏家的孩子,天生一双目光炯炯的大眼睛,小姑娘圆圆的脸盘,挺挺的鼻梁,薄薄的嘴唇,眉目清秀可人。一根长辫束在脑后,两颊的高原红衬得两眼明亮传神。我虽手指点在书本上,但心思全在孩子的两眼中。高高的南迦巴瓦,你不会隔阻孩子们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吧?!

离开的那天,我们早早起床收拾行李。没想到,姐弟俩已经睡眼惺忪地坐在卧榻上了。暖暖的火塘旁,我帮小姑娘梳着辫子,镜子里,孩子的两眼盯着我目不转睛。镜子外,我望着她全神贯注,若有所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