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的“巴适”
常听到成都人说“巴适”。去了几次成都,似乎都没有领悟其中的真谛。这次在儿子家小住俩月余,算是真正体味了一把“巴适”。
在成都火车北站下了车,以往打的士也就是十多分钟的车程便可到家。这次却花了近半个小时,下车时,我家先生给司机丢下了一句话:“师傅,你今天绕了远道哦!”正在收钱的师傅不紧不慢,递钱的工夫回了话,略带点委屈。“哎,你不晓得情况就莫乱说哦。不是我要绕道耶,那边在修路哒嘛”。我不得不赶紧当了个和事佬。
本是句斗嘴的话,可是在成都人口中,丝毫没有火药味儿。拖着行李,不由地我们自己也乐了。不难想象,这个场景发生在其它地方定会引起一场唇枪舌战,而此时此地碰上的是成都人,他的慢条斯理让你的火苗根本没有蔓延的空间。他首先很客观地给予我们的“不晓得情况”予以充分理解,让我们有个“不知情不为过”的台阶,很顾及了我们的面子。然后忠告我们“莫要乱说”,这让我们真切感到他们很在乎乘客对他们的印象,很看重他们的声誉。由此看到的是大城市交通的风范,是他们出租车管理的规范,不得不令人折服。
小住一段时间后,我就开始寻找体育锻炼的地方。成都所有的体育场馆一律免费对市民开放。我们小区附近有一个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有一个西部乒乓球训练基地。白天,训练基地的一个室内球馆50个球台,集中了高水平的“健将”。青少年活动中心里许多中老年人在进行各种健身锻炼,院内20多个球桌是“桌桌无虚,台台满员”,乒乓球是国球的阵势在这里真得到了显现。那天,我做了打球准备,径直走向乒乓球场地。远远地传出一个人调嗓子的声音,走近才看到这人正在乒乓场地边,正巧,我和他凑个对儿,上前打个招呼,一拍即合,便与他打了起来。约过了40多分钟,几个人凑过来坐下休息。他手中端着一罐有不少“内容”的茶饮,给周围几个人开摆“龙门阵”。茶饮里有补中气的,润嗓子的,降火的好多好多名堂。他给我们抖搂的中药名字有些我听都没听过,只几个耳熟的记得—西洋参,枸杞,甘草。据说他由川剧院退休,年已70余,站个十几分钟马步轻而易举,真是声如钟,站如松。这都是他平时注重养生,勤练功的成绩。临近中午,大家准备打道回府了。他又从背包里拎出几个小袋子,包的是卤毛豆,卤豆干,卤花生。报纸一铺,小吃一摆,他们就地过起了泡茶馆的瘾。他邀我去坐茶馆,因初相识没好意思推辞了。他说住地较远,出来运动带点食物填补一下是需要的,如果有伴去泡茶馆他可以在外面闲耍一整天,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看着他们一身轻松,一脸灿烂,一声爽朗,真是享受。与他们闲聊,旁若无人地席地而坐,咀嚼着喷香的卤味,品味着他们的自在,悠然,不正是在品味着他们的“巴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