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阙惠玲的头像

阙惠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2/18
分享

壮乡文化瑰宝--花山岩画

离别30年,今日回壮乡。

几个同学开着车说陪我去中越边境友谊关看看,一大早出门时天就不给好脸色。阴郁中沿途的风景竟是出人意料地美,霏霏细雨与我们如影随形,天地似被洗刷过一般洁净。下得车来,我们贪婪地沉醉在田野的寂静中,猛吸着天然氧吧的空气。那种纯净,那种明亮,那种通透,似乎我们一辈子就没有遇到过。塌塌实实就地转了一圈,验证我们置身的“仙境”是梦境还是真景?只见云雾在山间飘忽,缭绕;山峦时隐时现,不时地随着游移的雾气在游走,我们有了飘飘欲仙的感觉。都嫌相机的快门太慢,不停地拍,车也就开开停停。突然,路牌指示宁明县的花山岩画就在前方,同学的女儿提议去看看,我们即刻决定前往宁明。

到了花山坐落的村落,还依稀可见路边插满的彩旗,却不见熙熙攘攘的游人,正中我意。我们找村民租了一艘船,“坐船观画”。船缓缓行至山中,只见黄水滚滚,山岭郁郁葱葱,眼前水阔天宽。明江花山真叫藏在深山人不识啊,它虽没有桂林山水的名气,可有不逊于桂林山水的美艳。加之还有创作于两千多年前的花山崖壁画这个壮乡艺术奇葩,着实令我们欣喜、兴奋、震撼。

花山岩画又称花山崖壁画,长在大山深处的明江河畔的山岩上。岩画创作始于春秋,延至后汉,迄今已有2300多历史。花山岩画是左江流域岩画中的代表,也是世界同类岩画中单位面积最大、画面最集中、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被誉为中国稻作文化的最大标志、壮族文化瑰宝和世界岩画的极品。整幅岩画画面长172米、高50米,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绘有大小图像1900多个,画面以人物造型为主,也有铜鼓、箭簇和野兽之类。人物呈双手向上弓张,双腿半蹲的舞状(当地老百姓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叫玛拐崇拜的造型),也有侧身前奔、打拳、联袂欢歌状;动物图像象狗、象驴、象马;物体图像似太阳、铜鼓、铜锣、弓箭等。人像最大的有3米多高,最小的也有30厘米。画像均以剪影式的色块平涂法绘制而成,充分运用概括、写实、夸张乃至变形等艺术手法,圆润饱满,刚劲有力,古朴传神。有专家称,这种艺术表现手法自然、奔放、古朴,令人震撼。画面色调为赭红色,图像线条粗犷,结构严谨,神态各异,生动朴素,形象逼真,整个画面气势恢弘,热情奔放,场面热烈而富有诡秘色彩,富有艺术感染力,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和浓厚的少数民族情调,构成一幅反映古骆越民族生活的历史画卷。仔细端详斑驳不堪的花山崖壁画,呈现在眼前的是引人无限遐思的图案。这些怪异、动感的人物和动物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到底要反映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综合左江流域的地理和气候,有文献分析认为是祭祀水神。

也有学者认为,花山岩画的人物造型与壮族师公舞的舞姿、造型、面具、头饰、剑器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其一,花山崖壁画所体现的内容和壮族师公舞内容相近,都与祭祀有关。古代壮族先民视“万物有灵”,凡是民间重大节日,必请师公(巫师)主持祭祀仪式,‘师公”作为人与神的中介,戴面具,扮诸神,娱歌舞,祭天地,求四方。其二,师公舞所使用的道具和花山崖壁画中的许多图像符号相对应。据说壮族师公舞“唱神必跳神,跳神必戴相”。师公舞还“舞赖于岳,以岳伴舞”。“岳”的壮语译音即鼓,师公舞是随鼓而跳的,“凡跳神之舞,必持神之器”。师公舞离不开法器,如刀、剑等,这样才能镇魔除邪,驱疫消灾。花山崖壁画中也有很多鼓的图像符号,如:芒星、环圈、内环带点形等,首领人物都佩带环首刀,很多人物图像戴有全蒙脸,三只眼、四只眼的面具,均与师公舞极其相似。其三,壮族师公舞的舞蹈造型与花山崖壁画上的人物造型相似。师公舞中最典型的舞姿造型就是蛙式造型,蹲档式双臂屈肘上举。“青蛙叫,雨水到”,青蛙在壮族人民心中是神的地位,这种典型的蛙式造型是壮族人民图腾崇拜意识的形象反映,花山崖壁画成千上百的人物图像大多都是这样的造型,特别是高高在上的正身人像,就是典型的蛙式造型。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壮族师公舞与花山崖壁画一脉相承,同出一辙。师公舞是从古代骆越人,即壮族先民的祭祀礼仪舞蹈中脱胎出来的,是古代祭祀舞蹈的“活化石”。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场景中,卷轴上出现的壁画就是广西花山壁画。有专家称:“卷轴岩画上的人像是双手上举,两脚下蹲,这是广西壮族岩画人像特有的动作。另外卷轴上还出现了一个圆形的图案,圆圈里有放射线,这是“太阳”,也是壮民族岩画所独有的。”他们公认花山崖壁画乃壮医为防病强身创制的功夫动作图。利用舞蹈导引气功等方法防治疾病,是古代传统壮医的一大特色。有学者将之与春秋战国时期带气功铭文的玉佩和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导引图帛画并列为中国三大气功文物,并认为花山气功是壮医乾坤掌子午功。更有学者把花山崖壁画作为医源于巫说的证据。认为它起初反映了原始人的巫师祭水神与祈求生殖的生动场面,它是壮民祖先--骆越人的文化遗产。

花山岩画典型画面中,人物正面站桩形式,双膝微弯成平马步,双肘微屈上举成莲花掌,是一种典型的功夫动作形象,著名壮医专家覃保霖先生将之命名为“壮医乾坤掌子午功”。覃氏认为花山岩画气功体现了壮医人与自然界天地人“三气同步”运行的理论,同时符合天体力学的宏观理论。由于人体受天体宏观引力作用,“三气同步”调动体内微观生理机能,使躯肢脏腑气血运行一致,健运不息,起到养身健身祛病康复之功效。

花山岩画在中国文化遗产中,被誉为最能重述壮民族历史发展渊源和灿烂文化的珍贵遗存。它被作为中国历史岩画的代表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这也充分肯定了壮族文化的地位。它不仅是壮族先民和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崖壁画中的瑰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