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红莲的头像

全红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27
分享

永福公园记忆


文/全红莲

我以前所住的高楼下,本来是有一个小公园的。现在连一点痕迹也找不到了。它具体哪年哪月哪日消失的,还得去问问楼下洗车店的老板,因为洗车店场地的前身就是公园,不知什么缘故,变成了现在门庭若市,生意兴隆的洗车店。商业社会的利益排在第一位,城市土地寸土寸金,不是随便说说的,洗车店建在这里有利可图,并且是钱途无限,精明的开发商的火眼金睛实在是又狠又毒。虽然昔日的泥土气息,早已被坚硬冰冷的水泥所覆盖,但是与它有关的记忆,还不至于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毕竟我在那儿呆过一些日子。

小公园面积大概有二三百个平方,田字形,中间一条石板小路,从田字右下角斜插至左上角,东边和北边就这样连成了一条捷径,从这路过的人,就省了绕过田字外面那个九十度的很宽阔的大弯马路,步行的人都很乐意走这条捷径,虽然花的时间差不了多少,至少能暂时躲避一下那些穿梭如潮的车流,不那么人车拥挤,因为这个路口没有红绿灯,经常有司机长按喇叭骂爹骂娘,骂祖宗,行人怒目圆睁翻白眼,造成车子缓慢行速如蜗速。

石板路把公园一分为两个大小一样的直角三角形的泥土地,两边空地三只角各按方位,距离各栽了三株大约一个成人能抱住的榕树。榕树一年四季浓荫蔽日,细长的根须从树干上倒垂下来,别有一番韵味。起风时,像新疆姑娘们跳舞时头上的小辫子,随着风大风小的节奏翩跹飞舞,若即若离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一会乱了,一会又齐整了,一会转个弯,一会又向上扬,摇摇晃晃,飘飘荡荡;不起风时,它们很柔顺,静若处子,自然的姿势不忍惊扰,时光的脚步悄悄的,像阳光一样轻轻地从人们眼前晃过去,刹那间被染成金黄色如帐帘的根须又恢复了它本来的浅灰色。闪一闪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偶尔几片枯叶落到行人头上,或擦身而过,他们会扬起头朝榕树看一眼,随它掉落到地上或踩在脚下,再像什么也没发生似的继续赶路。幸好榕树只是树,不是人,没有人的脾气,没有喜怒哀乐,它安然地生长,即便招惹到了人,也不让人觉得讨厌,相反给人视觉舒心的绿,这样很好!

这个小公园没有名字,自我来到这个地方的那一天它就呆在那里,像街道两侧的旧房子一样沉默不语,不知道什么时侯修建的。有人说它叫永福公园,因为它旁边的路叫永福路,最直接简单可以理解为永远幸福的意思,我想象着给那条街起名字的人一定是位老者,他一定希望这是一条给人带来好运的路,只要走过这条街沾上这街的福气,哪怕只是一点点,都是好的,意味深长。并不是修好路后随便起个名字就算了,意义十分重要。所以我觉得取名字的人初衷是极好的。应该是这块地太小,还不够发挥公园最基本的观赏和游玩的功能,所以称它为公园不合适,但它多少也沾了永福路的光,让人们都一直称它永福公园,一个只有六棵榕树和一条石板小路组成的公园。

也只有在天晴朗的日子里,人们才会有闲心去多看一眼这个公园,星期天这个公园会添许多生气,常有年轻的妈妈们带着孩子们在树下玩,调皮的孩子们三五成群过家家,不亦乐乎,七嘴八舌的说笑比灰头土脸的样子更惹人注意。有几个小家伙脱了外套不停地追赶嬉闹,银铃般的哈哈声穿过公园,有一种清新愉悦的朝气像泉水一样洒向四周,让人感觉很舒服,我有时也会驻足欣赏这些大地的精灵,这个世界因你们而变得那么美好。偶尔听到妈妈们的呼唤:“慢点跑,会摔跤的。”孩子们的玩儿世界,他们只知道怎么玩怎么让自己开心快乐,大人们既然没有参与其中,那就是旁观者,再多关怀的话语都显得是多余的,耳边一阵风,吹过无痕。而父母明明知道说出的话有时候根本不管用,却还是要说,或许只有在儿女们长大成人自己做了父母之后就会明白,这些道理根本用不着人教,不学自然会,看到疯闹的子女也会像现在的大人们那样重复同样的话,时间这个东西除了带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童年,还会让许多充满爱的语言变得轻如鸿毛,在有限的记忆里变得一片模糊,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是一个短暂也漫长的过程,岁月不等人,每个年龄段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常常是童年很快消失,不久便把大部分时间花到学校去,交给书本和作业,在不断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会变得越来越忙,压力越来越大,终于连玩的时间也没有。我们在社会千姿百态的色彩里被染成世故、圆滑,然后在稍闲点的时间里去怀念儿时天真的瞬间,恍如隔世,像落日下的老牛蹲在地上默默地反刍,往昔的酸甜苦辣,最后全部吞到肚子里再排出去,人的一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还没玩够玩好就老了。我们很难把那些被时间击破的碎片完整的拼凑在一处,只有像老牛一样自己回味,回味到终于没有味道,再像黄昏里的夕阳,渐渐西沉,西沉……就那么深深的沉在了记忆的谷底了。

汽笛声相反是很讨人厌烦的。有一个四五岁的小子跑到马路上去了。他穿着一件蓝色格子的衬衣,军绿色长裤加一双被泥土糊了又糊的球鞋,脏兮兮的两只小手抱着个西瓜形状的球一动不动地站在路中央,像一头受了惊吓的骡子发出伤心的嚎叫,眼泪汪汪,白净的小脸上两条清清的小溪缓缓地顺着鼻子和嘴角往下巴流。在他前面半米的地方是一辆银灰色丰田,司机已摇下窗玻璃探出半个脑袋骂骂咧咧“谁家的孩子?也不管管,在马路上瞎跑什么!哭什么呢?小兔崽子,赶快给老子让开!”司机的大嗓子如河东狮吼,那个小家伙越哭越厉害了。看来这次他是真的被吓到了,这是一个处处讲究文明的现代城市,公民的素质是城市的名片。可有人偏偏不把它当回事,又能怎么样呢?保持良好的素养也不会有政府或单位发荣誉证书来表彰,就像这个司机跟一个孩孑较劲,是不是太不应该了?我觉得他们有时候连孩子都不如,连最起码的忍让都做不到。看来这个城市在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方面宣传力度还不够深入。

每次我下班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或明或暗的路灯发出黄色的亮光,将路过的行人的身影拉得老长,他们脚步匆匆,一闪而过,后面的影子跟上前面的影子,左边的与右边的挨得紧,影子不会说话,只会在灯光下或快或慢的移动,重叠,交叉,然后走到街头巷尾里去,等到第二天出现在这儿或者别的地方。我常常听到的女人高跟鞋跟与水泥地一敲一应的清脆而有节奏的噔噔噔声,还有男人沉重有力的叭叭声,偶尔从他们身边擦过一辆自行车,留下一串叮叮咚咚的铃声,电动车司机拉客讨价还价的声音。还有边走边抽烟的人,从嘴角离开捏到手里的烟头一闪一闪的亮光,像飘忽的萤火虫在黑暗中飞舞,一阵人来风吹过,呛人的烟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我很反感。差不多也在这个时间,从一些亮着灯的窗户飘出来炒菜或炖汤的香味,这是一种能够挑逗人肠胃兴奋活跃的味道。我常常陶醉,如果我的那扇窗也这样该有多好!所以我也常常叹息:这样温暖的人间烟火岂是人人都有福气那么轻易而又随便沾上的?流落街头的乞丐,神志不清的疯子,这种味道应该很远,连做梦都梦不到。家是什么样子或许已经模糊,他们只是一个真实躯体的存在,在一座城市,一些游离着别人还可以看见的身影,没有谁肯花时间去注意他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给别人制造麻烦,也没给社会添乱。其实相对于其它人,在别人的城市里忙活,你是谁?又有多少人记得你?我们,他们,似乎也差不了多少,只是匆匆过客,短暂的停留能留下些什么?如果是个人物,或许还偶尔被人提起,如果不是,就像飞扬在空中的纤尘,完全可以忽略掉,飘到哪,落到哪,一点也跟地球没关系,它的转动亘古不变。

在我眼中城市的夜里,人都是模糊的,我看不清他们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踩着什么款式的鞋子,挎着名牌或低劣的包包,看不清他们每张脸上都挂着什么样的表情,不清楚他们哪里来,更不清楚他们最终走到哪个方向去,只知道在行走的路上,在灯光下,都有随身陪伴他们的影子,长长短短,或明或或暗,走到他们该到的地方后,最终一个个都消失在我的视线里。路,有它自己的方向,直路,无限延伸,不拐弯抹角,走起来舒服;弯路,费时费力,绕得人头痛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耐着性子走下去;岔路,常常让人对它产生一种迷茫,我该走哪一边才不会走错?有时就这样,往往认为最对的路到终点时发现错了,而有时随便选择其中的一条到最后却又对了。走上人生的路,有多少身不由己?走直路犹如走捷径,并不是生活的厚待,让你一马平川,一路向前;弯路也并不可怕,每走一段,或许都会让你停下脚步思考到一些什么,边走边悟,你会有不少收获;很少有人喜欢的岔路就像在给你开一个玩笑,即便第一条走下去错了,原路返回再走第二条,总有一条是对的,别人没机会看到的风景或许你全部看到了,多么难得的事。生活让你走一截直路是一种幸运;让你走一条弯路是一种考验,让你走到岔路是给你指引出一条更好的路。

有人在公园一角摆了个地摊。那个经常穿一件破旧的夹衣坐在木质小板凳上的老头,衣服油污斑驳,特别是胸前挨肚子那一截分外明显,好像一直没洗干净或者从来就没洗过。他也压根就没把这脏衣服放在眼里,他认为只要里面的衣服干净就行了。他的工作和这身衣服,别人是不会嫌弃的,相反会受人尊敬。他会补胎,修单车,钉鞋跟,简单电器也不含糊。他姓马,许多人称他马师傅。他总是低着头干着手上的活,有时修补鞋子,敲敲打打,有时修理单车轮胎,忙东忙西。旁边的水泥地上散落着零零碎碎的工具,岁月无情如刀,在他的额头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纹路,鬓发花白,他一直埋头苦干,好像都没正眼瞧过照顾他生意的客人,在他眼里,永远都是需要修理的东西,烧了插头的电饭锅,转不动了的电风扇,生活把它们用旧了,用坏了,人们却又不舍得丢弃,所以就把它们拿来,把还能用的希望交给这个老头。好像也只有他才能让这些东西还能继续发挥它剩下的功能,继续为它产生感情的人服务,他就像是一个医生,尽力地医治这些特殊的"病人"。他来这儿有很多年了。楼下一阿婆和他开玩笑:老马,你一个人赚那么多钱给谁用?是不是全都给那叫你老乡的那个女人去了呀?马师傅脸色一沉,说我的事你操什么心,反正不给你。谁也不知道他每天收了摊之后做了些什么,他在这里摆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有人说他在老家买了房子,有一个儿子在上大学,听说老婆跟别人跑了,我很敬佩他在这异地他乡能生活那么多年,从当年意气勃发的三十岁到知天命的年纪,用他那双粗糙的大手一天一天把弄着时光,落叶归根,他没想到要回到他的家乡吗?

昨晚,有个孤独的灵魂在夜色里游离,然后醉倒在公园一角。一大早,就听见打扫卫生的阿姨在楼下尖叫:‘‘不得了啦,他怎么会躺在这里?’’她的声音带着惊恐和不安,引起了早晨去上班的人的围观,我也看到了,只见一个大约四十多岁的男人,衣衫不整,蓬头垢面,像一滩烂泥软绵绵地斜躺在臭气熏天的垃圾桶边。垃圾桶肮脏无比,周围装着各色塑料袋的垃圾,烂瓜烂菜叶,果皮纸屑,狼籍一片,很难想象这个家伙怎么会在这个地方过一整夜。他应该在这儿混得还不错,腰间挂着的车钥匙格外显眼。他怎么了?阿姨加大分贝地叫他,他没什么反应,手微微动了一下,呼噜声不断。阿姨拿手机拨了电话,几分钟后,一个治安巡逻车停在路边,下来三个便衣七手八脚地把那个不省人事的醉鬼拖上车,开走了。

像他这样拿酒买醉的人在城市里不止他一人,倒在其它某个路边或角落大有人在,他们各有各的心事,各有各的酸甜苦痛,和不为人知的秘密,与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真有那么难?越成功的人越孤独,内心越强大的人有时侯也是特别脆弱的,身边没有可以倾听可以倾诉的亲人朋友,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轻飘飘的,找不到一个可以放心停泊的港湾。往往这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悲哀,比贫困更可怕,至少贫困的人他不会虐待自己,不会去糟蹋生活,蹂躏灵魂。不断伤害自己就等于慢性自杀,这是一件极愚蠢的事情。 人世间除了生和死,还有什么值得去那么折腾自己的身体,把健康不当一回事,这是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表现,既然还要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下去,何苦弄成这样,贱踏伤害自己?谁来怜惜慰藉受伤的你?纵然出了什么意外,当别人发现第一反应就是拨打电话110或120,身不由己的你是什么?一个病人,一个弱者,根本没人同情,仅此而已。

我想等他醒来的时候一定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也很短又模糊的梦,因为一件事,因为一个人或是因为一段感情。需要靠酒精的刺激才能释放出去,如果酒真的有那么神奇的作用和效果,为什么喝第一次不管用还会有下次再喝,虽然喝多了不好,会让人神志不清,麻痹思维,许多人仍旧明知故犯,与其说他们喝的是啤酒白酒,还不如说是强咽下人生的苦酒,前后两者本质区别明显不同。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太清醒太糊涂都容易受伤,且过且珍重的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在某段时间,某个地点,都会发生一些故事,只要不是刻意去忘记,它是不会像水过无痕,无声无息的。后来,我搬离了那栋高楼,再后来,听说那公园的榕树被削去枝干挖出来后用大卡车拉走了。中间那条水泥板路也被挖掘机破坏被当作垃圾全部运走,那儿出现了一块空地,然后有人在空地上堆石砌砖,不多久,一幢三层高的商品房以崭新的面目和骄傲的姿态出现在过路人的眼里。

永福公园,就像一位名不见经传退隐荧幕的老演员,在光阴的舞台上客串了一个小小的角色,可有可无,谁都可以替代,它的前世,也渐渐被人淡忘掉,之前在那里所有发生过的故事,很少再有人问津,它们都成了在那生活过的人的一个曾经,一段记忆,或者淡如轻风拂过,或者铭心刻骨。我用文字把这些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用来纪念那些平常却很真实的人和事。不为别的,只为证明,我曾经来过。

永福路还在,虽然有些旧,但它还在为人们所用,起着方便交通的作用,关于它的故事,岁岁在更新,一年一个样,我没有多余的花时间再去关注它,因为我只是一个过客,来去匆匆,来了又走的过客。我是怀揣让老家人过上稍好一点生活的梦想,来这里的工厂打工的,几年过去,生活依旧没有起色,从农村到城市,在这个叫做永福的路上来来回回走了好几个春秋冬夏,我什么收获也没有,唯有那从头到脚的沧桑伴着我,所以我选择离开。没有什么值得特别留恋,离开时并没有一点失落感,只是这几年的青春给白白浪费在这儿了。以后的这里,它要怎么变化我管不着,与我的关系也不大,我在这里,并没有沾永福路和永福公园一丝一毫的福气,我依然像辛勤的蚂蚁,拼命地搬动生活的米粒,风里雨里,艰难前行。我知道,在这座城市的许多地方,像我这样的人有很多,我们都一样,热闹了别人的城市,而冷落了自己的家乡,其实最温暖的也最有福气的地方很近,就在不远处车站的那一头,那个青砖红瓦分明,被绿树青山环绕,有炊烟袅袅升腾的地方。这一次,我是真累了,一声别了,就此为永福公园划上一个什么都结束了的句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