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鲁班凳传承人彭全超师傅,生于20世纪40年代。多年居住在距离大足县(区)米粮铺约一千米的福寿村(大队)。木工手艺了得,名闻重庆渝西片区。曾到绵阳市做木工活多年。贤内助在家操持家务,为生产队收粮晒粮。教育子女,严慈有度。包产到户后,许多农活自己一家扛。曾被大足县妇女联合会评为“好家长”。
祖辈居住在塔耳山下彭家沟(弥陀公社),祖辈以农为业。那儿山高坡陡,道路崎岖。一旦遭遇下雨天,遍地泥泞,道路难行。后来他的父亲搬迁至米粮公社政府附近的福寿大队,奶子山下住大草房。
读小学时,教材内容极其简单,作业很少。学习之余,搞科技制作。用竹木制作微型水车,放在桌子上,用手转动辘轳车水。一小股水缓缓流出。群众见过,连连赞赏。在大足县县城参加比赛,好评不断,获县级奖。收获《苦菜花》、《鸡毛信》等几册竖向排版获奖繁体图书,子女多次翻阅。他的孩子彭东老师,会做部分木工活。孙子彭翊从小熟悉、使用木工工具,动手能力极强;机器人技术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手机研发工作,已评为工程师。彭东、罗云、彭翊共同完成的科技教育论文、政治论文获区级二、三等奖,已公开发表。彭老师在中学被评为“优秀家长”,家属鄢老师(幼儿园)被海棠小学评为“三八红旗手”。
初中毕业后,因为家贫,不再上学。他跟随大哥彭世洪,多年学习木工。能做多种木制家具、农具。学得一门手艺,不愁找不到饭吃。(俗语讲)跟随他大哥开始系统地学习木工技艺。当时他大哥在木行(三驱)做工,各地消息灵通。20世纪50年代,他大哥讲过鲁班凳,未见实物。他对鲁班凳心中充满好奇。
读初中以前,开始做乒乓拍、小木凳、小木箱。做过木杆秤。做过耕犁、耙地的木耙、谷扒、连枷、谷斗、斗架、风车(扇车)等农具。修过木砻(稻谷
脱壳擂子)。做过水桶、餐桌、饭甑。设计制作精巧的小型理发箱,下边一层有抽屉。行走时可挎于肩上。剪刀、梳子、小毛刷、理发推子、修面剃刀等放在里面。
成年后自己研制木工工具。木工锯、刨子(面刨、二刨、线刨、清口刨)、墨斗、抽拉式牵钻(拉杆钻)、大锛(做耕犁用锛锄),做过,也修过。这些工具均经过细心打磨。老农说,彭师傅动作快,也出细活。他的工具用起来顺手,省力。有人买过他的木工工具,视为珍宝。
鲁班凳在我国已有约2600年的历史,传说为古代鲁班发明。鲁班凳以前也称鲁班枕,瞎掰为现代俗名。在旧社会鲁班枕为富室人家的奢侈工艺品,可做枕头,平放可以坐。人们可能在书中见过鲁班凳的图像资料,民间有人制作鲁班凳。
彭师傅细细琢磨,精心研制鲁班凳。鲁班凳为一块整木手工制成。先把树木锯为短节,修整成长方体形状。依尺寸划线。锯出线缝,用凿子打掉不要的区域。有的地方需用手锯细心加工。出不得一点差错。无榫,勿需钉钉。做好后用砂纸打磨。最后刷桐油。为了求新求变,开始转变思路,进一步自主创新发展,制作异型鲁班凳。做好的鲁班凳,能固定下来,不摇摆,轻易不会倒下。虽迈入老年,彭师傅多年坚持手工制作,精益求精。一般的鲁班凳,关节之处易松动,变形后不是那么牢靠。鲁班凳技术工艺复杂。制作精细的鲁班凳,群众能见到的,少之又少。他升级以后制作的鲁班凳,改变了两个关节的旋转方向,让两个关节与中间关节彼此卡紧,变形后相对固定。接受彭翊的建议,臻于完善。彭师傅制作的鲁班凳与历史上的鲁班枕相比,完成度极高。他的鲁班凳,小巧玲珑,做工精美,具有很不错的手感,在光洁度上有了很大提高。让人爱不释手。当地县志无鲁班凳的记载。
为了方便神州群众了解大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识米粮铺非遗明珠鲁班凳,2019年12月23日年逾古稀的彭师傅委托子女,代向大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大足区美术馆捐献了一张鲁班凳。收藏于重庆市大足区美术馆。证书:大足美术馆藏2019年捐字第6号。切盼大家去用点心思,研究非遗鲁班凳。让祖传的木工技艺一代代传下去,发扬光大。
——《乡村人才库散文选编》(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