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息烽同学会与邹兴遂同学相聚,谈起各自的情况时,知道他的父亲还健在,已有九十三岁高龄了,心中油然起敬,决定抽时间去拜望老人家。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飞跃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的提高变化,医疗条件的改善,提高了我国的人均寿命。但是,即使如此,能活到九十岁的人,还是寥寥无几,这是我要去拜望老人的原因之一。其二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去过邹兴遂家,之后由于工作忙再未前往。这么多年过去了,那里有什么样的变化呢?那里是否也像其他地方一样,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和邹兴遂约过一次,但他要在县城照顾两个孙子读书,抽不出时间,直到十二月二十一日才成行。
二十一日中午十一点半钟,我和肖永明、李大进相约在十字街会,等邹兴遂接孙子放学后,一起乘曾全贵的车去邹兴遂家。邹兴遂家在南山脚下名石关口的地方,在县城东南面,距县城有八公里。我们的车驶出下阳朗后,在长岭岗加油站处转上通往开阳磷矿的道路。在上个世纪,县城住户几乎家家烧的都是石关口的煤,石关口因此而家喻户晓。邹兴遂告诉我们,为了绿化环境,保护资源,政府早就关闭了那里所有的煤窑。
在一处离几户住家不远的地方,汽车向左驶上一村道,拐了两个弯在邹兴遂家院坝上停下。一条灰狗见了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向我们汪汪地叫着。进屋来到烧着火炉的房间,只见一位清瘦的老人,拄着双拐站在我们面前,和我们打了招呼,然后和我们一起围炉坐下。邹兴遂向我们介绍说,这就是他的老父亲。只见老人精神好,眼力和听力也好,坐在他身边的我向他伸出姆指,夸他是老英雄。他笑着对我说:“老了,不中用啰。”邹兴遂说要不摔伤了腿,他父亲身体比现在还硬朗。老人名邹维明,一九二六年生,今年进九十三岁。说话间,老人有事起身去了别的房间。我坐在炉边取暖稍事休息后,便走出屋看看周围的景色。
门外天地一色,大雾迷漫,天空不时飘下毛毛细雨,稍远些的景物被浓雾罩着,一眼空白。邹兴遂家的房子和他家房后、房侧村民的房子差不多,都是二层混砖楼房,都用瓷砖贴面精心装饰,像一幢幢小别墅,在田野山村十分引人注目。记得三十年前,这里只有两三户农家,房屋低矮破旧,通往一家一户的是泥巴路,每逢雨天一脚稀泥,行走困难。现在水泥路连着每家每户,下雨不怕路滑泥裹脚。正是年关农闲时候,一些出门打工的村民已回来了。村民们的穿着和城里人一样,流露出满足、悠闲恬适的神情。
正逢农历冬至,邹兴遂夫人用买来的羊肉,前几天杀的年猪肉和自家菜园里的蔬菜,做了一桌香喷喷的午餐招待我们。米饭是用红花米做的,红花米饭我们多年没有见到吃到了,大家直叫好。
吃过午饭,我们沿着乡村路走着聊着等魏明凯来。魏明凯和他夫人小王从贵阳赶来时,已是下午三四点钟了,邹兴遂和夫人热情地留我们吃了晚饭才走。我们离开时,因为老人有事,我们没能和老人作别。回到家时城里已是华灯初上,灯火辉煌。
由于是数九节气,天寒地冻,细雨浓雾,看不到石关口的全貌,但我们目及之处,已经感受到了石关口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了这里村民的生活和精神风貌已焕然一新。如果要说没有变化的,就是乡村人家的质朴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