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启方的头像

启方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8/11
分享

吃事之说

 一日三餐,不敢遗漏。一顿不吃,饿的心慌。茶余饭后,无所事事,想以“吃”为话题,聊聊有关“吃”的事。一切生物,为了维系自己的生命,都要补充能量。补充能量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吃”,这是生物的自然属性,是自然赋予的本能。“吃”的方式大致有;嚼食,囫囵吞枣,吸食,肌体吸收等。如果没有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命就不能生存。因此,一切生物对维系生命的物质都十分依赖重视。为争夺食物大打出手,强取豪夺,猎杀,艰难寻觅。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现代人类早已摆脱、摒弃了原始的生活方式,靠劳动创造所获维系自己的生命。“民以食为天”,“人为生而食,非为食而生。”(本杰明·富兰克林语)有生命才能从事其他的社会活动,才能从事人文自然科学的创造。尽管国家民族不同,“吃”都是第一位的。

“吃”的内容从自然馈赠到劳动创造,从简单到繁杂。原始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只要能吃的,遇到、逮到什么吃什么,没有更多的选择。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我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可供我们“吃”的食物,越来越丰富多样。中国的饮食文化最为丰富,各地佳肴名吃数不胜数。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身体所需选择适合、有益于健康的食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只是要求吃饱,还要求吃好。除极少数食不果腹者外,“吃”不再是令人担忧头痛的事情。人们追求生活质量,“吃”讲究合理科学化。“人如果吃不好,就不能好好思考,好好爱,好好休息。”(维吉利亚·伍儿夫语)“食之过饱,心灵无法容忍躯体;食不果腹,躯体同样无法支撑心灵。”(赛尔斯语)“少吃多滋味。”(中国谚语)历来古今中外文人学者,对“吃”的内容质量,都留有名言佳话。

“吃”的形式随着社会的变革而改变。在奴隶封建社会,“吃”的形式有高低贵贱之别。封建社会官吏的膳食是按等级安排的,不同等级的官吏,其膳食规格不同。据记载,皇帝的饮食极奢侈,每次进餐有几十上百个菜,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吃饱肚子了。莫说是养尊处优、吃腻了山珍海味的皇帝,就是每天卖苦力的人也吃不了这么多。这是皇家向臣民显示富有和皇帝的权力。不同的场合,不同等级的官吏,有不同的膳食礼遇。官吏富豪大酒大肉,贫民百姓难以温饱,“吃”被赋予了权利的意义。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吃”还有增进亲友同事友情的作用。

不同的人,对“吃”的要求和认识观点也不同。有的人把“吃”看得特别重要,认为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一张嘴,要吃得好。有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事业和梦想,认为只要能满足温饱,即使吃得清淡一点也无关紧要。在他们看来,只要“吃”能维系其生命就行,没有更多的奢求。“人吃着为了活,人活着不是为了吃。”“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历史上许多有作为者,追求更高的思想境界。对于他们来说,“吃”只是维持生命所必须、基本的行为,不必刻意追求。

“吃”包涵着不同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又因人不同而各有所求所需所取,难以详述。“吃”是每一个人每天必须亲为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我在此闲聊该话题,谈谈对“吃”的认识,借此打发时间而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