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齐飞的头像

齐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21
分享

冬日暖阳

初冬时节,适逢周末,阳光明媚,我和爱人从省城海口驱车来到万宁乡下北大村,看望我的老朋友吉书记。几年前,得益于党和国家领导的那场伟大“战役”,我有幸被选派到北大村驻村扶贫。几百个日日夜夜的朝夕相处,我与村党支部吉书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次重访故人,重温乡音乡情,一路上我的心情也像这冬日里的阳光一样,温暖而明媚。

吉书记见我们一家人到来,脸上乐开了花,马上叫爱人杀鸡杀鸭,还抱出他“窖藏”多年的牛大力酒。如今吉书记已经搬进了三层小洋楼,还买了小汽车,他笑着告诉我,现在村民们日子过好了,好多家都盖起了小楼,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早年间,我读韩少功老师的《马桥词典》,曾一度认为知青插队、上山下乡很好玩,既新鲜又刺激。可几年前我刚到北大村驻村扶贫时,看到泥泞的道路、破旧的房屋,特别是村民们那一双双茫然又略显无助的眼睛,我才意识到“下乡”这件事并不好玩。不过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实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富民政策让我亲眼见证了北大村 “旧貌换新颜”。站在吉书记家三楼阳台放眼四望,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整洁的入村道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一排排两层或三层的小楼鳞次栉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吉书记的爱人是个持家好手,性格开朗,手脚麻利。她明明在灶间炒菜煮饭,身影一闪又出现在院子里晾晒衣服,路过客厅还不忘跟我寒暄:他叔您坐啊,我这会儿先把孩子脏衣服洗了,下午还要去基地羊舍喂羊。当年,为了尽快帮北大村脱贫致富,我们驻村工作队借助政府投入的产业发展资金,按照“一村一品”要求,帮扶北大村建成了黑山羊养殖基地。为了让“扶贫项目”向“富民项目”延伸,我们采取 “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依托基地资源建成了数十幢小型羊舍,分包给有意愿养羊的农户,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双受益。

在和吉书记聊天过程中,嫂子就把一桌丰盛的“鸡鸭鱼肉”准备好了。吉书记家两个小孩都与我熟悉,也坐到一个桌上吃饭。在聊起孩子学习情况时,吉书记高兴地告诉我,今年村里又有几名学生考上了大学。当年穷的时候,村民们吃饱肚子都成问题,根本没心思关心孩子学习,许多孩子没上完初中就辍学了。这几年通过开展金秋助学、智力扶贫、送图书下乡、奖学助学等活动,家长们慢慢转变观念,开始重视孩子的学习。2019年以来,村里已相继有近30名学生考入了本科及大专院校,结束了此前多年都没有学生考上大学的历史。

席间,我问起了当年的重点帮扶对象阿明的情况。阿明以前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30多岁还没找到媳妇,成天游手好闲,不是喝酒就是找人打架。吉书记说,阿明现在可不得了啦,前几年我们在村里实施“红八条、黑八条”村规民约,以及通过党员网格化管理开展“一对一”帮扶,使阿明的思想和人生态度转变很大,不仅主动申请到村产业基地务工,还慢慢成长为基地的技术员,几年时间完成了从“懒汉”到技术能手的华丽蜕变。

村容村貌的变化、村民收入的变化、教育观念的变化以及“懒汉”阿明的变化,只是北大村诸多变化的一个缩影。如今,走在北大村的街头,感受最明显的是村民们身上迸发出来的那种精气神,与我当年刚驻村时看到的那一双双茫然又略显无助的眼睛简直是天壤之别。村民们心中有了目标,脚底有了根,眼神中充满坚定和自信。正是这股精气神,让一个偏居一隅的“深度贫困村”几年时间里蜕变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海南省卫生村”“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先进集体”“海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下午时分,我和吉书记一家人依依惜别。由于喝了吉书记的牛大力酒,回程换我爱人开车。车子驶出村口时,我透过车窗回望北大村,村委会上空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远山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我仿佛看到,在冬日暖阳照耀下,无数颗希望的种子正在山脚下生根发芽,并将最终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