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亓慧的头像

亓慧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1910/28
分享

追梦路上 精进不休

 ——访民族吹管乐青年演奏家、创作人韩光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梦,并为之努力,为之奋斗——走在追梦路上,即使风雨兼程,也痴心不改,锲而不舍!韩光旭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追梦人!

初次听到这个已有不少头衔的名字:韩光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陶笛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莱芜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级“高级音响师”,曾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国内外大型演出和比赛,曾获军级、国家级奖项16项,省部级奖项32项。这时脑海中便机械地呈现出一个五六十岁中老年人的形象。

结果第一眼看到他,竟让我惊讶不已!他——年轻英俊,帅气十足,白白净净的脸上佩戴一副眼镜,更显得温文尔雅,超凡脱俗。经询问方知他出生于1989年,山东济宁人,201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学院,民族吹管乐青年演奏家、创作人。自幼学习唢呐,师从教育家、音乐家刘子正老先生,曾授任同祥老先生、中央音乐学院陈家齐教授、山东派唢呐代表人刘炳臣教授、唢呐硕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刘英教授、“军中金唢呐”著名作曲家南京艺术学院刘云鸽老师等唢呐大师指点;2011年开始学习研究陶笛,师从中国陶笛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全国特级优秀教师蒋显敬,曾授著名盲人演奏家作曲家董文强老师、音乐创作人教育家宇文智龙等陶笛名师指点。

年纪轻轻竟有这么多成就与从师经历,真让人惊叹不已!与他一下午的促膝交谈,答案逐渐凸显:因为他心中有梦,并在追梦路上,潜心向学,精进不休!

              (一)、唢呐声声唤起儿时梦

韩光旭出生在一个文艺世家,每天叫醒他的就是阵阵唢呐的美妙乐音,可是父亲对他极其严厉,规定“只许看不许摸”。父亲给同学们上课,韩光旭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每天小哥哥小姐姐吹唢呐,小光旭羡慕极了,总渴望自己也可以抱着唢呐吹,做梦都在想。终于有一天,他实在安奈不住,便开始央求父亲教自己吹唢呐。在央求了无数次之后,韩光旭清晰地记得,四岁那年的一个大雨天,父亲终于同意他开始学唢呐了!当时年幼的他甭提有多高兴了!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从此他便踏上了追梦的路,能够学习吹唢呐算是迈开了第一步。

以后他才明白这是父亲对他的一种“激将法”,将他内心对唢呐的渴望上升到极点,以至于让他珍惜得来不易的东西。韩光旭没有让父亲失望,他的执着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当年暑期就把他送到了恩师刘子正老先生那里,让他从此真正走上了学艺的道路。

在韩光旭的童年记忆里,没有电视、游戏,没有玩耍、任性,一年四季,不论天气多么恶劣,都不会改变师父带着他们早上4点起床、出早课、热热身的习惯。寒冷的雪天,他生怕白天练不好,晚上继续练到大半夜。怕吵到邻居,就把棉被挂在墙上、窗户上用来隔音;炎炎夏日,生病发烧了,他就把自己关进房间里努力练功,让自己出一身汗,病便好了。

“那时的生活艰苦却很充实,劳累却很快乐。现在回想起来感觉那是最美好的时光——怀念师父那慈祥的面孔、那严谨的教学。师父是我一生最敬仰的人,是我一生要用行动去感恩的人。”韩光旭发自肺腑地说。

对唢呐的热爱,对师傅的感恩,化作巨大的精神动力,让韩光旭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技艺不断提高,在众多艺生中逐渐崭露头角。8岁那年(1997年)登上了首都大舞台,参加了“香港回归•母子情”大型演出活动。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型演出,小光旭真正感受到了“舞台”是那样的奇妙,一束灯光就能吸引他傻傻地看上半天,谢幕之后都舍不得离开。“那时我的梦想便是今后要与舞台为伴了!”韩光旭微笑着说。

从那以后,韩光旭更是刻苦练功,有的小朋友出去玩耍了,他就克制住自己不去看他们;有的小朋友贪婪地打游戏了,他就把耳朵堵住。

功夫不负有心人!11岁那年(2000年),通过县、市、省层层选拔,他和二姐搭档的唢呐表演脱颖而出,代表中国参加了第二届亚洲少儿艺术节,并荣获了“第二届亚洲少儿艺术大赛”的表演金奖。同年和小伙伴们代表山东参加了“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并获得了音乐类优秀表演奖。这一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军训和兵种部特招入伍,成为当年全军年龄最小的小兵娃。

            (二)、军旅步步踩实追梦路

越努力的人越幸运,韩光旭小小年纪就懂得这个道理。自从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他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事情。除了正常文化课学习外,韩光旭还要进行正规军事体能训练,每天多了同龄孩子所没有的4点50就起床出早操、中午用老兵休息的时间叠“豆腐块”被子、晚上熄灯前要进行40分钟的仰卧起坐、蹲下起立等。每次训练都累得不想多走一步,恨不能倒头就睡,但他始终不忘追逐自己的梦想,一有时间就练习吹管乐器,从不懈怠。在入伍的第二年头,有幸代表总参谋部在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庆功会上献艺演出。生平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当时激动兴奋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可他没有丝毫的骄傲自满,而是从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承载着大家的梦想,背负着大家的期望,任重而道远!那次演出,演奏的是咱们山东的传统曲唢呐与口技《打枣》,赢得了各级首长的高度赞扬。

韩光旭回忆说,在他小的时候就接触到除唢呐以外的很多民族吹管乐器!包括:竹笛、笙、箫、闷笛,还有具有地方特色、可以模仿戏曲唱腔的大、小呐子。在部队那几年里,由于演出任务较多,光重复使用单一的吹管乐器难免让人觉得视觉、听觉疲劳,没有新鲜感。为了更好的丰富基层官兵的文化生活,自己开始苦练闷笛、大小呐子,咔哨、闷腔,并演奏给他们听。在父亲的指导下,改编了京剧沙家浜选段《智斗》并成功演出!自己用咔哨模仿剧中的“阿庆嫂”,用闷腔模仿剧中的“刁德一”,大唢呐模仿剧中的“胡传魁”胡司令的唱腔!用乐器想要演奏好它自身的音色音准,又要清晰的演奏出京剧的咬文吐字,确实难度很大,特别是“咔哨”这件乐器。师傅们有句老话叫:三年笛子五年萧,十年咔哨不开窍!在以前,要10年以上的功夫才能吹咔哨,因为学习和演奏咔哨有一定危险系数:要把一个四方铜片制作成的小乐器放到嗓子眼儿里,不敢吞下去,不能吐出来!每天像练声一样,练习基本功!初学者会把上牙壳和嗓子眼儿磨破皮,一口一口地吐出鲜血来,很吓人!不夸张地说,有很多老艺人都狠不下心来练习它,一辈子也没能演奏出咔哨的乐曲!而韩光旭却练得炉火纯青,得心应手。

在之后韩光旭又学习了:排箫、埙、啵咧、管子、口笛、葫芦丝、巴乌,还有父亲复原的700多年前的中国古老乐器胡笳、发明的羌笛等乐器,后来参与组建团里的军乐队,到处取经学习了:单簧管、双簧管、萨克斯等铜管乐的演奏技法!“那时候的梦想就是:只要是用气吹响的管乐类乐器,我都要学会、学精,把每件乐器都演奏给边防哨所、基层官兵们听!”韩光旭真诚地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付出多少努力,就必有多少回报。2004年和2006年连续两次参加“全军业余文艺调演”,分别获一等奖和个人优秀表演奖;2006年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大赛”荣获器乐类一等奖;2007年参加“全军战士文艺之星文艺大赛”被评选为“战士文艺之星”称号;2009年代表总参砺剑艺术团参加“全军基层战士文艺创作大赛”,和姐姐用17种乐器演绎了新颖的作品《兵娃闹春》,获得了最佳创作奖;2010年10月被“兰成艺术学校”聘请为音乐教师;2012年参加“全军业余文艺调演”再次获得了优秀表演奖。他情动于衷而形于外的演奏风格,加之声音时而细腻动听,时而高亢有力,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2011年5月被“江苏省沛县文化馆”聘请为音乐辅导员。

这些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各位恩师的教导,也浸透着韩光旭追梦路上锐意进取、精进不休的汗水和心血。但他渐渐发现只是演奏唢呐等吹管乐器不能满足和完成对民族乐器的传承和发展。他又想突破自己。机会总是留给早有准备的人!机缘巧合,他遇到了全国特级优秀教师、中国陶笛艺术委员会副会长蒋显敬老师,是这位恩师让他开始认识并研究学习陶笛。陶笛的音色优美,让他深深陶醉,每每演奏,像是在聆听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感受中国的博大精深,这更坚定了他对陶笛的热爱,以至于想使之传承与普及。

                   (三)、扬帆飒飒开启新航程

2010年韩光旭以出色的成绩赢得领导的信任,被留校任教,这正吻合他传承祖国器乐文化的梦想。工作后的他和父亲一同培养唢呐小新星,把自己的梦想、音乐人的梦想寄托在一代代孩子们身上,使其得以传承、延续,发扬广大。2016年韩光旭精心辅导的学生——李帅帅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有的学生参加了“中国首届吹歌节”艺术大赛并荣获金奖;山东泰安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音乐门类,一部分学生参加并荣获“群星奖”;唢呐合奏《微湖风情》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山东省选拔赛再次入围,现在正在加紧训练,做着充足的准备工作。在这期间韩光旭教学相长,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他创作、编排的数首新作品,多次荣获“优秀辅导老师”“个人优秀创作”奖等荣誉。

2016年转业回莱芜后,韩光旭和他的妻子仍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市教育局、市民政局注册创办了“悦启艺术学校”,开设了小提琴、陶笛、唢呐、音乐启蒙等特色课程,秉承了师父“爱孩子,爱音乐,爱生活”的办学宗旨,扬起了真正的创业、传承、教学之风帆。作为一个外地的创业人,韩光旭为了更好的了解莱芜的风土人情、了解莱芜的器乐文化,他几乎跑遍了整个莱芜。“唢呐在莱芜就几家,现在几乎已没有了市场。其它乐器学习的也不多”。韩光旭不无遗憾地说。“我办学校不是为了挣钱,就是为了不让一些民族的优秀文化失传”,韩光旭倍感责任重大,根本不去关心如何盈利的事。“第一年就入不敷出了”,妻子微笑着说。看到自己的同学换了大房子,买了新车子,韩光旭丝毫没有动摇继续办校的信念,并且教学严谨,要求严格。对于不求甚解、只图来玩玩的家长和孩子坚决说“不”,如不改正,责令退学一并退还学费。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正规的器乐学习,扩大学校的知名度,韩光旭举办了三场独奏音乐会。2015、2016年连续两年依托中共莱芜市委宣传部,成功举办了“旭日升晖-民族器乐个人独奏音乐会”;2016年5月7日由莱芜市广播电视台主办,再次成功举办了【旭日春晖-“悦启凤城”民族乐器演奏会】专场,并在LTV-1、LTV-2连播;2017年韩光旭和妻子共同创作的唢呐乐舞《嬴牟随想》,通过莱芜市文联、市音协呈报,荣获山东省政府奖——“泰山文艺奖”音乐创作三等奖;同年又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第三届学生资助成效汇报演出“优秀指导教师”。韩光旭通过自己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悦启艺术学校”逐渐赢得领导和群众的好评,现在已招收学生120余名。可是韩老师并不满足于只教这些学生,他想大力推动民族器乐的发展,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中国的古老乐器,只有进校园进行公益普及教育!因此他主动登门进行“陌拜”,他笑着说“就是拜访陌生的校长、老师”。目前他已经去了三所学校授课,普及过的小学生近一千六百多人,授课一年以上的有三百余人;最近又推广了三所学校,有的学校听说后主动联系邀请他。他计划今年再普及一千人左右。

在教好孩子们的同时,韩光旭仍然不忘继续学习深造,下一步打算考取更高的学位,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并且他还经常挤时间去各地参加培训、排练、演出,不错过任何一个学习与展示的机会。暑假班结束后,他连续参加了为期五天的全国三管陶笛专业研修大师班和为期六天的全国跨界教育研修班。目前,他正在济南排练由山东省文化馆等联合主办、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协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3周年——华艺之夜·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和平颂》。

“中国民族器乐积淀深厚,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就连国外都掀起了学习中国民族乐器的浪潮,我们中国人更应珍惜这一宝贵财富,使之得以传承与发扬!”韩光旭铮铮誓言,“在提高自己的同时,也能为学习民族乐器的孩子们带来专业的、系统的乐器教学!努力为莱芜的艺术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作为一名民族器乐教师——韩光旭一直在追梦的路上,竭智尽力,实现着一个个梦想,但他从未止步,精进不休,扬帆飒飒又驶追梦新航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