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济南市莱芜区杨庄镇凤凰村,在以前说她是穷乡僻壤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她不在灯红酒绿的城市,也不在位置优越的郊区;既没有沸沸扬扬的集市,也没有通达四方的宽阔公路。
隐约记得儿时的村庄家家都是茅草房、土坯墙,篱笆大门做遮挡;吃野菜,难连上,挨家挨户去逃荒。真乃是马勺当锣敲——穷得叮当响。究其原因——缺水,所以周围很多村里的人都管我们凤凰村叫凤凰干巴岭子。
忽然有一年我们村旁修起了大水渠,水渠连绵数里,当时年幼,不知到底经过多少村庄,只知道源头是雪野水库。我们一群小伙伴在几个大哥哥姐姐带领下,沿着水渠步行了好久也没走到尽头。
我家离水渠很近,在没有任何娱乐设施的条件下,水渠成了大家聚集玩耍、拉呱聊天的场所。正巧我家离水渠很近,约200米。一到春季,汹涌澎湃的清水从雪野水库滚滚而来,男女老少像过节似的,拿锨的拿锨,扛镢的扛镢,端瓢的端瓢,兴致勃勃来到水渠上,像喜迎贵客一样观看着水势,从眼底逆水看到前仆后继的水流远处,再顺水跟踪到你追我赶的水流拐弯处……过足了眼瘾,然后再喜滋滋的到自家地头上。
急流勇进的水从水渠的闸门下开小差似的溜出来,再被分成一股股、一条条。地势低的拿锨铲开一个口,水就一股脑的往田地里流;没有沟的用镢挑出一道沟;地势高的从水流处挖个坑,用瓢头绑上长木棍,一瓢一瓢地舀了往地头倒;或者把瓢头绑上绳子固定住,再在瓢头相对的两方各系上两根长绳子,有两个人拽着绳头一起荡起瓢头、弯腰舀水、挺腰提水,一手提绳倒水——这在当地叫架撇子。这个活谁家都做,我对此特别感兴趣。看着娘和姐架撇子,动作协调统一,洒脱自如,让年幼的我好生喜欢,几次央求娘让我试试,可我怎么也和姐配合不起来,瓢头就是不听话,有时碰不到水面,有时瓢口朝上舀不起水来,我却忙得手舞足蹈,不亦乐乎,惹得娘和姐笑声不断。功夫活干不了,就干轻快活,看沟子是我的强项,看着欢快的水流汩汩地流进庄稼地里,浇灌着干涸的秧苗,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各家各户也都是笑逐颜开,尽管鞋子、裤子沾满了泥水,有的干脆光着脚丫,挽着裤管,但从不抱怨,反而哼着曲的、唱着歌的、大声喊的、那头应的,那叫一个热闹!水流也像心有灵犀,边唱歌边扭动着明亮的身子,晃着星星的眼,揉着月亮的光,迎着朝阳的笑脸,永不停歇,永不厌倦。歇人不歇马,村民们昼夜轮流,轮番作战,生怕错过水渠放水的时间。
大人们都在忙浇地,顽皮的孩子们也不闲着。挨着水渠是宽阔平坦的大路,孩子们成群结队的在路上追逐着,好像在和水流比赛。跑累了就一屁股坐下来,水渠里的水满满当当的,坐下也照样看的见。有的孩子看到水面有漂着的浪花颠簸起伏,随波逐流,就突发奇想:从路旁找来叶片扔在水面上,其他孩子也如此这般。“看,我的小船跑得快!”“我的更快”“我的小船一定会超过你的”------孩子们争吵中,一路跟跑着,欢呼雀跃着,天真无邪的笑声飞向蓝天,追着白云,就连枝头的小鸟也叽叽喳喳、欢蹦乱跳,尾随其后来凑热闹。
水渠里的水放几天,孩子们就快乐几天,直到所有的庄稼地都浇透了。有些不吃水的甚至浇了两遍。充足的水源一点都不吝啬,从地头漾出来,灌满了沟沟壑壑。到处是沟满河平、湾坝充盈。庄稼肥、树木壮,就连路边的小草、野菜也都根肥叶胖。无论走到哪里,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叫人忍不住做一次彻底的深呼吸,啊——真舒服!只觉得心肺像被纯净水清洗了一样,顿时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村东与何家庄搭界的那条又宽又深的大水沟。一到夏季,从水渠里分流而来的水畅快地流着,一直流到很远的地方,不但能灌溉水渠近处的田地,远处的也照样能喝饱,并且在下游的村子也因此得利。这样上游的庄稼浇完了,再往下赶——中游、下游。因此水沟里的水要淌个把月。这条大水沟正好又钻过村旁的铁道,铁道下面这个大大的桥洞便成了我村妇女儿童的好去处。炎热的夏天,午后男人们扒光了衣服毫无顾忌地跳进敞亮的大坝里,而女人和孩子则不敢,都纷纷涌到这条大水沟里。孩子们光溜溜的在里面打砰砰;女人们挽着裤管撩水嬉戏,溅起的水花像珍珠一样四面散开,落到头上、身上,打湿了头发,浸湿了衣服,舒爽、凉快的感觉油然而生。怕晒的就躲在桥洞里,桥洞上下左右都是石头砌成,很干净,趴在或站在水里,丝毫不用担心有泥巴粘身,并且幽幽的风连续不断,无论多热的天气,只要往这里一站,很快就凉快下来。很多家庭主妇都喜欢在这里洗衣服,有的甚至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坐在水里洗,洗干净了就晒在桥洞外面的石壁上,绝对不会有外人看见的。等凉快够了,衣服也就干了,穿在身上,那叫一个爽!回到家里或地里干起活来格外带劲。
人勤地不懒。自从有了水渠,我们凤凰村也不再是干巴岭了。雪野水库的水春夏秋季都能及时涌来,庄稼丰收已不成问题,村民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渐渐地,茅草房不见了,老房子翻盖了,新房子成排了,篱笆院子换成全砖的,大门变成铁漆红的,并且还有蹭亮的铜把手,两旁蹲有石狮子------先是好多院子里传出好听的歌曲《我们的生活比蜜甜》,那是当时最时兴的双卡录音机,接着就是黑白电视机,而后换成大彩电;先是徒步丈量脚下的路,泥一把汗一把,之后人人出门骑上自行车——赶集、上店、下地干活,再往后就有了摩托车,现在很多家庭也开上了小汽车、拉货车;拖拉机代替了自古以来的牛耕地;播种机均匀而耐心地把一粒粒种子植入田垄里;收割机、脱粒机------现代化的机器不断走进村子里,让辛劳的村民彻底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
这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水渠及时的水。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经济发展的命脉。饮水思源,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审时度势,时刻把老百姓的生活挂在心上,全民动员,兴修水利,才给我们村带来了生命的水、生活的水、幸福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