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亓慧的头像

亓慧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1/12
分享

饭桌的见证


我出生在20世纪六十年代,打记事起就觉得整天没饭吃,小小的饭桌上老是空荡荡的,几个粗糙的空碗闲散的搁置着,筷子更是被冷落在一旁,无精打采。以后才知道,当时“大跃进”运动、三年自然灾害接踵而至,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

我小不懂事,老是在饭桌跟前转悠,老是盼着吃饭,老是渴望饭桌上有填饱肚子的东西!可每每到了吃饭的时候,母亲只能端上稀得能照出人影的糊糊,顶好多上几个菜窝窝,菜窝窝真是名副其实的菜窝窝,几乎看不到几粒粮食。全家五口人多半是以糊糊为主,菜窝窝当菜吃。哥哥姐姐要去生产队和社员们一同出工,下大力,吃饭多,可是他们也只能喝糊糊,把窝窝头让给我和母亲吃。母亲更是舍不得,掰开一个分作四份,一人一小块,然后我眼睁睁地看着母亲把窝头放到高处,留作下一顿和明天的饭食,她自己把糊糊掺上白开水喝——母亲只能从自己嘴里省出来!

很多时候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母亲经常愁眉苦脸的小声嘀咕着“下顿吃什么”?

等哥哥姐姐都上了坡(下地干活),母亲领着我去挖野菜撸树叶。这是在草木萌发的春季,还好有野菜和树叶添补着,若是冬季,特别是十一二月,家里没有一个粮食粒,母亲只好带着两个哥哥天不亮就去老远的地方讨饭。姐姐在家看着我。等到半夜,母亲才和哥哥背着讨来的半布袋饭风尘仆仆地回来。我嚷着看布袋,母亲就把一天挨家串户要来的饭倒在饭桌上:有白的黄的煎饼噶扎、黑窝头、煮地瓜等等。第一次看到饭桌上有这么多好吃的,我高兴地手舞足蹈,一会儿吃这个,一会儿吃那个,觉得哪一个都非常香!

母亲和两个哥哥讨饭一直讨到年底腊月29。明天就过年了,年货只有这些讨来的杂饭!30晚上用什么来包饺子呢?母亲难为情地用讨来的地瓜干去碾上压碎了和成面,用讨来的白菜帮子剁成馅。可是包子皮捏不好,不像小麦面那样有粘性,下出来有破了的,但一家人总算围在饭桌旁吃上了过年的年夜饭——地瓜面饺子。

到了我上小学的年纪,生活还是很困难,有一天我班里只剩下我一个人,老师说同学们都跟着家长讨饭去了,你回家吧。

就这样一天一天,肚子老是饿得咕咕叫,真是度日如年啊!一直到我上了初中——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的浪潮铺天盖地卷来,我们村的丘陵地带得到深翻,农耕地多了一些,再加上雪野水库的水通过修建的水渠引到我们这里来,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夏季麦子熟了,饭桌上有了白面馒头,有了萝卜咸菜。我第一次看到母亲笑盈盈地把蒸熟的馒头一个一个摆在饭桌上晾着,那胖乎乎的像小娃娃脸的馒头,便散发出一股一股香甜的诱人味道!我大口大口地吃着,嚼着,满嘴都是美美的香味,不用就菜,酥软的馒头很快就被吃掉一个。

秋季玉米熟了,也能吃上黄洋洋的一整个玉米煎饼了。看着母亲高兴地在饭桌上叠一大摞煎饼,难免让我想起母亲讨来的那一页页煎饼噶扎!

除了夏秋两季靠生产队分到的粮食能吃饱外,春冬两季仍然青黄不接,仍然很拮据。春天吃野菜和树叶,好歹比以前多了点粮食。有一次我吃杨叶窝窝后就拉肚子,姐姐就浮肿。以后饭桌上再也没有杨叶的立足之地了,换成了槐叶窝窝,槐叶窝窝比杨叶的好吃多了,最起码没有苦头味!

冬天就只有吃地瓜了,饭桌上除了地瓜没有别的!上顿煮地瓜,下顿馏地瓜。只吃得肚子下坠,嘴里发酸。再往后就吃煮地瓜干,吃地瓜面滚煎饼,这算是地瓜家族里最好吃的了。过年也能吃上一顿小麦面的素馅水饺。母亲狠着心把这些小麦面粉省吃俭用攒下来,为的就是这顿年夜饭!一家人围在饭桌旁贪婪地吃着,觉得过年太好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跨进了初中校门,对国家对社会开始比较关注了,历史的车轮驶进了70年代末。1978年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年,这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次会议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成为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很清晰的记得,当时街头巷尾奔走相告,亿万人民热血沸腾。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鼓舞下,中国农民创造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家家有了自己的承包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再像生产队那样出工不出力,人勤地不懒,多打了粮食,自家多享用。从那以后,我家的生活一年一个大变样。

80年代初,我上初三,因晚上也上课,同学们都吃住在学校,周三、周日回家拿饭。难忘有一次回家拿饭时,还未进家门就已经闻到了煎鱼的香味,我立马兴冲冲地跑进来,直奔大北屋!一眼看见饭桌上一盘咸kào鱼煎得黄来来的,一盘葱花炒豆腐清清白白的,一叠玉米煎饼黄洋洋的。这可都是我的最爱!母亲再清楚不过了。以前看着我同学吃,馋得流口水。回家告诉母亲,母亲只在干瘪的饭桌旁流泪。我知道人家爸爸当工人!此时此刻,我终于也能吃上这些好吃的东西了!母亲把鱼刺剔出来给我卷在煎饼里,免得我费事影响吃饭。这样我吃着卷鱼煎饼同时夹着豆腐,一举三得。

我美美地吃着,津津有味地嚼着,觉得特别香甜。母亲坐在饭桌旁满足地说:咱们终于不为吃喝犯愁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啊!

从那以后,每次回家拿饭,饭桌上的菜有一个变两个、三个、四个……也有了花卷、油饼、油条、肉包子……

时间过得好快啊!转眼85年我初中毕业,考上了师范,有了大家公认的铁饭碗,全村人都羡慕地直说我家烧了高香,祖坟上冒了青烟。年底放假回家过年,旧饭桌已经退居二线被挪到墙角,上面晾着母亲已经出好的一大包豆腐,热腾腾的冒着香味,母亲割下一块递给我,我赶紧搁到碗里放在新地八仙桌上吃起来。母亲知道我特别喜欢吃刚出下来的鲜豆腐,所以约摸我回家的时间正好。吃着又细又嫩的热豆腐,我就吃到了母爱的味道、亲的味道!

年前的每一天里,母亲都在置办年货,天不亮就起来摊煎饼,我就帮着叠。我从饭屋里端起一摞煎饼放在北屋的地八仙上,板板整整叠起来,叠完一摞再去拿一摞,直到叠满两个三瓮子了,母亲又开始发面蒸馒头,连续四天要蒸四大锅。刚蒸出来的馒头也都放在旧饭桌上晾着,晾好了就拾到二瓮子里,明天再晾另一锅。一直忙到大年三十。

三十这天,吃罢早饭,母亲安排我剁馅子,姐姐和母亲煮肉,两个哥哥打扫卫生,贴对联。二哥最爱听歌,新买的收音机欢快地唱着《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哥哥跟着唱,我也跟着哼哼,一家人忙活着,快乐着,到处洋溢着幸福的感觉。三十晚上,地八仙桌上摆上了六个菜,母亲说六六大顺图个吉利,鸡、鱼、肉丸、豆腐、炸肉、白菜炖肉都是硬菜,都是满满的大盘子。碗筷也都是新买的。还有果子(炒花生)、花糖、爆米花……比旧饭桌大两倍的地八仙上竟也摆得满满的。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谈笑风生,喜形于色,母亲更是满面春风,知足地说:咱过年可不再受难为了!日子越过越好了,多亏共产党的好领导啊!

我更是深有感触:之前饭桌上没有吃的,现在两个饭桌都摆得满满的!我们的国家的确正在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1988年我师范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哥哥姐姐也都结了婚。每逢寒暑假,我都把母亲接来住。吃饭用的是大圆桌,除了自己做的母亲爱吃的饭菜、羊肉馅水饺之外,还有买来的肴肉、炸菜等。母亲摸着光滑锃亮的大圆桌面,高兴地说:真是越兴越好了!

1999,我住上了新楼房,有了客厅,餐厅,用上了实木餐桌,把母亲接来,餐桌上除了一只炖烂的老母鸡外,其它都是益于心血管的食材。母亲同样欣喜地抚摸着餐桌,夸个不停:这饭桌真好,又大又宽,能摆20个菜吧!——以前都馋肉,现在都不敢吃了,怕血压高、血脂稠这些富贵病,日子可是真好了啊!

2006年我换了大点的新楼房,客厅餐厅通透明亮,重新置换了家具,用上了人造大理石的餐桌,桌面带有美丽的图案,白净光洁,温馨典雅。母亲看到后仍是啧啧称赞:这饭桌好,不怕水、不怕烫,好看又格使……餐桌上除了好几个益于健康的炖烂的青菜外,就是龙眼、香蕉、火龙果,这些都好咬、易消化,因为母亲的牙几乎掉光了。

2016年,我又换成了大楼房,有了更大更通透的客厅和餐厅,用上了红木餐桌。只可惜母球已经不在了。我知道母亲在天上看着我,看着我的新饭桌,不停地抚摸着,不停地夸赞着……她一直说我排行最小最有福气,不像她,大半辈子过苦日子、穷日子!说我生长在这个新社会新时代,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母亲,孩儿知道,知道,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告诉我:我们的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现在正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工农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一带一路”将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共赢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肩绘就百年潮中国梦的美好画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