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明(布依族)
壹·懒汉
五月的风,越过高山的坎坎坷坷,拂去了岁月的尘埃。五月的风,如诗人的笔,如画家的五彩,将绿色覆盖每一片荒凉,让大地换上了新装。
公元2016年。
白云山镇烂山村唐家冲组,简声良家。
网格员陈玉周站在门口,在路边的草丛中擦鞋。最近几天一直下雨,路不平,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农户放牛进进出出的,路上这里一堆牛粪,那里一堆牛粪,没有地方落脚。
一路走来,陈玉周鞋子全是泥土和牛粪。把鞋子擦干净,陈玉周喊:“简声良,在家没有?”
叫了几声,没有人答应。
陈玉周走进屋子,门半开着,没有关。“这家人怎么搞的,难道是出门忘记上锁了?太不小心了。”
嘀咕了几声,陈玉周身体前倾,弯腰,准备帮农户把门关上。手刚接触到门扣,一股浓郁的酒香味冲入鼻孔。陈玉周心想:“没有人在家,怎么有酒精味?”
好像想到了什么,陈玉周脸色一变,冲进屋内。进屋后,是40平米的一个小通间,一览尽收。在火坑边三脚架上架着一口锅,锅上有一些未倒掉的剩菜,三脚旁有两三张小木凳子,旁边有一张陈旧的饭桌,上面摆放一些吃饭用的餐具和碗筷,小通间最里面摆放一张供睡觉用的木板床,空空如也。
这家人好吃懒做、嗜酒成性。
没有看到人,陈玉周心里着急,心想:“莫不是这家人喝酒醉死了?若是这样的话,怎么得了。”
陈玉周扫一眼床上,看到有一个身影,好像是人。在床边露出一双水桶鞋,鞋子上带着泥土和牛粪,偶尔发出熏臭的味道。
陈玉周习惯性的用手握着鼻子,扇几下,想把到口的熏臭味扇去。他三步并两步上前一瞧,简声良趟在床上,眼神恍惚,已经醉得不行,右手抓着一个老白干酒瓶子,一直往口中送酒。
陈玉周大吼,说:“简声良,你在干什么?昨天村里面不是跟你说好,叫你今天到烤烟基地去搞生产,你怎么没去?”
简声良“嗯”一声睁开眼,瞄一眼床前着急如热锅上的蚂蚁的陈玉周,再次闭着眼睛,继续往口中送酒。
陈玉周一把抢过简声良手中的老白干,说:“不许喝酒了,你赶紧起来去搞生产。”
酒瓶子被夺去,简声良精神倍满,“蹭”一下坐起来,怒瞪着陈玉周,好像他的爱人被夺走般,要找陈玉周拼命。同时手抓向陈玉周手中的老白干,说:“你是谁呀?为什么要抢老子的酒瓶子,赶紧给我酒,否则老子打死你。”
陈玉周越看越气,越想越火大,顺手把那半瓶老白干丢给简声良,转身就走,边走边说:“喝死你得了,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简声良根本不看陈玉周是否离开,更不听他说什么。一把抓起那半瓶老白干抱在胸口,身体自发的往床内缩,生怕再次被抢,如拾真宝。有几滴酒撒在床前,简声良立刻用口去舔,舍不得“浪费”。
陈玉周气嘟嘟的离开简声良家,边走边抱怨······
在烂山村,像简声良家这样的情况,很是普遍。大伙因为缺乏知识,不懂技术,靠搞传统农业为生,游手好闲的,一年下来,有的家庭勉强够生活,有的家庭基本生活都无法满足。
回到村委会,陈玉周越想越感觉不对劲。国家在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为了全国人民实现同奔小康生活,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惠及民生,利国利民的头等大事。但是老百姓不理解、不支持,工作难度非常大。
怎么办?
一个个突出问题涌上心头,像一座大山,压得陈玉周透不过气来。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必须向相关领导报告,寻求帮助,商量如何解决“烂山”村目前最棘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贰·换血
陈玉周找到当时的村支两委委员,把来意跟他们一一道来。
村支两委听完陈玉周的汇报,大伙眉头紧蹙。各组是什么情况也都了解,纷纷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怎么办?
工作员下到基层,老百姓不怎么配合工作员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当时的基层组织涣散、没有战斗力。在老百姓的心中,不待见工作员,都认为这些吃着“皇粮”的村干部,不作为、慢作为、走过场,根本不会为老百姓着想,考虑老百姓的疾苦。
久而久之,老百姓对村干部失去了信心。不管你村干部说得天花乱坠,也只是说说了事,走走过场,不会真心实意的帮助他们。
“必须重组基层组织,否则我们将失去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脱落老百姓,我们将失去民心。”
大伙一致同意,决定召开会议,重组基层组织。重组基层组织,担任村干部的人员必须由老百姓自发选举,推荐才行。由他们自己选举他们信得过的人担任,他们才会信服,信得过。
会上,陈玉周说:“各位乡亲,为了让我们村更好起来,更加能够带动我们村发展。今天我们决定召开选举大会。”
简声良一身酒气,坐在凳子上歪歪倒倒的,阴阳怪气说:“选举?选什么举?还不是你几姨妈说了算。”
老五叔说:“是呀,你们这是哄鬼,走形式而已。”
“是呀,是呀,你几姨妈自己在办公室定得了,还选那门子的举。”
就这样,在群众的不支持和不理解下,选举大会不欢而散。
······
第二天,简声良偷偷找到陈玉周,说:“领导,你看我家情况那么老火,能不能给我个支书、主任什么的当当,我保证干好,不给村领导丢脸。”
边说边打饱嗝,一身酒气熏得陈玉周差点昏倒。
当支书、主任,每月有1500块钱的工资,简声良奔着工资来的。
陈玉周飘一眼酒气熏天的简声良,右手指着他的鼻梁,怒骂道:“你狗日的,一天不学好,嗜酒如命。还想当支书主任,你当支书主任是专门为你家开的,不为老百姓干事呀。”
还不舒气,陈玉周扯扯简声良衣领,继续说:“你看看你自己,像什么样子?一天没有酒活不下去是吧?都四十老几的人了,老婆没一个,你叫我怎么说你?”
简声良嘿嘿一笑,怪不好意思。说:“领导,又不是我不想娶老婆,你也看到了,我家那旮旯房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谁愿意嫁给我。”
陈玉周气炸,顺手拎起扫把赶走简声良。
赶走简声良,陈玉周彻夜未眠,思来想去就是怎么把班子成员整起来的事情。
陈玉周想到了退休老支书彭老山。
晚上六点多,陈玉周找到了彭老山,彭老山安排陈玉周先坐,他在忙着炒菜。
片刻,四道小菜上来了,彭老山给陈玉周把酒倒上,蹙膝而谈。
一杯酒下肚,壮壮胆。
陈玉周说:“老领导,你也看到了,开个群众选举会都开不了,怎么办?”
彭老山“装聋卖傻”说:“我都退下来好多年了,现在是你们年轻人的世界,你们怎么搞都行。”
一听,陈玉周就知道老领导不管,开始急眼。说:“老领导,你不能这样嘞。你即是老领导,又是老党员,你不能眼睁睁看着村里面被那些个不争气的家伙搞得乌烟瘴气的。你老德高望重,必须出来说句公道话嘞,否则这脱贫攻坚工作无法搞下去。”
老领导虽然退下来,却心系老百姓,也不希望村子里“歪风邪气”胜行:“那你说怎么个办吧?”
陈玉周心想有戏:“要不你去做做乡亲们的工作?”
彭老山心里没有底:“能行?”
陈玉周肯定:“能行。”
······
老支书一家一家去串门,一家一家去劝说。老支书德高望重,加上在寨子里辈分高,其他人即便有想法,也不敢不给他面子。
大伙都口头答应,支持召开选举大会,保证不闹事。
几番周折,第二次选择大会顺利召开。新的领导班子人员名单被选举出来。陈玉周任党总支部书记,简荣任主任,陈伟任党总支部副书记,李定国任副主任,李永琼与王章明分别为两委委员。
班子成员选举出来,接下来就是怎么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问题。
有委员提议,烂山村这个名字太烂,一听就不是什么好的名字,必须换一个。新的班子,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嘛······
把烂山村更名为金山村,意思就是要让烂山处处变金山,他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宏伟的愿望。
就这样,烂山更名为金山村。
光有雄心壮志可不行,再大的雄心壮志也会被磨灭。好的想法和决定,必须在相对完善的制度推动和约束下,才能有效进行和实施。金山村先后制定了支部工作制度、党组织生活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村干部工作制度,党员组织生活制度,村干部工作承诺制度,党务、村委、财务公开制度等。
叁·红星
脱贫攻坚不是喊口号,不是说一句空话,那真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真办事。
陈玉周了解到,金山村的群众,很是聪明、朴实、勤劳,只是他们缺少一个带头人、主心骨,带领大家搞生产。为了打消老百姓的顾虑,让老百姓真正的接受干部,相信干部,真心实意的跟党走、跟干部走。村两委作出一个大胆的设想。
扶贫先扶智。
按照村民组划分,所有干部分成几个村民组,下沉到组上,放下身架子,跟老百姓干在一起,吃在一起,住在一个屋檐下。
村支两委以县委提出的“543”工作法和“四共”机制为指导,去用心用情的与群众交心谈心,开展好感恩教育,扶贫济困教育。与群众在一起生活,共同发展,让群众了解干部的苦和累。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消除了群众的顾虑和提高群众的认可度。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与农户一起打扫家庭环境卫生,对组上进行环境卫生整治,设立“红黑”榜,大大提高了农户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可和理解。开展脱贫攻坚“六个一”活动,通过以文艺演出、联亲饭、联亲活动引导和激励贫困群众、消除消极思想,激发群众内生活力,争做勤劳、勤俭、自强、上进的典范。
“大婶,水缸没水了,我去挑水。”
“大哥,你家的瓦房漏雨了,明天我们一起捡瓦。”
“老大爷,不要爬那么高,小心摔跤,我扶你下来。”
“小朋友,这个题目这里做。”
······
就这样,村干部扎根基层,走到老百姓中去,想老百姓之所想,干老百姓之所干。
开始的时候,老百姓不理解不支持,有个别的村干部下到基层,还被群众赶出家门,有的甚至被威胁。
简声良是陈玉周的包保户,陈玉周在不情愿,还得按照程序到他家走访。
这天,陈玉周寻思着怎么化解跟简声良的关系,知道简声良好酒,就自掏腰包买了一瓶青酒,一桶植物油到简声良家走访。
老远看到简声良在门口摘豆角,陈玉周杨杨手中的酒和油,说:“老良,我今天没地方吃饭,来你家蹭饭吃,你不会建议吧。”
简声良看都不看陈玉周,自顾摘豆角,说:“我当然建议,都没有做你的饭呢。不过来都来了,不嫌弃就将就着吃吧。”
陈玉周没有闲着,打起下手。摘豆角,生火。长时间没有下厨,以至于不小心双手粘上炭灰,把脸都擦花了,活像个黑炭球。
简声良看着灰头土脸的陈玉周,哈哈大笑。说:“想不到你个大领导,竟然不嫌弃我们这些老农民,躯身到我们家里来干这干那的,着实跟以前的干部不一样。”
陈玉周语重心长的说:“我们也是农村人,土生土长的农民。或许我们运气好点,当个老百姓的头头,没什么可炫耀的。不过我们是真心实意的希望大伙日子好起来,过上好日子。你们要相信国家,相信政府,支持政府······”
简声良越听越感觉自己不是人,拍着胸脯说:“领导,之前都是老良的不是,请原谅我的无知。下次只要村里面有什么事情,老良一定冲在前面,只要领导不嫌弃我······”
陈玉周握住简声良的手,说:“我们一起干。”
“一起干。”
就这样,在村干部领导的苦口婆心下,让老百姓慢慢认识他们,接受他们······
老百姓接受村干部了,信任村干部了,把村干部当成自己中的一份子。慢慢的,群众基础上来了。
有了群众基础还不行。
要让老百姓富起来,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老百姓的交通问题、饮水问题、住房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于是,村干部组织召开群众会,宣传国家、政府的政策,听取老百姓的意见。让老百姓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思想上转变以前等、靠、要的旧想法。
在会上,陈玉周说:“幸福是靠干出来的,我们现在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我们要相信国家,相信政府。我们只有加倍的努力,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家园来······未来的金山村,家家住楼房,户户喝上自来水,水泥路通到家门口。”
有群众说:“那以后条件好了,有钱买车不就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
“别做梦了,等我们装进棺材,都不一定看到这一天。”反对的声音。
陈玉周面不改色,脸上带着微笑。从群众的反应和眼神中,陈玉周看到了讽刺、不屑一顾、敷衍和朴实。
这次群众会开得相当失败,因为群众反对和不支持的声音很多。这点,陈玉周记在心里。
群众会草率结束,陈玉周紧急召开会议,研究对策。经过几个钟头的磋商,最后商议决定,由现有干部有针对性的对那些唱反调、不配合、不支持的群众分别做思想工作,讲明政策。
有个别干部有情绪,总认为国家安排他们来搞脱贫工作,本是为老百姓谋福利,谋幸福的大事。那些不支持、蛮不讲理的群众就应该用法律的手段严厉打击,打掉他们的“嚣张气焰”,看他们还敢反对。
陈玉周语重心长的说:“我们的群众反对我们,那是因为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开展到位;群众不支持我们,那是他们对我们的政策还没有完全理解。既然群众不理解,我们就要讲到他们都明白为止。工作是干出来的,无非我们几个少睡几个晚上觉的事情。群众的事,无小事。”
后来一周,所有干部全部下沉到那些“钉子户”、摇摆不定户、观望户,跟他们摆家常,谈心交流,更深层的了解群众的想法和需求。
用真诚、朴实的工作状态,化解他们内心的顾虑,激发他们内生动力。
就这样,慢慢的融化了老百姓跟干部的距离和排斥。后面的几次群众会,虽然在不同程度上还出现一些反对的声音,但都不是很大,大伙的思想,基本统一到一条线上,力往一处使。
在召开群众会的同时,村干部一边撰写材料逐级上报镇领导、县领导。
很快,领导批示下来,基本同意村干部的意见,在整合相关部门,落实具体事项。
很快,按照领导要求,修建组组通硬化路。当水泥沙子、施工队进驻金山村的时候,大部分群众都看傻眼了。心想:“这些干部没有说大话,他们是搞真的。”
有个别群众也保持怀疑,心想:“要干出来,干好才算,别东一锤子,西一锤子,到时候什么都没有干出来,就撤退了。”
陈玉周没有理会那些不和谐的声音,立刻召开群众会议,号召群众干起来。“群众出劳力,国家出材料和施工队工钱。”
部分群众不理解,观望。大部分的群众还是支持乡村建设的。
很快,组组通硬化路搞起来。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站在平整的硬化路上,泪流满面。激动的说:“还是共产党好呀,之前根本不敢想,我们都是快进棺材的人啦,竟然在有生之年硬化路通到自己家门口,不光路好了,交通方便了,还有路灯,不用像之前串个门,都不见亮,夏天还怕有蛇,现在好了,不用担心了。”
2017年至2018年,实施15.3公里通组路建设,全村组组通实现全面覆盖。串户路10.61千米,安装路灯300盏,活动广场3000平方米,垃圾池22个,布设垃圾桶193只。
是呀,我们的老百姓眼睛是雪亮的,只要你真心实意的为老百姓做事情,干实事,老百姓就支持我们,拥护我们。
政府构建“1+2+7+13+84+1235”作战体系,组建84支攻坚队、抽调1919名干部真蹲实驻,3653名干部结对帮扶,逐级传导压力,层层夯实责任。
2018年3月,攻坚队进驻金山村。队员分别为州委办和州民政局各一名同志、县卫生健康局十名同志、白云山镇五名干部、金山村村干部和公安局一名干部组成,共二十五名队员。
路好了,解决了老百姓出行和运输问题。这还不够,要真正的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光通路还不行,还得解决他们的饮水和住房问题。
所有干部大面积的开展实地调研和考察,因地制宜。很快,在金山村建起烂山水厂和翁糯自建饮水工程,保障老百姓的饮水安全,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到家。
饮水问题得到改善。先后政府出台了危房改造和异地扶贫搬迁政策。
肆·一家人
陈玉周办公室。
陈玉周正在看报告,突然门被撞开,攻击队员王仕祥急匆匆跑进来。
看到王仕祥满头大汗的样子,陈玉周心头一紧,心想:“莫不是出什么大事情吧?”
陈玉周给王仕祥倒来一杯水,问:“王哥,出什么事情了?”
王仕祥顾不上答话,接过水杯,一饮而尽。陈玉周的心更紧,猜想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
王仕祥拍拍胸口,稍微平复下忐忑不安的心情。说:“刚得到消息,马井组彭家令和彭显贵打起来了。”
听王仕祥一说,陈玉周一紧张,端在手上的杯子一个不小心,摔碎在地上,他急严厉的问:“怎么回事?”
王仕祥整理下思绪,说:“马井组组长彭显学报告,在上午十点,彭家令和彭显贵因为什么补偿款的事情吵起来,现在双方约在都香高速马井段打架,人员很多,情况有点失控。”
“通知相关同志,立马赶到现场。”陈玉周匆匆赶往现场。
到达现场,陈玉周看到,在都香高速马井段,站着两队人。一队是以彭家令为主的,有五个人;一队是以彭显贵为主的,有八个人。
两队人马划地对峙,互不让步。
“还来得急。”
见双方还没有动手,陈玉周松了一口气,三步并两步跑到他们的跟前。
“陈书记来了。”彭家令问好。
“陈书记来了。”彭显贵递上一支烟。
陈玉周看一眼双方,极严厉的问:“你们在干什么?时间太多是不是?我们村在进行危房改造和异地扶贫搬迁工作,大伙都忙得不可开交,你们还有闲心在这里闹?”
彭家令说:“我们也不想闹呀,陈书记你是知道的,都香高速占用我家的土地,补偿我们补偿款,彭显贵几次三番的叫我们拿出来,你听听,有这个道理吗?”
彭显贵不服,指着彭家令怒吼,说:“哪个土地是你家的?那是以前的荒地,你家早先年开荒的,组上还没有追究你家私自占用集体土地的罪名。你家享受了这么多年,现在应该收回集体,那块地,本来也属于集体的。”
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互不退步。
这时,马井组组长和寨老、攻坚队的其他领导也来了。看到组上寨老来了,还有攻坚队的负责同志到场,彭显贵好像找到了主心骨,说话的底气更足。说:“队长、书记,我们寨老也在,他快八十岁的人了,当时参加土地分包到户,你们问问他,这块土地是不是没有分?是不是集体土地?”
寨老见苗头指向自己,自己不出来说两句公道话是不行的,当时他确实参加土地分包到户。寨老说:“当时土地分包到户的时候,确实没有分这块地。因为当时这块地是个荒坡,土地贫瘠,种什么都种不成,没有价值,那家都不愿意要。”
停顿下,寨老极严厉的说:“我说显贵呀,你们虽然不是一个祖上的兄弟,但你们同姓彭,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嘛,有什么好吵的。家令条件差点,他勤奋,为了多有几口吃的,他开荒种地,也没有什么错吧。这些年都过去了,现在土地征拨,该是他的就是他的,你有什么眼红的?再说了,都是大把年纪的人了,孙子都要娶媳妇了,你们这样吵来吵去,不怕孩子难过?不怕寨邻笑话?”
彭显贵越听越急眼,说:“寨老,话可不能这么说,您老刚才也说了,这块地当时没有分,那就是集体的,既然是集体的,他家有什么理由不把这个钱拿出来给集体?即使要分,整个组上,应该家家有份吧?您说呢?”
寨老语塞,找不到话答。
陈玉周见情况不对,继续这样吵下去也解决不了问题、恐引发其他不稳定因素。于是,就劝说双方各自回家,等攻坚队和村里面调查清楚后,会给大伙一个说法。
听攻坚队和村干部都发话了,他们不好再说什么,分分散伙回家。因为他们相信攻坚队和村干部的同志,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回到村委会,大伙商议决定,由马井组网格员王仕祥具体负责,其他同志协助。分别了解两家的具体情况和想法,做工作。
“我不是非要争什么,就是心里不服气,凭什么集体的土地,就因为他家开荒的,种了几年,就要“独吞”9万元的土地征拨款?为什么不拿一部分出来给大伙分?”彭显贵说。
说来说去,就是钱的问题。
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和自然资源局同志的口中了解道:“所有土地,归国家所有。在土地承包责任制中,没有明确承包到户的土地,归村组集体代管。整个村组集体自然人,都有享受的权利。”
得到相关单位和同志的建议,王仕祥再次找到彭家令,跟他拉家常。说:“家令呀,你也清楚,你那个土地呢,是村组集体土地,你们开荒种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所有权归国家所有,这点你应该懂的。”
······
王仕祥不停的做两家人的工作,从法律角度、国家政策、人情世事等多方面劝说,讲明这个钱该不该拿?谁拿的问题。
后来,双方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自己目光短浅,不顾大局。
彭家令同意拿4.3万元给集体,作为集体的活动资金。彭显贵主动跟彭家令道歉,说自己找他理论,方式不对,程序不对,希望得到家令的谅解。
亲不亲,一家人。在村干部的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
伍·金山
危房改造和异地扶贫搬迁,一刻都不能停。要想让老百姓真正的富起来,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住房安全和危房改造。
村支两委在攻坚队队长的带领下,走村串寨,摸排查访,精准识别。
全村总人口679户287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9户1278人。2014年以来,实施危房改造137户602人,整组整寨搬迁非贫困户28户106人;2018年至2019年实施提升居住环境改造9户;提升居住环境老旧房透风漏雨整治60户,主要搬迁到白云山镇安置点、广顺镇安置点、长顺县城安置点,实现全村农户安全住房有保障。
在搬迁户后续生活保障上,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五大体系”建设要求,紧紧抓住就业与培训体系建设、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党建体系建设,让移民搬得出、能就业、住舒心、脱贫致富。一是抓好就业与培训体系建设,保证“一户一就业。”二是做好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三是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群众认可度。四是增强文化服务建设,丰富群众生产生活。五是加强党建体系,成立党支部,以党建作为引领,落实好社区各项工作。
老百姓有了安全住房保障、饮水安全保障,积极性上来了,这还不行。要真正的让老百姓富起来,必须解决老百姓钱袋子的问题。
钱袋子鼓起来,老百姓有钱了,才能从根本上富起来。村支两委开始加班加点,在网上和附近县、村交流学习,学经验,借鉴别人的好做法。
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因地制宜。以“三养四种”为抓手,发展香酥鸭养殖、生猪养殖、肉兔养殖、蔬菜种植、烤烟种植、刺梨种植、红头菌种植等产业。发展养鸭产业,完成建设养鸭大棚四个,覆盖贫困户150户,户均增收1800元以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完成建设翁糯、烂塔、小翁干蔬菜种植基地,覆盖贫困户79户,户均增收1200元以上;发展烤烟、刺梨产业,完成烤烟种植680亩,收获刺梨100余吨,100余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生猪养殖、肉兔养殖、红头菌种植等产业取得实效。2017年至2019年15个扶贫项目分红共169.65万元。
五月风光秀丽,秀色可餐。
这天,简声良一大早就来到了村委会大楼前。因为时间太早,村委会工作员加班很晚,这会还在休息。
简声良没有打扰大家休息,就选在村委会大院的凳子上等待。从兜里拿出一包26块钱的遵义香烟独自享受。
王仕祥推开门,正看到院坝中等待的简声良。简声良精神抖擞,衣裳整洁,虽然没有城里人的穿着那般华贵,却也洗得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的。
“哟,简声良,那么早来村委会有什么事情吗?”王仕祥问。
简声良听到有人喊,立刻熄灭掉手中的香烟,小跑到王仕祥跟前,顺手递给王仕祥一根烟,说:“王领导,早上好。昨天陈书记不是说今早要到烤烟基地务工,这不,怕耽误时间,就寻思着起早过来,免得领导们难等嘛。”
王仕祥看一眼简声良,很是满意。现在的简声良跟以前完全变了个人样,酒不喝了,干活还挺利索,只要安排有活,一定会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从来不拖拖拉拉的。
王仕祥拍拍他的肩膀,说:“好好干,相信好日子会到来的。”
简声良好像被打了鸡血,立刻来了精神。说:“都是国家政策好,领导们领导有方。放在之前,打死我也想不到现在能住上了平房,每年还有分红,可以就近务工。想想以前,自己都觉得惭愧,虚度了很多光阴。”
很快,大部分的干部都起床洗漱,村委会外面也等待着二十来号人。
这些人全是金山村的村民,大多数没有什么技术,都是村里面安排到村上产业基地去务工的村民。在村上产业基地务工,一来不用离家太远,二来一天收入有80块钱,一月下来也有2000多块钱补贴家用。
现在金山村的老百姓积极性和参与度很高,都想争当村组上的积极分子。
陆·展望未来
现在,走进金山村,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到处是产业,绿油油的。摆省组的芽菜、沙坑组的葛根、打开冲组的刺梨、烂山组的辣椒、翁糯组的蔬菜基地,整个金山村瞬间从沉睡的荒山苏醒过来。
袁正亮是金山村打开冲组人,在外务工多年,回到家乡,被家乡的改变震惊了,就想在家乡发展产业,现在已经种植有辣椒、刺梨。经过一年时间,在村党支部的引导和支持下,他已经是村里的万元户了,提起村党干部,袁正亮激动的说道:“我们金山村的干部,很为我们着想,他们也很有能力,加上脱贫攻坚队的领导们,我们现在日子越来越好过了,你看我们现在这个小组,干净整洁,产业这些很多,老百姓们的致富路子也越来越多了。”
“来到金山村,我们工作队的队员很努力,白天黑夜的在山上打转转,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在为老百姓们想方法,找路子,大事做不了,小事一件都不能落下,尽我们最大能力为他们脱贫致富。”金山村陈玉周书记说道。
虽然老百姓的日子慢慢好起来了,陈玉周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顺利通过省检,马上迎来了国检、验收。意味着,验收结束,攻坚队队员收队的问题。
好不容易打拼、夯实好的群众基础,会不会因为攻坚队队员的撤离,导致来之不易的成果付之东流?老百姓再次回到之前的懒散、无所事事的窘境呢?
深夜,外面下着大雨,陈玉周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他没有一点睡意。在其办公室坐着的,还有两委委员,大伙在讨论,攻坚队队员撤离后的问题。
最后大伙一致同意,成立村集体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实行村民自制、村民选举、村民管理。即便以后攻坚队队员撤离了,村民按照这个模式搞集体经济,搞产业,利润分红,也不会丢了钱袋子······
时间荏苒,踏上金山村大街小巷,干干净净的,昔日的牛粪街已经不复存在,产业干得红红火火。有的,只是老百姓开心的笑容;昔日的烂山村,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处处‘黄金’,昔日的“烂山”真正变成了“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