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清波的头像

刘清波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1/20
分享

家宴

小时候,家里来人吃饭的话,母亲总会含蓄的说一句“没啥菜,家常便饭”,貌似有种亏待客人的感觉,菜是自己在菜园子里种的,米也是自家水田里栽的,酒也是村里自酿的,劲大,上头,唯一比较奢侈的可能就是一点点肉吧。

可这点肉往往会吸引我渴望的目光,站在桌前,盯着肉看,客人不好意思的时候就会给我夹几片,父亲就会大喝一声“出去吃,凑啥热闹。”

穷是那个时候的通病,去餐馆吃饭是一种极端的奢侈,人们在茶馆里也不会以此吹牛,因为都吃不起,就算去镇上办事,那怕到了饭点,也还是会赶回家吃一口残羹冷炙。

长大了,生活慢慢好了,在外上学的我也不得不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在外吃饭,这个时候觉得餐馆的饭菜是真好吃。有一次父母来市里看病,中午顺便拉我出去买衣服,之后就要回家,我说“现在都快一点了,吃完饭你们再回去吧”父亲说“不饿,一会就到家了”“起码要2个小时才能到家,吃完再走”于是我就执拗的拉着母亲进了一家小餐馆,父亲看看菜单之后递给我说“你点吧,随便吃点就行”我知道父亲是舍不得花钱,就点了一盘酸辣土豆丝和青椒炒千张,本来还想点一个汤的,父亲说“喝水就行了”,父亲吃的时候问母亲“你知道这盘土豆丝多少钱吗?”“3块?”“8块”“我天,这也就一个土豆吧,还是家里好,吃啥都不要钱。”

村子里的风俗是红白喜事都要办酒席,这也是大吃大喝的机会,送份不轻不重的礼金,拖家带口老老少少都去捧场,吃什么要看东家是否舍得了,有大方的有小气的,菜一上桌就能看出来。大方的人家不一定是有钱的人家,这关乎人品;小气的,人们就边吃边发牢骚,东家就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在家里办事图的就是个热闹,如同老人说的“人气”,一户人家如果一年到头没人到你家串串门,那肯定是有问题的;如果亲朋好友都不愿在你家吃个便饭,那也是有问题的。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不管多穷,只要有人登门那是一定要挽留吃饭的,吃什么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家里热闹了。

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村里的有钱人也开始要面子了,办事的时候不愿意在家里办了,觉得费心费力太麻烦,就到镇上的酒店去办,折腾的村里人不得不骑着摩托车风尘仆仆的赶去敷衍,老人还孩子也就不愿意去凑这个热闹了。

酒店环境确实比家里要好,菜品也比村里厨子做的要好看,但人们总是感觉很拘束,好像就是为了吃一顿饭而来的,没有那种村里的烟火气和人气。不能随便抽烟随地吐痰,不能一桌一桌的相互串一串,聊一聊。

再后来,家家户户盖了高楼,装了院门,串个门也显得有点不方便了,本来也没啥事,也不好意思站在门口大喊几声让人家开门。相互之间也不需要帮忙了,家常便饭也就找不到理由去吃了,谁都不差这一口,于是去别人家吃饭倒成了是给别人面子的事了。

小时候总是幻想去餐馆吃一顿,最大的梦想就是以后天天在餐馆吃饭,长大之后,发现在餐馆吃的再好也比不上家里的粗茶淡饭,再好的摆设也比不上家里歪瓜裂枣的桌椅板凳。

为了业绩,为了更好的生活,乱七八糟的应酬让我们在餐馆吃的满嘴流油,喝的东倒西歪,清醒之后却不知我们吃的是什么。当一大桌山珍海味都勾不起一点食欲,都不如从老家带来的一瓶辣酱或咸菜的时候,我们渴望的无非就是家里的热闹和人气。

于是我们也开始学着做饭,把亲朋好友叫到家里相聚一堂,聊聊过往的岁月,谈谈生活的压力,不亦乐乎。做的水准肯定比不上餐馆,但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在家里,人的心就会有一种莫名的踏实感。

在家吃年夜饭的传统也随着发展被逐渐的淡化了,去酒店吃年夜饭成了潮流,好似在家吃饭显得没档次似的,一大家族,老老少少,搀着的,扶着的,抱着的,都被拉到酒店。可吃饱喝足回家之后面对冷锅冷灶,心里似乎还是感觉少了点什么,就感觉这种热闹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毕竟不是在自己家里。

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天天点外卖,方便是方便,可吃多了也是腻的无可奈何,想念家里的味道,实在忍无可忍了就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包饺子,没有干仗就用啤酒瓶代替,包的好不好无所谓,就算下锅煮的开了花也会笑着眼泪把它吃完,吃完还会意犹未尽的感叹一声“真好吃,过几天再烙几个韭菜盒子吧。”

每当别人约饭局的时候,心里总会祈祷如果是家宴该多好,可大部分人大部分时候还是会选择餐馆,因为方便,在家里做需要时间和精力。所以每当被朋友邀请到家里吃饭的时候突然就会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恨不得早早的就过去帮忙摘菜,收拾桌子,端茶倒水。三五好友一边吃着水果一边聊着天一边等待充满人情味的家常菜。

老房子必然会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改头换面,但房子里的味道是不会变的,不管你走到哪里都会想念那个高高的被柴火熏的黑黢黢的烟囱,那是一种召唤,那里有你熟悉的酸甜苦辣和看着你长大的街坊四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