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国民的头像

张国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05
分享

一张安静的书桌

忘了从什么时候起,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放置一张书桌。

自习课上,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一张书桌,与孩子们相守。孩子们伏桌,在书海里徜徉,在追寻理想的路上奋笔疾书。我则捧一本好书默读,任思绪在文字中徜徉;铺一方稿纸,让自己的生活感悟在笔尖流淌。我的很多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构思,初步成形。教室里静静的,仿佛只能听到我们翻动书页以及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顾城在这几行恬静的笔触中向我们展现了生命中偶然呈现的短暂美好。我想我们的这种相守与此也有几分相似——我在读我的书/你们在写你们的作业/我们坐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一周一次的阅读分享课,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一张书桌,把课堂完全留给学生,我只是静静地做一个极认真听讲的学生。从开始时的没人应战、强制推行到最后的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从开始时的忸怩拘谨、声若蚊蝇到最后的落落大方、声音洪亮,我看到的坚持的意义。我喜欢这样的上课形式,也喜欢静静地坐在那里聆听孩子们声情并茂的朗读,稚嫩而又独到的理解和分析。孩子们会煞有介事地提问同学,俨然是一个小先生的模样。也会调皮地猛然提问最后一排的我,我亦起立一本正经地回答。回答得精彩,也会有热烈的掌声。我觉得,这应该是青春应有的样子,亮丽而活泼。这也该是语文课应有的样子,丰富而鲜活。

教室最后一排的一张书桌,也会随着一周一次的座位调整变换着位置,这样我就有了不同的“同桌”。书桌的柜堂里静静地躺着我书,我的本,我的笔。多年的习惯,总喜欢把读到的好的句段抄在本上,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有时情之所至,自己的文字也会在笔尖流淌。最初是我的“同桌”们窥到这个秘密,偷偷地看,也会悄悄地写下自己喜欢的句段及阅读体会。后来,我觉察这不失为一种积累语言、学习写作的极佳方式,就当众宣布——书、本、笔,“私有财产”公有化,大家可读、可记、可写,不必署名,亦可留名。

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读着读着记着记着”渐渐变成了“ 读着读着写着写着”。“校园的燥热/被汽水的清凉冲刷下大半/晶莹的玻璃瓶上/映着我们一帧帧欢乐的笑脸/运动场上的篮球/在空中划下美丽的弧线/我们挥洒的汗水/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线/窗外的枝叶在蔓延生长/浓郁的绿荫为我们遮住了烈阳/伴着蝉的乐章/梦想在我们的笔尖悄然绽放/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在春的时节播下希望/在七月的夏肆意生长/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成为自己喜欢的模样”,一首小诗——《七月的夏》,出现在我的笔记本中,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虽然稚嫩,但已然有了诗的模样”,在小诗的末尾我轻轻写下自己的评价。 “风轧散了春所有的花/却还笑着问她/可还有否?/风轧乱了春所有的花/连同着花一起消散的/还有春的心/风轧没了春的所有花/却笑着说她/下批花还会盛开噢”,又是一首小诗,没有题目,细细品读,却读出了另一种味道。忽然记起,昨天上自习课拿走了一位同学精心扎的一束纸花。“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文字是漫过心底的风”,在诗的结束处,我亦写下自己的感悟。看着这些长长短短的句子,我发现,孩子们写不下的不仅仅是稚嫩的诗行,更是她们对青春不可言喻的期待。岁月流转,不知经年之后他们是否还会忆起我们这种独特的交流。

寻一方幽静只需一张书桌而已,而觅一处美好则需一份淡然的心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