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子豪的头像

冯子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18
分享

老海寺

穿过石乡集,就到了集东的山前。起初,山的坡度很大,岩石裸露,野花灿灿。走过一段路,两边渐渐地有了树木:梨、杏、枣、青檀……

山路的两旁自由地排列着青松,宝塔状的,有些古色古香的味道;路的一边逐渐看到了流水,潺潺的,细细的,悄无声息,由东向西流着。慢慢的有了水声,叮咚,哗哗,最后是汩汩。随着路的延伸,树木多了起来,稀疏的棠梨之后,紧接着青松盘曲,柏篁交翠。密林掩映深处,“老海寺”三个大字便映入眼帘。

老海寺是座古寺,位于宿州市栏杆镇境内,原名龙泉寺,与夹沟的大龙泉寺齐名。根据明朝正德十一年,重修龙泉寺的碑文记述:明朝宣宗年间,有僧名叫诚翥号大空者,由凤阳皇陵梵刹访道,游于宿城东北古刹龙泉寺,爱其山水,请诸檀越,遂住持龙泉寺,芟棘榛以立廊庑,剪云根而建殿宇。重新雕塑各座尊神,使得满堂金碧辉煌;又在寺院前后栽松植圃,让寺庙焕然一新。这样以来,寺内香火旺盛,僧人也多起来,成日诵经悟禅,暮鼓晨钟,龙泉寺盛极一时。

清乾隆年间,有位主持僧,名叫海龙,很善下棋,且棋艺精湛,经常有很多人来寺中切磋棋艺,来人以老海呼僧,后来成了习惯,人们便把龙泉寺叫成了老海寺。

“文革”前的老海寺坐北朝南,方方正正,占地约五六十亩,为三进三出院落,四周围墙,门前为一高大门楼,檐脊翼然,风铃四垂,正中间为“老海寺”三个苍劲的大字;进院为藏经阁,外貌宏伟,设计精巧。阁前两棵参天银杏左右矗立,以右边为最,约四人才能合抱。树上又生树,碗口粗细,枝盘叶茂,为宿州奇特一景。二道院为大雄宝殿,塑着三位菩萨,正中为如来佛祖,两边是药师、南无阿弥陀佛及十八罗汉。塑像迥态各异,造型生动,神态自若。三进院为僧侣住房,背靠青山,头枕流水,环境清幽,树木葱茏,真修仙成佛之地。

从地理位置看,老海寺三面环山,山峰迭翠,两泉流于前后。寺前横亘一道山峰,似天然屏风,挡住寺门。若是晴日,山脊薄雾溟溟,时断时连,极像散落的白云,点缀在山头;有时只几道,宛如白色的飘带,紧紧缠绕在山的腰部,峰的周围;若是阴天,则遮天影日,对面不见,像是在蒸芬兰浴。山坡郁郁葱葱,山下水流潺潺,古诗云“泉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就是其真实的写照。后山怀抱古寺,山峰叠翠,松涛咆哮,若是细雨天,则梅林收溽,春阳酿寒,溟溟漠漠,浩浩漫漫,人仿佛入了仙境。古寺东面,山峰微倾,山谷环绕,层峦迭翠,松涛咆哮,美不胜收。顶峰有一寨,当地人称老寨山,为逃难的农民所建。也有人说是方腊寨,传说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腊,率军同另一支农民起义军领袖宋江会晤,在此建寨,准备联合抗宋。后来由于宋江的招安而山寨废除,方腊只好回到南方。古寺东南一峰,为老海寺最高峰,挺拔俊俏,峰顶有一古墓,据传说是宋朝五鼠之一锦毛鼠白玉堂之墓。因为白玉堂死在襄阳铜网阵,后来黑妖狐智化,冒死抢出白玉堂的尸首,逃到老海寺,见这里山清水秀,便把锦毛鼠葬于此地。传说真假,无可靠稽,但山上的确有墓。寺前一泉发源与东山石罅中,蜿蜒流经寺前,向西流入石相集北面的沙沟。寺后一泉,源自北山后东北角石窟中,流经吴庄门前,西入古奎河。

雨中站在寺前,遥看四周及上下天空,则雾浪滚滚,群峰遁迹,鸟兽潜踪。隔断蓬莱之岛,暗围阊阖之宫。阵雨至,恍惚奔腾,如万马纷至,似万弩齐发。古寺若有若无,飘渺致极,更增加了山的幽雅,寺的神秘。

如今,老海寺的森林依旧,峰峦依旧,泉流依旧,只是一些寺庙毁于“文革”,古物已残缺不全。政府正在组织人力物力抢救,部分已恢复。相信不远的将来,老海寺全貌将重新映入人们的眼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