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子豪的头像

冯子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03
分享

访古牛口村

二十多年前就去过宿州牛口村,那时候不了解牛口村的历史,只知道她隶属符离镇,东南接壤着梁套水库,东、西、南都是山,风景很秀丽。

后来听一位朋友说,牛口村很好玩,她像一头头向西北尾朝东南的卧牛,而且尾巴伸向了梁套水库,像一根戏水的拖把。我没有高空摄影的本事,所以此话无法核实,只能姑且相信。再后来看了《符离志》,才知道她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牛口村西有一个山口,通往濉溪县的邵山寨,两边有排列似牛牙的巨石,所以人称“牛口峡”。隋朝末年,窦建德率领起义军同唐军作战,败退到了宿州符离集,残兵败将,士气低落。当他们进入牛口峡时,见这里三面环山,密林覆盖,甚是隐蔽。窦建德便让人马停下来休息,让士兵打探一下此处是什么地方。士兵回来向窦建德报告说:“此处是牛口峡。”由于心慌,窦建德把“牛口峡”听成了“牛口衔”了,心想:“大将最怕犯地名,我姓窦,此地为牛口衔。豆子入牛口,且衔住了,岂有生还之理?乃大呼‘此乃天亡我矣!’”遂拔剑自刎身亡,所以“牛口峡”又成了“牛口衔”了。

窦建德死后,他的部将将他埋在牛口峡山西的山垭里,后来他的亲人逐年添坟,不断扩大,并在墓前立碑纪念,至今这座大墓依然存在,墓碑被“文革”时砸毁,如今只有遗址了。

进而,又在《符离志》看到:因牛口村北有一山口,形如牛口,所以人们取名“牛口村”,但同时又叫“牛口衔村、牛口峡村”,这里交通闭塞,三面环山,地势险要,且风景优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

禁不住诱惑,在一个初夏季节里,我又来到了牛口村。绕过梁套水库,我从村东南部也就是从牛的尾巴处入村,村头有“牛口村”的展示牌,牌上有关于牛口村的介绍,内容同《符离志》上边的记载差不多,大约是从《符离志》上引来的。我在村中遇到了一位正在剥蒜的老人,便与他攀谈起来,他说村西山坳里传说有一位窦将军墓,村名的来历的确是因为一位姓窦的将军,至于是不是窦建德,他就不知道了。

《旧唐书》上载,夏王窦建德是被李世民所败,而且是活擒,并斩首于长安。至于窦建德到没到过宿州,是不是死于牛口村,史书没有记载,也就无从考证,看来老人的话是可靠的。

别了老人,我去了村西,这里是一道南北山梁,从牛口村养牛基地爬上去,是一个山口。山口汇集了四条路:一条向东,通往牛口村,便是我来的路;一条向西,山下边是一片松树林,过松树林就是通往濉溪邵山寨的路;一条向南,沿山坡蜿蜒去西南,有人说是通往淮北市的;一条向北,沿山坡蜿蜒西北,有人说是通往萧县的。因这两条路我没走过,所以就没有了发言权。仔细观察山口地形,发现这里真有点向张开的牛口,只是由于风雨侵蚀,“牛牙”没了,“牛”的上嘴唇也去掉了半个,不仔细很难分辨。

出于好奇,我先是向南爬山而上,莫约走了二十分钟,来到了一个山坡上,向东望去,牛口村尽收眼底,形状确似一头卧着的青牛(因绿荫覆盖);再向东南望,梁套水库水光涟漪,周围树木苍翠,麦浪滚滚,一副难得的田园风光。近处山坡上,桃杏相间,桃已红了,杏亦黄了,绿荫中,在太阳的照耀下,红黄点缀,很是诱人。退回山口,向西走下山梁,进入那片在我看来比较神秘的松树林,去寻窦将军墓及残留的石碑。可寻来寻去,费了尽一多小时的时间,除了在山东养牛基地旁发现个半截无字石碑外,竟一无所获,不免有些失望。

回来的路上,我猛然省悟:其实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藏在心中的美,而非现实的美,因为只有藏在心中的美,才是永恒的美。所以,只要把牛口村的美丽及传说记在心里,目的就达到了,又何必去计较寻墓的得失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