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子豪的头像

冯子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19
分享

暮秋访镇头

今秋最后一天,阳光明媚,丹桂余香, 温度在摄氏二十二度,我来到宿州镇头寺。顺着镇头大坝,由东向西,我抬眼望去。大坝的北面青山隐隐,山道弯弯,草场村、老山口村隐匿其间,若隐若现,有神仙之韵;南面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夹沟香稻米种植基地”九个红色大字,在秋风中引人注目。金黄色的稻子,沐浴在秋阳里,散发着香气,“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的乡村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大坝尽头是椭圆形的黑龙潭,珍珠泉从西边青牛山的牛舌子上越墙潺潺流出;呵泉从北边九顶莲花峰下,蜿蜒于青牛山、猪山之间,蛇行而下,熠熠闪闪。两泉交汇,流入黑龙潭,潭水碧波荡漾,水草丰茂,树木苍翠。潭水向南流入村镇,滋润着上千亩稻田,这便是“夹沟香稻米”成为美食的真正原由。

青牛山横卧在龙顶山的怀抱,牛头上坐着镇头寺,镇头,是镇牛头之意。传说,青牛山是青牛精下凡危害百姓,被太白金星降服后而形成的,因怕青牛精再祸害百姓,太白金星便在牛头上建了座寺,以镇牛头,“镇头寺”因而得名。据考证,镇头寺始自周,经过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承孔老之言,释迦如来之语,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随朝代的演变,不断更名,如:“流沟寺”、“龙顶山寺”、“呵泉寺”、“镇头寺”、“珍珠泉寺”、“大龙泉寺”等。唐朝叫流沟寺,白居易长期在此居住,留下很多诱人的诗篇,如《题流沟寺古松》:“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乱后过流沟寺》:“惟有流沟天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寺内殿宇辉煌,银杏参天,柏松傲立。相传有一位老僧,以松鹤为友,焚香诵诗,端坐终日。每天清晨,待日出时,青烟自树梢飘出,雾霭弥漫,钟声悠扬,固有“烟寺晨钟”的美名。清末李心锐有咏《烟寺晨钟》诗道:“红尘飞不到,古寺锁秋烟。塔影浮空界,钟声试晓天。敲残僧带梦,惊醒鹤参禅。谁向云中诉,悠悠断复连。”此外大诗人王绩、韩愈、苏轼等多有名篇;明清皇帝如朱元璋、朱棣、康熙、乾隆等均到此一游,足见当时之胜状。

沿呵泉流水故道北上,穿越于牛山、猪山之间,半山坡有一排立起的青石,青石下是一深沟。放羊老农说,这里就是呵泉,这排青石就是九顶莲花峰,因被人毁坏,石上的莲花早就不见了,成了现在这副模样,但“头顶牛蛋山,背靠九顶莲花山,脚蹬呵子泉。”的确是指这里。我唏嘘再三,真正相信了沧海桑田的道理,据老一辈人说,呵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从地面向上冒出近一米高的水柱子,而现在却是一条默默无闻的小水沟,如果没有当地人指引,根本找不到它。

不远处有一石洞,老农说,这就是飞云洞。洞已被石头填满,人们经常往洞里扔石头,响声可听四五分钟,足见其深。再往北,一圆形山脉拔起,当地人称“牛蛋山”。山半腰有一块竖起的巨石,石下有两孔,形如羊鼻,终年有水从两孔流出,人称“羊鼻泉”。羊鼻泉的水下流,汇入呵泉,最终进入黑龙潭,浇灌着稻田,形成闻名全国的香稻米。

看到这一切,让人感叹,岁月荏苒,时代变迁,恒久流传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