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青婧的头像

青婧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30
分享

山路变形记

吃苦耐劳、不争不抢,如今看来我这“打得粗”的个性,完全磨炼自曾经走过的路,老家的山路。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在村里读小学,好不容易捱到三年级,按照惯例就可以到镇中心小学去过“六一”儿童节,到了镇中心小学,上千学生一起过“六一”,老师会发给我们几种稀奇零食,平时可是吃不到的。

三年级那个儿童节,我早早起床,想到今天不仅有稀奇的零食吃,还能穿上母亲刚买的粉色透明塑料凉鞋,鞋上那只展翅欲飞的蝴蝶,像我放飞的心情。同时,我还要用小背篼背上废弃玻璃渣去镇上卖,这些玻璃渣是我开年这六月份辛苦拣来的。

为了凑够每学期5元的勤工俭学费用,一有闲余时间我就拿着小火钳,像只猎狗一样四处搜寻玻璃渣,然后带回家堆在院子的小角落里,凑得多了就背到镇上去卖掉换钱。

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时完整的玻璃瓶子是捡不到的,好看的被大人视作宝贝藏在高高的桌上,不好看的被大人卖成钱补贴家用。孩子们勤工俭学,只能到处去捡废弃的玻璃瓶渣,也可以捡牛粪和桐子,当然也是先被大人搜刮殆尽后,孩子去寻沧海遗珠,没得猎狗般的嗅觉和非常人的耐心,每学期5元的勤工俭学费用是完不成的。完不成家长不得帮忙,老师要给你累积到下一学期,噩梦一般无休无止,唯有“打得粗”吃得苦才能完成。

背上母亲帮忙装好玻璃渣的小背篼,特意垫上一件破衣服在背上,免得背篼的竹蔑划烂了衣服,穿上新凉鞋,抖抖鞋上展翅欲飞的蝴蝶,我箭一般射出家门,都跑出老远了,妈妈气喘嘘嘘的赶来,把家里唯一的黑伞塞给我说,拿着,这鬼天儿怕下雨。

一路同行四个孩子,是邻居,为了遵守老师10点在镇中心校外煤炭坝子里集合的命令,我们在山路上紧赶慢赶。

到镇上的路是多么漫长,十多里的山路一直都是那么窄小,坡坡坎坎崎岖不堪,因为雨打日晒山路上的土石块凹凸起伏,粉色塑料新凉鞋丝毫挡不住它的狰狞,脚板被硌得生疼。路两边光秃秃的,柴和草是那些年大人们必争的宝贝,断然不会留着几分阴凉给蜿蜒的山路。

走康家湾那长长的下坡路,刚下过雨滑溜得很,周围没得可以抓手的植物,根本容不得一步步踩稳,我们几个就连走带滚,一个趔趄接着一个趔趄下了坡。

“我的新凉鞋……”我哇哇大哭,等我几个趔趄跑下坡,新凉鞋鞋带断了,那叫一个心疼,心尖尖都疼,都怪这该死的山路,伙伴们关心的围过来安慰我。

“脱了鞋装在背篼里,到了镇上再补,搞快搞快,不然赶不上集合令。”年龄大点的伙伴果断命令,我把断带的新凉鞋放到背篼里,光着脚跟着跑,脚板生疼,视作宝贝的玻璃渣在背上也仿佛一座小山,但是我一句苦没叫,因为我更心疼我的新凉鞋啊,怎么就烂了呢,怎么就烂了啊,我恨死了这崎岖的山路。

三个小时爬坡上坎,衣服汗湿透,脚被撞得血迹斑斑,我依然高兴,玻璃渣19斤卖了1.9元,补鞋的爷爷用胶水粘好了我的新鞋一分钱不收,赶上了大集合,吃上了零食,过了个愉快的儿童节。

90年代,我考上了镇上重点初中,小伙伴们都在乡中学读书,在学校食宿的我于是一个人一步不落的丈量着十多里山路。

周日下午背上六天蒸饭的米、装咸菜的瓶子、换洗的衣物,和小时候勤工俭学的玻璃渣差不多重,母亲送我到村口就要立马回去做农活,看着母亲返回的身影,想到又要离家一周,背上的背篼突然变重,山路也越发难走。

周六放假归心似箭,下午上三节课后天已微黑,一路小跑,到半路天就黑透,打开手电筒,坡坡坎坎的山路变得诡异,随着颠颠簸簸的视线,乍一看,前面好像有个鬼影子,惊得后背发凉,毛骨悚然,强忍住恐惧,我走近一看是路边树枝摇晃,这时要是有狗咬几声,我会觉得整个死气沉沉山路一下子活了。

母亲在村口等我,直到月亮出来了都不见我的踪影,她就往学校方向的路上来接我,边走边轻声喊我,我们慢慢的接近,听到母亲的喊声,我绷紧的神经一下子无比舒展,被温暖代替的安全感,至今记忆犹新。

夏天更是恼火,动辄倾盆大雨加电闪雷鸣。一个午后我又背上背篼去上学,乌云压顶,我知道暴雨要来了,脚板儿翻得更快了,原本是计划在暴雨下来之前走过那条高高长长的山梁,躲到山坡某个角落。

但是我失算了,刚好走到高高的山梁,暴雨如注,大黑伞完全遮不住,瞬间我被淋成落汤鸡。雷声在耳边“咵咵咵”的巨响,震得我耳膜就要破裂,闪电像武侠书中有着盖世魔功的坏人,手持利斧劈下来,狠狠劈向我全身。我觉得自己完了,会被劈成焦炭,会命丧雷电,再也见不到我的父母老师同学了。

我恐惧的蜷成一团,蹲在山梁上,唯一的护命符——大黑伞已经不起任何作用了,紧闭的眼睛挡不住奔涌而出的泪水,我无奈的等待命运裁决,生或者死,完全掌握在暴雨雷电的手里……约莫十几二十分钟过后,雨停了,雷电消失无踪,我居然活下来了,好吧,背着背篼继续赶路。这时的山路被冲刷的无比干净,空气清新、鸟叫虫鸣,偶尔还能看到彩虹,老家人把它叫“水葫芦”。雨过天晴水葫芦会要到水边喝水,你要是看到它就会有好运,母亲经常这样说。

再后来初三学业加重,每个周末只是放假一晚,回家一趟更是起早摸黑,个中辛苦和心酸如今给女儿说起,女儿奇怪的问为啥不乘车,因为没钱吗?不,因为不通公路,只有镇上一条到县城的主干道一天一趟公共汽车,乡村小路何曾见过车的影子。

师范毕业后我在乡村小学教书,那时老家人把山村小道加宽筑紧,也算是有了窄窄的公路,开始有了各式各样的摩托车穿梭其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但是相比十几里山路完全靠步行,这摩托车可是我们来回老家的大功臣。

当年我家先生骑着他新买的摩托车来相亲,神气活现,他说他最喜欢我的长发和优雅身姿,但是比起这些,永远不及他的摩托车宝贵,遇着雨天不好走的路,他还是让我从车上下来步行,他轻轻的推车过去,生怕摔坏了他的摩托车。  

后来我们相爱到结婚,就连怀着女儿时候,周末都是骑着摩托颠颠簸簸回老家。若是雨天,公路被无数的脚踩来踩去,烂泥足足半尺,泥泞不堪,先生骑在摩托车上,双脚完全着地,像划旱船一样划着走。我挺着大肚子跟在后面,得艰难走过一两里的泥路,才能追上他,有一次新买的鞋子在泥里走久了,直接鞋帮鞋底分家。尽管如此,打得粗的我,没有抱怨半分,依然把那段时光戏称为“摩托上的快乐人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乡发展越来越好,路也随之越变越好,特别是赶上脱贫攻坚好政策,先是村道公路全部加宽硬化,再后来组道路、入户路全部修好硬化。如今的老家,穿着绣花鞋走家串户,晴天不沾灰雨天不沾泥。水泥路两旁,茂盛的树木柴草,昭示着砍柴割草放牛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沼气、天然气、各式农机,让小山村植被覆盖绿意盎然。在青山白练间,一栋栋小洋楼拔地而起,每座小洋楼里宽敞的停车场必不可少,漂亮的小轿车神气活现开进了家家户户。

现在回老家的十几里山路,小轿车一溜烟儿十分钟就到了。不过每次回家路上花费的时间还是长,一路走一路停,路边的楼房主人总是要热情的拦住车打招呼,七大姑八大姨免不了一阵寒暄,还没到家,车后备箱就被米啊面条啊菜籽油啊鸡蛋啊等等等等塞满。曾经盛行一时的摩托车几乎绝迹,半天偶尔一辆呼啸而过,喇叭按得响亮,怕也和我一样,等人出来家长里短吧。

近两年,老家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鹿鸣谷旅游项目,所有的村组道路两旁全部按上太阳能路灯,笔直的灯杆每隔百米就卫兵一样挺立,夜幕降临齐刷刷的环射出柔光,点亮乡村的公路,和楼房里的灯光交相辉映,亲热的打着招呼。吃过晚饭,邻里之间大声邀约出去散步,一路摆着龙门阵,光影绰绰、谈笑声声,别提有多惬意。

回首曾经走过的路,我下意识掐了掐自己,哦,是真实的,这么美的乡村路,是真实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