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通渭
牛万乾
通渭是甘肃的一个县。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它在哪儿,但一提起会宁县,大家应该耳熟能详了。通渭就是它的邻县,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通渭的山,博远梯田,美不胜收;通渭的水,滴水如油,弥足珍贵;通渭的人,文房四宝,敦厚朴实。
通渭的山总是与众不同,它没有三山的奇秀,也没有五岳的险峻,而是别有一番风情。春姑娘总是晚一点来到通渭,羞羞答答的,于四月间才让南北两山杏花盛开,柏树也变得更加葱绿起来,个个争相拔尖儿,似乎非要比个输赢才行。微风拂过,泥土的气息愈加浓厚,那是田地里农户春耕正忙。夕阳西下,二牛抬杠愈加卖力,老牛一看夕阳晚,不需扬鞭自奋蹄。一幅“老牛春耕图”跃然纸上,褶褶生辉。此时,北山的城隍庙里大戏台秦腔正欢,生旦净丑将每一个人物演绎的活灵活现。小孩子一个个拿着零食,跑来跑去,摩托车、三轮车、小货车、商贩吆喝声,男女老少聊天声声声入耳,全然一种大杂烩,好不热闹。戏台下老头、老太太坐着小板凳不时用手拍着大腿,打着节奏,也哼唱起来,戏到深处,早已泪流满面。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在此刻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正所谓“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横架于牛谷河的四河桥和鹊桥将南山和北山联通起来,遥相呼应,自成一景。山上每一粒黄土都在诉说着世事的变迁,每一棵树苗都在铭记着通渭人的恩情。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北山清凉山上,清凉寺正对县城,高大的山门气吞山河,雄伟的宝殿力压群雄。大雄宝殿正坐山顶,三世神佛笑看古今,十八罗汉各显神通。无论初一十五,上山朝拜的人络绎不绝,或祈一世平安,或求早生贵子。浮躁的尘世下,奔波的人们此刻在神像前显得多么虔诚,内心多么平静。慈祥的菩萨洞察古今,威严的神灵有求必应。平凡的人们从十二因缘看世间种种情形眼界是否从宽,以三世果报想世上般般遭遇心中可否了然。通渭的山,山外有山,山上有仙。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黄土铸就的它并不向世人彰显它的巍峨高大,也不避讳它的沟壑纵横,相反,更多的是笑古看今的博大胸怀。它很平凡,很淳朴,以致每一个离乡的游子总会回头看看,捻一抔黄土,离别之际再闻闻它的味道,无论走到哪里,宁爱本乡一捻土,不恋他国万两金。
通渭的民风没有南方人的细腻多思,也没有北方人的粗犷豪放,而更多的是一种纯朴自然,贴近地气。出了县城,沿着靖天公路行驶至北城镇路口,一路直行,远山的一座座风力发电机叶片正在悠闲的转动,一排排太阳能电板在太阳的照射下活生生映出一片湖水的样子,平静宽阔,清新淡雅。坐落有致的风力发电机好似好客的秀女,排成一排,正在争相招手,迎接远客的到来。
沿着硬化路直走,便到了仁和村地界。随便进入一户人家,大门顶上“耕读第”的牌匾直入眼球,让人折服,进入客厅,一幅烟熏地发黄的中堂更让人浮想联翩,家家户户,无论名人与否,都会有字画,不同之处只是贵重与否而已。“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早已成为通渭人的真实写照。
在通渭,有这样一种习惯,客人到来总会盘坐炕头,主客对坐,中间放一炕桌,或圆,或方。上摆一火炉,新熬的罐罐茶正冒着热气,碟子里刚出锅的油饼、荞圈香味扑鼻,沁人心脾。家里条件好的,还会为每个人放一碗自酿的蜂蜜,油饼蘸着蜂蜜送入口中,再配以茶水,香脆的声音早已迷倒众人,留在嘴角的蜂蜜总会留下余香,真是生活乐滋滋,回味无穷。茶余饭后一口水烟是少不了的,呼噜噜吸一口下去,似比美味佳肴,超脱人间仙境,再多的疲惫早已销声匿迹,再多的忧愁早已化为云烟。仁和村最著名的,要数鹿鹿山了,省级森林公园,一片神秘的地方。整个山头一片翠绿,一棵棵树高大挺拔,这里的护林员少之又少,但是当地没有一个人放火行灾,乱砍滥伐。优良的传统传老至少,一代代人在守护者这片森林,接续不断。坐落于山顶的二狼山庙宇琉璃碧瓦,显的格外显眼。每至端午庙会,香火高升,来往的信徒绵延几公里,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在通渭,几乎所有人都在靠天吃饭,一层一层的梯田,只有雨水丰富时才会有个好收成,农民脸上的笑容会多一点。一个一个水窖,只有雨水丰富时,窖里水才会积存的多一点,人们才不会因饮水而犯愁。俗话说“为人莫忘本,饮水要思源”。很多纯朴的居住在山里的通渭人,就连平时在平常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洗脸,都不会用脸盆接一盆洗,而是双手掬一点水去洗,滴水贵如油的场景在通渭每天都在上演。是啊,通渭的水是咸的,如同人的眼泪,既少,又珍贵。
秋天总是收获的季节,一筐筐熟透了的苹果满满的被运往各处,一车车成熟的玉米棒子被放至庭院各个角落,墙顶、房柱、院子里、阳台上到处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当然,给人们带来收益最多的,要数金蛋蛋了。近年来,随着国家、省市对马铃薯的逐步重视,其产量、品种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也越来越适应通渭这片土质。每到国庆节假期来临,家家户户都会带上自己的孩子,男女老少齐上阵,有的用机械,有的用传统锄头和铁锹,远远望去,每个山头好似掀起了一片“大运动”的热潮,到处都是满载的三马子(三轮车)和四轮车往各个土豆收购点开去。一整天下来,人们往往忙到午夜,但是摸摸揣在怀里的钱,一年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投入终于的到产出,一切疲惫,都显得那么渺小。一切劳动都是值得。
在通渭,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往往是人们关注的对象,也强烈拉动着县城经济的发展。那就是——学生。通渭的学生是苦惯了的。尤其是通渭一中、二中、三中、平襄中学、通河初中的孩子,他们之中往往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孩子在过着寄宿的生活,来自各个乡下的他们,自己做饭,自己照顾自己,早已学会了吃苦,早已学会了独立。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何曾不是这样呢?孩子们放学后经常吃的,要数面条和揪面片了吧,是因为它们香吗,并不是,只是因为做起来最快,最省时间而已。一般而言,一顿饭从开始做到吃完,再到锅碗瓢盆洗涮完毕,整个过程不超过半个小时就搞定。接下来的时间,看书学习就成了他们最好的休息,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的东西太多,希望与期盼、责任与担当。他们是家庭的希望,同时,也是通渭的希望。
岁月的河悄然流动,通渭的景日新月异。你是这样的山水,你是这样的通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