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青丝雨的头像

青丝雨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03
分享

桃花里的别样人生

       桃花,原产于中国,花瓣多为白色、粉色,是中国人民喜欢的树种之一。常用作文学创作素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若以春天比喻,又会衍生出很多值得玩味的故事。
       如果能重新选择一次生活的时代,我愿生活在诗经里,那个时代的人性情淳朴那时代的爱情也直白简单。和桃花有关的最著名的一首诗是《桃夭》,在那个炊烟袅袅的早春时节,山村里分外热闹,一对年轻人喜结连理大家都忙碌着,心里却无比甜蜜。不知谁喊道新郎新娘回来了,于是众人吟唱起这首“民歌”桃夭。

诗经里的诗篇擅用叠字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桃夭这首诗又用了桃树的花、叶、果实来象征多子多福,特别适合用在婚礼上。若是屋舍周围载种几株桃树,人的心情顿时清爽不少,就像和煦的春风拂过心房。漫步在桃花林中红的白的一片灿烂,整个冬天积攒的生机顿时迸发出来,嘴里会不自主吟诵出多首关于桃花的诗。

       桃花多和爱情有关,才子佳人是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要说以桃花为媒抱得美人归我只佩服崔护,尽管这个故事有杜撰的成分,但读起来仍是一段人间佳话。那年博陵县才子崔护赴京赶考,考试失利后他一个人向城外走去。
       早春时节路上行人如织,城外一片生机盎然,走到一片桃花林时满树桃花开的正艳,当他看到林中柴扉时这才觉得口渴难耐。敲了几下门后,出来一位少女,两人目光对视后互生情愫。崔护没话找话,少女微笑不答,崔护告别时望了少女最后一眼,那个倩影便印刻在崔护心上。
       门外的桃花开的愈加艳丽,却怎么也比不上少女的容颜,几瓣桃花飘落少女的身影仿若就在眼前。转眼一年过去,崔护又来京城考试。当他沿着记忆里的路来到农舍时,却发现柴门紧锁。看看桃花又想想少女,满腹才情最终化为一首七言绝句《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过几日崔护心里放不下又来到这家农舍,未曾敲门却听到里面隐约有哭泣声。门打开后一位老伯脸上仍有泪痕,原来少女看到旁边题诗竟思念成疾,现在气若游丝即将香消玉殒。崔护马上抱着少女不停地轻声呼唤,不知过了多久少女微微睁开眼睛苍白的脸上也多了几丝红晕,崔护老伯两人又是喂饭又是喂水,少女渐渐有了力气。崔护少女两人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成了一段美好姻缘。

桃树年年花开花开年年,从诗经里到诗意唐朝,不变的是永恒的爱情信物。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又生出几许别的韵味。说到洒脱率真之人,苏东坡算一个,他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真是自在随性的人生大境界。若说以桃花为喻另辟蹊径当属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他的两首桃花诗流传千古,却也给他自己带来一生坎坷。

       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永贞革新”和“二王八司马”事件,刘禹锡和王叔文集团变法失败,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十年后刘禹锡回到长安,他去玄都观赏桃花。当他看到络绎不绝的游人,开的茂盛的桃花,随后写下著名诗篇《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在这首诗里“桃花”指的是那些趋炎附势的朝廷新贵,玄都观暗指培植这些“新贵”的朝廷,那些看客借代为了攀附权贵上下奔走结党营私的小人,这些开的艳丽茂盛的桃树都是我刘禹锡被贬之后才有机会猖狂得志的。诗人没有用桃花比喻春天爱情,却在表达自己不畏权势铮铮风骨的同时,赋予了桃花新的含义。
       这首诗一出,朝廷执政者当然怒不可遏,后果肯定很严重,刘禹锡再次被贬在外长达十四年。回到长安后,他迫不及待来到玄都观,曾经的桃花林早已没有当年生机,只有菜花苔藓随意生长着,种桃道士也不知去了哪里,一片破败景象。刘禹锡心里非常高兴没有一点悲伤,写出了千古名诗《再游玄都观绝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你们那些小人现在早已不在,我刘禹锡又回来了。从这两首桃花诗我们能发现刘禹锡性格耿直不向得势小人低头,在贬谪十四年后仍能写出《再游玄都观绝句》可见其光明磊落乐观豁达。通过他写的桃花诗秋天的诗又能看出其不落俗套,善于创新敢于创新,这也许是唐顺宗李顺让他和王叔文改革变法的原因。
       又是一个春天,又是桃花开的正艳的时节。历史如纸张一页页翻过,关于桃花的故事却数不胜数,在这样一个春天里虽不能出去踏青赏花,却在开满桃花的时间里邂逅一个个有味耐读的故事,这些别样人生让人久久回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