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楠阳的头像

楠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17
分享

留坝印象

留坝的美,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绿”。在那天然纯净氧吧里,闭目凝神,深深呼吸,那绝对是一种醉美的享受。

  紫柏山

2019年的暑假,我和家人开车去留坝紫柏山游玩。沿宝巴高速一站式到了留坝县城。这个不大的县城,就如一块明珠隐藏在秦岭腹地的深山里,完全湮没于林海之中,民居民宅、大街小巷浑如这纯净林海中的朵朵浪花。

在县城小憩之后我们继续赶往紫柏山。

如果说宝巴高速是在绿色的浅海里曲折蜿蜒的话,那么,出县城后通往紫柏山的公路则是由浅海漫向深海的迂回。

因为是初次去紫柏山,路况不熟,所以,我们不得不放慢了车速。恰在此时,那从山林里袭来的清凉的风和清新的气息一股脑飘进车窗来,暑热中让人瞬间感觉到就如冰镇啤酒突然入喉,那般清爽使人为之一振,精气神完全回来了!耳旁鸟语花香,声声入耳;满目层林碧透,翠色欲流;心神舒爽通达,怡然自得。在这个天然的氧吧里,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闭目凝神,真感觉是在蔚蓝的大海里遨游,那阵阵松涛不就是海浪声声吗?

小车在林海中蜿蜒前行。尽管峰回路转,景色各异,但都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从绿色中来,往绿色中去。就连蓝天里的白云也都成了“浪花朵朵”。

此时此刻,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受袭上心头: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多幸福呀!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相处,宁静康泰。这种境界、这番生态最真切最透彻地诠释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生存法则。

不知翻越了几架坡岭,因为此时的意念完全抽离而去了;也不知过了多久,因为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此时方信《桃花源记》中所写:“……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终于到了紫柏山脚下,下了车,往前走。蓝天白云下的紫柏山更是仙境一般,天空湛蓝湛蓝的,群山葱茏碧透,空气清新纯净,极目处氤氲缥缈。这番圣洁真的难以用语言来描述,我只觉得这是朝圣来了。

在路边打听上山的路,一个30出头的女子看了看我们,笑着说:“顺着路往前走,不远处就有空中缆车,你们可以乘缆车上山。”地地道道的留坝方言,非常好听,温和热情的声音霎时入心了,尤其是那微笑里流露出来的纯朴、率真、坦诚和友好最能温暖人心。

我们买了票,开始乘坐空中缆车上山。随着缆车的缓缓升起,真有腾云驾雾的感觉。渐渐地,群山都在我们脚下了,群岭青葱,薄雾飘逸。坐在缆车里真真切切感觉到那薄雾就从眼前飘过,从袖口溜走,从指尖滑去。

下了缆车,沿木质台阶往上攀登,曲曲折折,逶迤前行。我们终于来到了紫柏山草甸。放眼望去,嗬,好大的草甸!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草甸随坡岭起伏,呈现出了她柔美的曲线。木质台阶依然随草甸蜿蜒,向纵深而去。

忽然,下起了濛濛细雨,气温骤降。那薄雾渐渐变浓了,且笼罩了整个草甸,只听见歌声、笑声和惊叫声从前面的雾里传来。

女儿和她的表妹、表弟继续顺着木质台阶往前走。我和妻子觉得难以忍受的凉意正悄悄向我们袭来,遂打算下山,原路返回。

当我和妻子乘缆车下山后,才感觉到山下依然是暑热灼灼,真是冰火两重天。

紫柏山这个天然氧吧,纯净圣洁,那是一种诗画般的美。

  老街

老街是一张最具人文情怀的古城名片。

尽管人们已经走向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快车道,知识经济时代也使人们的生存观念和生活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老街依旧显示出不可或缺的浓郁的社会生活画面和醇厚的民俗文化。

窄窄老街、青砖碧瓦、青石板路见证了昔日的文明与繁华。据史料记载:留坝县老街始建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老街紧邻老县衙东门,为秦蜀古道之连云栈道的一部分,向东延伸到武关驿与褒斜栈道连接;向西北在紫柏山下与陈仓古道交汇,串联起“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奇谋独运的历史典故。时光如水,浸染韶华,老街曾经的繁华渐渐被寂寥的尘埃所掩盖。

尽管如此,当你踏上青石板街道时便会情不自禁地滋生出无限感慨。

墙上挂着的斗笠、墙脚安放的石磨、石碾、风车默默地显示着老街的古朴和宁静。

温暖安静的书屋——“留坝书房”是老街最有诗意的角落。屋外树杆长凳、凿凿石磨,屋内宁静优雅、翰墨留香,这些无一不显示出人们淳朴厚重和崇尚阅读的美好品性。

还有那老街的风味小吃、古老店面和飘香酒坊无不勾起人们的怀旧情愫。就连那不经意间发现的鲜活小品也能让你留恋不已。

一次,在老街寻访小吃“浆水鱼鱼”,一个40出头的中年妇女打量着我们,笑着说:“那家还做‘鱼鱼’,就在前面。老街就她一家了。”她又顺手指了指。

我们终于找到了那家“浆水鱼鱼”,尝过后,感觉老街的味儿更纯更美。朋友们笑了:“下次还来老街吃!”

老街的指路人、店老板,还有那难得一尝的“鱼鱼”味道,完全透露出一种温暖的人文情怀和醇厚的饮食文化。

  龙潭坝

秋日,沿316国道经马道去往寒溪龙潭坝。

小车沿岭下公路逶迤前行,感觉公路有了动感,路旁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带着一树斑斓和诗意匆匆往后退去,路边的花花草草在后退里摇曳着五彩缤纷,这美丽的乡村公路!

“之”字型的公路完全堙没在山林和秋阳里。峰回路转,移步一景。渐渐进入秋山腹地,晚秋的气息越来越浓厚。这气息自漫山遍野而来,融合在暖暖的秋阳里。一米阳光,万千芳尘。

山一程,水一程,目之所及,哪里都沐浴在暖人的秋阳里。

不知转了多少个弯,汽车在路边停下来,我们下了车,朋友说到达目的地了。仔细看,这是一片平坦的开阔地,被夹在两条绵延的青山之间,公路继续向山林深处蜿蜒而去。

路边有农家房舍,檐下依旧挂着风干了的玉米棒子。公路的另一边是一片开阔的白杨树林,猛一看像是白桦林。穿过公路,走过溪桥,就进了杨树林。这杨树林完全凝聚了斑斓的秋色:笔直成杆,树叶枯黄,在秋日暖阳里简直是一幅绝美的水彩画。林子里有石桌、石凳和秋千,另一边还有大大的木轮,倘若在盛夏,这里是绝好的避暑纳凉之所。在林子里游赏,甭提有多惬意了。

出了杨树林,坎下是一条小河,这小河立马勾起了我们的惊喜:半间房子那么大的巨石横七竖八卧在河中。清澈的河水或没过卵石流淌,或由巨石间的缝隙流出,或绕过笔立的巨石而去。

踏着细沙溯流而上,河中的巨石依然是横七竖八,小河是从幽谷而来的,看不见源头在哪里,只是岸边坡岭绵延、层林尽染,才衬托出小河的清幽和秀美。

在驻足的瞬间,忽而感悟到了水的智慧: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遭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

沐浴暖阳,涉临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返璞归真,身心愉悦。在纵情享受和完全放松之时,应该感恩温暖的阳光,感恩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在这空灵幽静的天地里,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夕阳渐渐洒向秋山,瑰丽摄魂。在依依不舍里我们还须原路返回,逆光里的秋林之美清晰地定格在了记忆的胶片上。

出马道口,再次看到了题写在路边岩石上的一行大字“不是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2022年1月26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