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楠阳的头像

楠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18
分享

一念水墨

浅浅的河水缓缓流动,水面偶尔泛出淡淡的光,借着淡淡的水光可以看见河水的清浅,这一泓浅水仅仅能没过脚掌。河两岸是高高低低、茂盛葱茏的树,一条条小鲫鱼自由自在穿梭于水面树的倒影之中……

清浅的河水缓缓流向荒废的小镇街道。从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楼房和断垣残壁看得出昔日的这里是何等繁华。三五人群漫不经心地走过街道,似乎在寻找街道昔日的辉煌。清浅的水流偶尔会泛起水花,打湿了他们绾起的裤脚。

回首张望,小河、树木、街道,还有那河水中横七竖八的乱石都是水墨色的,甚至整个小镇也是水墨色的……

这是一个清晰而真实的梦,这梦境已沉淀在我记忆里很久了。于是,我对水墨色有了深深的感念。

在绘画的艺术领域里,水墨色其实就是中性色。

王冕的诗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水墨梅花一定很清浅淡雅,似乎有一缕清香从淡淡的水墨里透出来,这水墨梅花被赋予了一种美德和人生的态度。

张嵲(niè)的“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山野村头的梅花孓孑独立,清高脱俗,却又在烟雨黄昏中隐忍寂寞。此情此景,诗人落寞清高的心绪怎能不与这梅花产生共鸣?这梅花又怎能不撩起行人伤心断肠的情结?触景生情,人之共性。

翁卷的“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写出了山水的精神,构成了一幅清晰水墨的画面。

传统水墨画以自然山水和花鸟鱼虫等为主题,通过线条和墨色的渲染,勾勒出山水、花鸟等形象,带给观赏者一种静谧、恬淡的审美享受。它表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亲近之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情怀和文化认同,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内心平静的核心价值观。

我自然是喜爱阳光下树木花草乃至万物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缤纷色彩,也往往把“绿”与春天联系起来,把“赤”、“青”、“蓝”、“紫”与夏天联系起来,把“橙”和“黄”与秋天联系起来,境由心造,相由心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大千世界的万般美妙和光怪陆离都源于人的审美和意念。那么,表现万类霜天竟自由的景象恐怕只有水墨色最适合了罢。比如大师手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旷世画作大抵唯有水墨色才能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用水墨画山画水画含蓄,画人画物画沧桑;用水墨写景写情写惆怅,写花写月写离殇,释放自己本真的心绪,于淡雅之中不着痕迹,无需造作。

    于是想到:水墨色是一种气势,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一种源于本真的呐喊。譬如,“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应该是孟浩然对水墨洞庭湖所观所想的旷世绝笔了。至于后四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因得罪了唐明皇而终身不用,被放逐终南山享受山林之乐,后成为唐代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的期盼和追求在封建帝王的否定及高压下立马苍白无力、灰飞烟灭,但诗人能够在挫折中崛起而坚守初心,不得不令人敬畏和叹服!多大的智慧、多深的隐忍、多透的洒脱、多强的历练呀!

在尘世喧嚣中,水墨色恐怕是最后的几寸精神净士了。

记得三十多年前曾和好友在盛夏夜宿天台山,坐在南天门的山石上,旷野悠悠,明月朗朗,清风徐徐,山峦起伏,林带清幽,薄雾飘逸,湖光闪烁,还有那从寺庙里传来的悠悠钟声久久回荡在夜空和静谧的山谷里,颤音如斯,天籁同和。此情此景,让你感到自己好似已经超凡脱俗,这月下天台不就是一幅绝美的水墨画吗?音色相融,虚实相间,宁静恬淡 。

芦花盛开的时节,汉水畔月朦胧水含情,芦花荡千堆雪水鸟栖。打卡湿地,游赏苇花。晚风中银浪起伏,游人处窃窃私语。看“落霞与孤鹜齐飞”,赏“秋水共长天一色”。此种景致,不失为一幅静谧、恬淡、隽美的水墨画。

记得飘雪的月夜,凭栏眺望,夜空清辉凛冽,落雪潇潇洒洒,河面银波微微;檐下灯光暗淡,树枝款款迎雪,翠竹轻轻摇曳,“下雪了!下雪了!”孩子们的惊叫声打破了四合院的寂静。好一场瑞雪!

万里雪天,茫茫大地,简直就是一幅动态水墨乡野图。

念着水墨,欣赏水墨,其实是感念它的本真、自然和恬淡。

2023年10月6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