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秦和元的头像

秦和元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106/01
分享

乡愁悠悠缓缓归

秦和元

在区工会和作协主办的“我读我城”诗歌朗诵会上,我选择了何蔚老师的《乡愁地理》《缓缓归》。这两首诗于2019年7月21日在《长江日报》“江花”副刊首发,然后获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亲自颁奖。

乡愁就像血管里的血液,年纪越大越浓稠。也许我们都是60后,又都是出身于农村吧,何蔚先生的这两首诗,引起我强烈的共鸣——

亲爱的平原和山岗/亲爱的河流和湖泊/我更愿意把你们当成是/我生命中隆起/和凹陷的那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名词/还有,亲爱的土地/亲爱的大路和小路/你一定要听得见/我的脚步声曾经是粗野的/但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细致/越来越有分寸/越来越体现出对苍天的敬畏/此刻,我走在群力村/因为有游鱼和鸣蝉的提醒/因为步子这么小,声音这么细/所以,就算我闭着眼睛/也不担心在回家的路上/会一脚踩空(《乡愁地理》)

这纯粹就是写我的乡愁啊!我仿佛慢慢地走在家乡的田间小路上。我的故乡有丘陵和山岗,有河流、水库和池塘,它们不是简单的地理名词,是我的筋骨、血脉,是强大的磁场。

读着这样的诗,好像悠悠的乡愁在我血管里缓缓流淌……夕阳西下的时候,总是喜欢踩移动的影子,我们穿着用木板做的拖鞋,噼噼啪啪的声音响彻云霄。我们奔跑者,跳跃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那时,“我的脚步”“是粗野的”。

现在,我“越来越细致”“越来越有分寸”地、缓缓地走在故乡的田间小路上,心怀“对苍天的敬畏”,对故土养育之恩的感激。乡愁的脚印一行行,清晰可见;童年的时光一幕幕,浮现眼前。

有没有一片叶子/能遮住/回故乡的道路/有没有一群鸟/来看一群人怎么说话,怎么劳动/和休息,迈出崭新的门槛/有没有一头牛/在白纸上反刍岁月/一抬眼就认出自己耕过的稻田/有没有一朵花/从外地引来一片树林/排列在每一个出村的路口/有没有一群孩子/在草丛中迷失方向/用童年粘住一只蜻蜓的翅膀/有没有一群蚂蚁/朝洞穴中搬运食物/为雨天存储一小堆新鲜能量/有没有萤火虫和星星/同时眨眼睛的夜晚,让桃子/在闪烁的光点下长出一脸雀斑/有没有广播喇叭/朝着田野喊话,每一阵余音后面/都附带着一场好戏的开端(《缓缓归》)

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故乡的一叶一花,一虫一鸟,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它们看我们“怎么说话,怎么劳动和休息”,我们同它们一起成长、玩乐和游戏。

我们看“蚂蚁朝洞穴中搬运食物”。

我们夏夜乘凉时,躺在妈妈的怀里,看“萤火虫和星星/同时眨眼睛”。

蜻蜓款款地飞,蝴蝶翩翩地舞,知了振振地唱 。

我们用竹篾做成一个圆圈,捞上蜘蛛网捕蜻蜓 ,那蜻蜓就粘在网上了。我们把牛尾上的长毛拔一根下来,打成活套,系在长长的竹竿上捕蝉。蝉是昆虫世界里的呆子,你只要轻轻地慢慢地将活套送到它的跟前,它就会束手就擒。

我们砍柴,扯猪草。我们耕田,拾稻穗。我们在小溪里捉鱼。家乡的桃子虽然“满脸雀斑”,但脆嫩多汁,分外香甜。

特别是诗歌最后那“广播喇叭朝着田野喊话”,更是一下把我拉回到生产队集体劳动的火红岁月,我仿佛听到——晚上在稻场看电影《南征北战》。

读这样的诗,我们不止是回忆,不只是怀念;我们更多的还应该是思考,是反省。我们现在都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构成美丽乡村的元素是什么?美丽乡村的灵魂是什么?时下,很多所谓的美丽乡村在建设过程中,都忽略了对传统的挽留和传承,我们记忆中的美好已经看不到了。诗人通过撷取这些画面,来呼唤,来呐喊,希望我们美丽乡村,能够保留古老的灵魂,而不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空壳。空壳化、概念化的美丽乡村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希望那些熟悉的画面、那些只属于乡村的符号,慢慢回归到我们的视野,而不是被彻底抛弃。我们要望得到青山,看得见绿水,还要留得住乡愁!

诗人所描绘的场面,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都使我深深的震荡。但是,可能有些城里人,有些青年人,对作者所写的内容不熟悉、不理解,所以诗人反复使用“有没有”,这种询问商量的语调,不仅显得亲切,让读者容易接受,更主要是意蕴深刻——现在的年轻人是难得有的啊,只有诗人才有如此深沉的乡愁,只有与作者有同样经历的人,才能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才有共同的乡愁。

近几年,笔者也写了一些乡愁方面的文字,譬如《乡关何处》《硬柴时光》等,感觉我的几万字统统加起来,还不如何蔚先生的几十行诗。

为什么说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为什么当美到极致、美到无法形容的时候,就说像诗一样美?因为诗是将文字进行巧妙而神奇的排列组合后,用简洁的语言,让人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想象和思考。这些想象、联想和思考,有时是连绵的,有时是跳跃的,有时是褶皱的,有时是断层的……这样的想象、联想和思考,是绵密的,是细腻的,是粗犷的,是深沉的,是无法想象的,让人情不能自已,让人三月不知肉味——对于我来说,何蔚先生的这两首诗,就是这样的。

以上就是我参加这次诗歌朗诵会的感受。我知道,以我的诗歌鉴赏水平,不可能很好地诠释何老师诗作的深意,以此请教于何老师和广大读者。

(发表于2021年4月25日《长江日报》,“学习强国”湖北平台选为【每日一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