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祝晓锋的头像

祝晓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1/21
分享

闲游党家村

说起来比较惭愧,虽然距离西安只有区区二百多公里,但我从未踏进过韩城。对于韩城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夏河积石,至于龙门”,“韩城大红袍”等这样简单的层面。

盛暑六月底,有机会去韩城办事,受好友极力邀请推荐,闲暇之余有幸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韩城的魅力:传承着史圣司马迁的人文遗风,遍布着文脉深沉的古建名迹,蕴藏着无尽的自然宝藏,飘逸着醉人的椒香产业……,真不愧为物宝天华,人杰地灵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尤其是“民居瑰宝”党家村的游历让我印象深刻,为之震撼,感悟颇深。

党家村古建群落完整,遗址保护到位,因此慕名参观游览中外游客甚多,加之村里道路狭窄,每天从上午十一点左右开始街道民居拥挤不堪,很难仔细领略她的历史厚重,静心聆听她的深远回音。于是听从好友建议,不到早上九点我们一行就来到了党家村的村口,村长已经在高大宏伟的门楼下迎候我们,同时也精心为我们安排好导游,很是感谢如此的周全。

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方向的西庄镇,村里主要有两族,始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党家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因村中有123座四合院和11座祠堂、25个哨楼,以及庙宇、戏台、文星阁、看家楼、泌阳堡、节孝碑等古建筑,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世界民居之瑰宝”。党家村古建筑群作为山陕古民居的典型杰出代表,于2008年3月28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6年12月9日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党家村坐落在泌水河谷地之阳、高岸上形似“葫芦”的风水宝地,地势低洼。一进大门口,沿着新修的旅游路步行大约一百多米,有一个大的左转弯,在此处设有观景台,整个党家村一览无余,在半山腰东面有一块平地和窑洞,据说这是党家村的栖息地原址,最早的党家村祖先从这个蜗居开始奋斗建设,逐步构建了当今驰名中外的党家村民居。站在观景台,虽是盛夏,但沟道的河风习习,偶尔的炊烟袅袅,让人身心倍感舒坦。高纵的文星阁,错落有致的建筑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真切而又久远,稍有走神,悠然感觉一部历史舞台大剧正在缓缓拉开帷幕。

一路听着导游熟悉的讲解,一路曲折拐弯下行。步行大约一千米,高低落差二百多米,柏油路终结,拼花的石板石块路左右展开,这才进入真正的党家村。

村里整体结构由二十多条巷道组成,巷道内几乎没有树木绿化,虽然显得突兀,但原始感很强。主巷东西走向穿村而过,次巷、端巷与主巷连接,纵横贯通,主次分明,并且符合地形排水方向,巷道地面一路条石或卵石墁铺,断面两边高中间低,呈凹形,古色古香,别具一格,交通与排水共用,“小水中间流,两边放心走”。巷道与院落布局按风水说法“盖以街巷作水论”,采用“巷不对巷”, “门不对门”,“实在难避,照碑来挡”,并在村口设一水井。这与现在农村的房居建设也是异曲同工,讲究“聚水揽财,收口聚财”,避免“一览无余,横冲直撞,家底尽显,财气散失”。村内的宅院均为四合院布局,有村有寨,内涵丰富,建筑精良。建筑物主要以塔、碑、楼、巷、墙为主,功能包括居住宅院、祠堂、看守、私塾、神庙医馆、火药库、钱庄等

走进村里,巷道两侧建筑高大气派,真可谓巧夺天工。“走马门楼”位于巷道两侧,建筑装饰十分讲究,朴实精美,三雕俱全,是雕刻艺术荟萃之所。家门外有上马石、拴马桩、拴马环,豪门配置一应俱全。门枕均为方形或鼓式石雕,门墩式样各异,有狮子门墩、鼓儿门墩、狮鼓门墩,还有形体单纯的竖立双体线雕门墩。特别是狮子门墩,无论是粗犷简略或精雕细刻,都能将这一看家护院的猛兽处理的形体生动,神态逼真。

门楼两侧有美观的砖雕峙头,内容非常丰富,有琴棋书画、梅兰竹菊、鹿兔象马,虎牛麒麟以及几何图案、万字拐、八卦图等等。门额题字更是特别,或木雕或砖刻,名家书写,相当讲究,说是书法艺术的展示天地也不为过。内容体现炫宗耀祖、伦理道德、理想追求等等,立于门口,天天看,时时省。

大门内照墙多为砖雕,主题画面题材多样,有鹿鹤同春”、“封(蜂)候(猴)挂印、“五福(蝠)捧寿”等等,有的则一个大“福”字或大“寿”字。院中家训砖雕,多在厅房歇檐两侧的墙上,内容多为道德修养之类,文化气氛浓厚,像这样把现实生活起居的空间拓展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不仅有美化建筑空间,还具有跨时空对多代人进行教化的功能。这也可见当时党家村自古对传统道德、学习教育、积极追求上进的重视程度。这些建筑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是文学、道德、美学的融合,凝聚着一种潜在的乡村文化力量,是劳动人民在建筑装饰上创造的文明成果。因此说党家村呈现的不仅仅是古建的魅力,更是培养教育子孙后代的典范。

四合院一般占地二百六十平方米左右,与北京四合院稍有不同,一般都呈长方形,个别的是正方形,俗称“一颗印”。四合院由厅房,左右厢房、门房围成。厅房为头,厢房为双臂,门房为足,似人形。厅房高大宽敞,前檐多为歇檐,为供祖和设宴之所,逢婚丧嫁娶,卸掉活动屏门,设席摆宴,这和现在有些酒店活动的多功能厅很是相似,可单间和联席。门房和厢房为起居之室,长辈兄弟居有序,兄为阳,弟为阴,阳面房基略高于阴面,长辈居于门房。

对于这种“居有序”我有点不解,因为这和我们关中的建筑居住顺序有所不同,关中的讲究是是上房为长辈,左右为晚辈,门房在古代有钱人家里属于“下人”居住。导游看出了我的疑惑,似乎早已习惯这样的疑问,笑着说:党家村的这种“居有序”有其三点讲究,一是房屋结构似“人”字形,讲究的是“以人为本,头顶天脚为根”,所以上房为天用于供祖,门房为根供长辈居住;二是长辈居于门房,来客探望及长辈进出方便;三是长辈居家时间长,居住门房便于关心照看小孩子的进出动向。听完这个讲究,我也是恍然大悟,竖大拇指:有道理!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处印记一处痕。

党家村有四大建筑视为标志性保存:文星阁,看家楼,泌阳堡以及节孝碑。文星阁已经穿透了六百年的风铃声,一层门额题“文星阁”三字,门外也悬挂一副木制对联:“配地配天洋洋圣道超千古;在左在右耀耀神灵保万民。”阁内供奉着圣人孔子以及其十位高徒的牌位。二三四层分别供奉着颜渊、曾参、子思以及孟轲的牌位。五层供奉文昌帝的牌位。顶层供的则是一手拿笔,一手执卷,正在点元的魁星爷——文曲星的塑像。据说文星阁顶部有“避尘珠”,从不落灰,不长草,干净一如六百年前。其实谁也没有见到这个“避尘珠”,至于不落灰不长草估计与文星阁的建造位置、高度、顶部的结构有关系,使得风绕不落灰,雨刷如拂尘。

看家楼是位于村中央的砖砌方形四层楼阁,在村落的四合院里显得鹤立鸡群,作为军事观察和防御报警之用。泌阳堡是清咸丰年间为了抵御盗匪,设在数十米高坡上的一群建筑,是村中的制高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内部设施齐全,抵御和生活物资充分,相当于村民的避难场所。

节孝碑是党家村唯一一个由朝廷拨付银两建设的建筑物,这在封建社会被看作莫大荣耀。但由此碑也折射出当时妇女极低的社会地位,这么富丽堂皇的碑楼,碑主却只称为“牛孺人”,有姓无名。“夫在从夫”,尚有夫妻之情庇护。夫死守寡,其地位更会等而下之。所以我能想象的到,昔日这位“牛孺人”的幽怨和心酸,身前的百般困苦,无人知晓,身后的万般荣耀,又与她何干?

走进钱庄,新奇感油然而生。整体格局,内部设施,人员分工,管理制度严谨细致。钱庄的建造更是体现了党家村人的智慧与才干。钱庄是党家村作为暂时存放银两,分发财物的地方。高墙铁网,院落严实。有两处我认为很是特点,一是门房顶到地面楼底只有上半段,蒙蔽盗贼从房顶下来踩空落院,受伤后束手就擒。二是院子里二十公分见方的铁丝网格布满院顶,每个十字格交叉处都栓有小铃铛,防止盗贼从空中入院,如有异常碰撞,铃铛声四起,预警遏盗,真的谓之登峰造极,很是聪慧。

由于听从建议,来的时间较早,所以只有我们一行游走在最前端。无嘈杂无打扰,听着导游详尽的讲解,感受着年代的洗礼,悠悠的走了一遍党家村,无不为之荡魂摄魄,无不为之负弩前驱。感谢党家村的先祖建造了无与伦比的民居瑰宝,感谢后人能如此完整的保存民族的历史片段。虽然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但你不会感到丝丝商业的气息,有的只是认真的倾听,仔细的欣赏,慢慢的咀嚼。虽然还有村民依旧居住,但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一如对自己的珍惜和爱护,一心一意,不更不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