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早七点到小赵庄去接女儿,看到她们小区楼前农田里的麦子已经黄了.
只见一垄垄一行行的麦子整齐排列昂首挺立,杆叶们前后相携左右相依相扶,金黄色的麦穗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你挟着我我拥着你,好像是一刻也不愿分离。一阵微风从北面吹来,麦子们从北向南依次轻轻的摇摆起来,渐渐形成了一个个微微起伏的小小麦浪,麦浪一直向前,接连不断直到消失在麦田的尽头。
这是一块南北约二百米东西约三百米左右的小麦田,这里没有诗人诗中描绘的一望无际的原野,也没有散文家讴歌的广饶的土地。这块小小的麦田也是附近方圆十几里范围内仅有的几小块麦田了。
三十几年前我来东阿阿胶上班时,小赵庄还是县城东北角远离城区的一个小村庄,四周农田环绕,只有一条南北的小土路能通到县城通往下边乡镇的一条公路上。随着县开发区的成立和县城的不断向东拓展建设,这儿和附近的大赵庄、雷庄、李庄、杨庄等的村庄都已先后进行了棚户村改造,拆除了原来的村庄盖起了楼房,村民也都搬进了新楼房,剩余的土地也已经都被房地产商和企业征用了,建成了商品楼和厂区。几年前就划如了城区规划,成为了县城繁华的中心地段。
麦儿黄,儿看娘。——俗语。
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孝道礼仪,在乎亲情,希望亲人之间能交往多亲近。
几千年来我国社会都是以农耕为主,几乎家家户户都以种地为生。过完年天气回暖,田地里的农活就多了起来,需要给麦子浇水、施肥、除草、打药,需要栽种春玉米、棉花、高粱,各种蔬菜、各种瓜类作物。农活忙女儿去父母家的时间就会少了很多,甚至都没有时间去父母家。由于麦收前有一段农活不忙的时间,许多做女儿的就会趁着这段空闲回娘家去看看老人,兄嫂弟妹,子侄孩儿,久而久之在当地就形成了麦收前闺女回娘家看爹娘的习俗。
订婚后还没有结婚的准姑爷也会在这个时候前去看望准岳父准岳母,去时都会给准新娘带着两身或者四身衣服的新布料,也有一些人不带布料折成一些钱送过去,当然更不能少了孝敬岳父母的猪肉(要用刀顺着肋条揦成宽长条,叫搭礼)、熟猪下货(五脏)、点心之类的礼品。
这个风俗习惯,在我们那儿的年轻人叫送节礼。
现在生活好了,人们平时吃的、穿的、用的什么都不缺,耕种之类的工作都已经机械化了,很少人工操作的农活了。女儿回娘家、在娘家住已是常态。所以很少在麦前送节礼的了,也只有我们这些四五十岁以上年龄段的人可能还记得这个事,偶尔会在麦收前到岳父母家坐一坐、说说话、吃顿饭。
因为我妻子在脚上做了个囊肿小手术,我大爷家的姐姐打电话说:星期六中午往(去)你那儿吃饭去,给王怀平(我妻子)掉疙臜(血疙疤)。行,和芹哥(我姐夫)(你们)来就行呗。
星期六恰逢六一国际儿童节,儿子和孙子都在南京,有儿媳在那儿照顾着,家中就我和妻子两个人,也没有别的小孩子,也不用操心儿童节怎么过的事情。
早上,妻子从冰箱中拿出鸡腿、排骨、猪五花肉缓上(解冻),我发现家里还有一袋以前剩下的鱼酸菜,琢磨着做个酸菜鱼。
我到早市上买了一条三四斤的草鱼,四个黄瓜、一块大豆腐、一袋东北拉皮、两个西葫芦瓜、一大颗娃娃菜、一斤雪里蕻,算计着做八个菜十个菜的原料已经够了。
回家的路上,从姐姐的门市经过,姐姐又说:要不,往俺婶子那里吃饭去行不?要不,待天我还得去。得送节礼去,哎!
行。
说好给人家王怀平掉疙臜里,好看不?
哪怕么里(没事)。我给你婶子打电话。刚才我就跟你婶子说你们过去吃饭去,我拉着他们往俺那儿去,你叔叔没在家,你婶子说不去了。
我给母亲打完电话,我和妻子、女儿开车回到父母的家里。
母亲已经缓好了十几个鸡翅根,因为我和女儿都上班,平时也很少休班,一般都好在(习惯)星期六或者星期天休班的日子里才会回父母那儿去吃上一顿饭,所以每到星期六或星期天母亲就会把提前几天到超市买下的我们喜欢吃的鸡块、或者鸡翅、猪肉、排骨、鱼拿出一样两样,洗好、剁好,如果我们打电话说回家,我母亲就会把鸡或者排骨或鱼都烧好、炖熟,把青菜摘净、控干等我们回去,这么些年这已经成为了母亲的一个习惯。
今天母亲和以往一样早早地就从冰箱里把鸡翅根拿出来缓上了,等着我们回家吃饭。
我把鸡翅、排骨分别用水泖好,烧上鸡翅,炖上排骨。把鱼片开剁成瓦块状,母亲这儿没有鱼酸菜,到时家常烧。
我在厨房忙着的时候,到外面去玩的父亲回来了。
母亲告诉他姐姐她们一会来吃饭,让他再去买块驴肉,我说不用去了,家里菜够了。母亲继续让父亲买去,她们轻易(不经常)不来的,买去。
姐姐和芹哥到家时,我已经精心的做好了十个菜:烧鸡翅、家常炖鱼、清炖排骨、虾皮炖豆腐、椿芽鸡蛋、原味黄瓜、麻汁豆角、炝拌西湖瓜、油炸花生米、蒜薹肉丝摆在了餐桌上。他们带来了一个郑家烧鸡(这两年我们县城才开的一个烧鸡店,烧鸡和鸡头很有名,卖得很快,一般到十二点时再去,就买不上了),加上父亲买回来的驴肉,一共十二个菜,摆了满满一餐桌。
我父母、姐姐两口子、我和妻子、女儿和女婿我们八口人挤在了家里不大的餐桌周围。因为芹哥和我都开着车来的,女婿下午还要上班,都没有喝酒,拿出女儿特意买来的鸡蛋烧饼(这种烧饼酥脆口感很好,放上几天也不会回软),我们边吃边聊,好不热闹!
午饭后,姐姐和芹哥他们跟我们一家人说了一会儿话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