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秦钊的头像

秦钊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16
分享

人生到处一孔明

题记:北伐太难,不如六出祁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一千多年前,孟浩然在襄阳的岘山生发如此浩叹。浩叹更溯近千年,与岘山遥望的卧龙岗上,27岁的诸葛亮挥斥方遒,以“隆中对”三分天下。

我曾拜谒过古柏森森的襄阳卧龙岗,峡江崔嵬的重庆白帝城,碧草映阶的成都武侯祠,瞻仰过滔浪拍岸的赤壁古战场,横穿罗峰竞峙的陇南祁山道,遥望过渭水秋风之上的五丈原。这云卷云舒下的河山,装载过王朝兴衰,是非成败,却始终静默不改,观照人事代谢,古今往来。

建安十二年的隆冬,卧龙岗上的那位青年,以冷静的语气,向来访者阐述了他对当世之事,天下形势的精准判测,提出先取荆州、益州为据点,伺机北伐,进而一统天下的战略,言谈间仍掩饰不住得遇明主的激越。

少年读史,总认为诸葛亮非凡人,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神机妙算,有着呼风唤雨,砥定乾坤的神力。后来,慢慢发现,其胸中韬略,道德情怀也有来处。

在讲究出身的汉魏时期,诸葛亮不是自谦的“布衣”,更非对手口中的“村夫”,其祖上也是簪缨之家,名门望族,先祖诸葛丰是西汉元帝的大臣,官至光禄大夫,后因耿介直言遭排挤,世居山东琅琊。至其父辈,家道仍是殷实,父亲诸葛珪做过泰山郡丞,但早殁,13岁的诸葛亮只得跟随入幕荆州的叔父诸葛玄,迁居荆襄。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普遍追求。凭借良好的家风、文脉承袭,诸葛亮既秉持端良的道德操守,又善于经营自己。出身不足道,那就以标榜示人吧。他好为《梁甫吟》,自比管仲、乐毅,并以此立人设,待价而沽。

这一点在操作方式上跟刘备一致,但着力点不同。刘备不强调才华理想,而讲究出身,他自称为中山靖王之后,并以皇家正统来圈粉。中山靖王刘胜,西汉景帝刘启庶子。《汉书》载:“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刘胜好酒色,有儿子一百二十人,然后再开枝散叶,纷纭杂沓,刘备自称刘胜第十九代孙,确然否早已难考了,这是他的智慧。在家天下观念深入人心的汉代,刘备正是借助汉室血脉聚义天下,扯旗创业。

伺机进一步说说刘备。北海救孔融,刘备为自己贴上了“信义”、“仁义”的标签,所谓仁者无敌。除了血统和仁义,刘备更有识人之明,驭人之道。

转回诸葛亮。

在没有科举制度的背景下,除了自我标榜,还得有人来背书。诸葛亮交游广泛,世外高人,当世名士,意见领袖庞德公、水镜先生司马徽、黄承彦等极力奖掖后学。庞德公冠诸葛亮以“卧龙”称号,冠庞统为“凤雏”称号。所以,在四处觅才,求贤若渴的刘备遭遇司马徽时,得到的推荐语是,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沔南名士黄承彦还将自己的女儿黄月英嫁给了诸葛亮。

同时,颍州徐庶、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等同龄人也相与诸葛亮纵论天下形势,过从甚密,力推诸葛氏有经天纬地之才。

伯乐骏马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公元207年,在茅庐三顾后,自负才华,意气风发的诸葛亮出山践行他“三分天下”的顶层设计,也开启了人生的第二个27年。

初出茅庐,诸葛亮面对的是一个纷乱的局势,东汉朝廷岌岌可危,各路诸侯相互攻伐,南方的孙吴政权拥兵自重,北方的曹魏政权日益坐大,而辅佐的刘备集团还居无定所。

困难从来不令有志之士望而生畏。如何在纷乱中立足,缔造抗衡天下的一极,韬略早在心中。

乱局不破不立。先烧博望坡,再烧新野,再烧赤壁。三把大火,烧出新官上任的立威立信,也烧出割据荆州的战略第一步。

不尽长江滚滚东去,岸上,诸葛亮再度想起自己的楷模管仲、乐毅。

八百多年前,齐鲁大地上的管仲拜相,他力行改革,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堪称治国有方;策划“二桃杀三士”,确实足智多谋。

乐毅,弱小的燕国战将,却能联合燕、赵、魏、韩、秦五国合纵攻齐,战胜强大的齐国,兵锋所指,连下七十二城,战功赫赫。

当年自比管乐,一方面彰显自己有管仲那样的相才,也有乐毅那样的将才。另一方面,自负有余。在他心中,非力挽狂澜于既倒不足以自矜,非大逆转不足以称功。在他的运筹帷幄里,让实力极差的刘备集团快速崛起,制衡强大的曹魏和东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一点上,诸葛亮应不逊于“管乐”。

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在荆州立足后,西图益州。可是,益州为刘璋占据,刘璋虽暗弱,却是皇族后裔,向来以信义著称的刘备苦于师出无名。然而,冥冥之中自有天机。建安十六年,曹操派钟繇、夏侯渊讨伐益州北部的汉中王张鲁。汉中盆地北叩关中,南扼川蜀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刘璋闻此惶恐,偏听张松、法正之策,引刘备入川共图汉中。入川后的刘备并未采纳法正、庞统的建议,在宴席上控制刘璋,也没有进攻张鲁,而是屯兵葭萌关,广施恩德,收买人心。一年后,时机成熟,相机而动,多路出兵,攻取益州。

建安二十二年,刘备自益州发动“汉中之战”,从曹魏政权取得汉中,称“汉中王”。此战,大大巩固了蜀汉政权,进一步凸显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我曾数次游访云贵,纵是交通便利的今天,依然是层峦叠嶂,山高林深,充满着原始的苍莽。遥想彼时的诸葛亮,针对蜀国的大后方,他深入不毛,平定南中叛乱,展现的是非凡的政治智慧和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

公元221年,刘备于西蜀称帝,改元章武,拜诸葛亮为蜀国丞相。从此,诸葛亮以丞相身份经略西蜀。对内,他一改西汉初期与民休息的做派,而是严刑峻法,以力挽刘璋时代的靡靡之势。对外,安抚蛮夷,平定南中。南中是今天云、贵、川西南大部地区,自古为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中原王朝内乱,无暇南顾,南中地区便经常发生叛乱,刘备去世后,叛乱更加激烈。

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渡过金沙江,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七擒孟获,震慑蛮夷。他因俗设法,强化民族自治,改革陋习,播撒文明,最知名的当是用馒头替代蛮人头颅祭水,组建一支以弓弩见长的“无当飞军”。

此番操作,诸葛亮为随后的北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隆中对》的部署,据荆州,进益州,三分天下的鼎立局面已然完成。下一步就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成就霸业。这其中,兴复汉室已成空言。“苍天已死”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睿智如诸葛亮岂能不知。北定中原,是践行对先帝刘备的承诺,是报知遇之恩,也是诸葛亮自己的政治理想。

蜀汉后方基本稳定,三足鼎立的局面需要打破,在呈递《出师表》后,诸葛亮从成都亲率大军开启北伐征程。

建兴六年(刘禅年号,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率主力出祁山。在北伐线路的战略部署上,曾出现两大争议。一是子午奇袭。大将魏延主动请缨,只需五千精兵,从距离长安、潼关最近的子午道奇袭。二是迂回缓图。绕过秦岭,西出祁山。

稍涉地理者,应该熟悉由蜀入关中的线路。在关中平原以南,是逶迤高峻的八百里秦岭,屏障着关中与汉中、川蜀。从汉中入关的只有五条狭长的通道,自东往西依次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以及秦岭以西的祁山道,祁山道也是蜀地通往陇右、关中的主要通道。子午道最近,祁山道最远。

诸葛亮并未采纳魏延的奇袭方略,认为此举过于冒险。子午道虽是最近距离,却也是最险要的路径,山高谷深,很容易遭伏击,陷入进退维谷之境。《兵法》云:兵者,诡道也。世人往往以此慨叹诸葛谨慎,不懂佣兵,致使蜀汉失机。就连陈寿也在《三国志》中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但他不知,1400年后,明末的第一代闯王高迎祥欲伐关中,想到当年魏延的子午奇谋,以身犯险,结果随五万大军命丧谷底。当然,决定战争胜负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是在不断交变,不能一概而论。

我以为,诸葛亮并非胆小谨慎,绕道祁山,他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有着更宽广的战略考量。彼时,曹魏雄踞中原,西纳陇右。蜀汉北伐,曹魏都认为是冲着关中来的,自然恃天险严守。纵然子午奇袭成功,占领了长安,曹魏东西夹击,也难以立足。只有西出祁山,从敌军薄弱处着手,声东击西,出其不意,占据易守难攻的祁山堡、上邽,封锁关陇大道,切断陇右与关中的联系,先西取陇右,再东图关中,是上策也是奇谋。

于是,以赵云、邓芝部作疑兵,从褒斜道叩关欲取郿县。诸葛亮亲率六万主力出祁山,兵锋所向,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应声归降,一时关中震响。曹魏快速做出反应,魏明帝曹睿亲自坐镇长安,一面派曹真拒赵云、邓芝部;一面派张郃率五万大军西攻蜀汉主力。

若能力克祁山堡、上邽,则可实现封锁关陇大道,东拒曹魏援兵,陇右大地尽可收入囊中。但蜀汉主力遭遇陇西郡太守游楚,雍州刺史郭淮的顽强抵抗,眼看着张郃的援兵自东而来,诸葛亮命门生马谡为先锋在街亭抵抗。马谡自作主张,弃城不守屯兵南山,结果被合围断水,众皆星散,痛失街亭。失去街亭,蜀军就失去了最佳据点,同时,东线赵云部败报传来,诸葛亮无奈,只得退回汉中。

同年冬,诸葛亮趁东吴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再出散关,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援军到,不得已再退汉中。

建兴七年,诸葛亮攻武都、阴平,胜,留兵据守。次年,魏军攻汉中,诸葛亮坚守,因大雨塞路,魏军撤退。

建兴九年,诸葛亮围祁山,魏统帅司马懿凭险坚守,拒不出战。后主刘禅听信诸葛亮欲称帝谣言,下旨退兵,诸葛亮只得班师,归途设伏斩杀魏名将张郃。

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联吴攻魏,自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抵郿县,驻军渭水南岸五丈原。司马懿以逸待劳,按兵不动。诸葛亮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计。五月,东吴十万军东线攻魏,不胜,回撤江东,蜀军西线孤军奋战。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薨于五丈原,终年54岁。姜维善后,退入斜谷。

五次主动进攻,一次防御战,后世所谓“六出祁山”,只是代指诸葛亮北伐的六次军事行动,诸葛亮实际出祁山只有两次。征战相机而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局面,不同的线路,只为同一个目标。

北伐,伴随诸葛亮生命最后的时光。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似乎只有遗憾才能引发更久远的浩叹。唐朝诗人杜甫在《蜀相》中借诸葛亮北伐未竞的怅惘,来浇自己心中块垒,更表达出深长的遗憾和悲叹。

世人多认为诸葛亮未能实现《隆中对》设定的北定中原,匡扶汉室的终极目标,不免唏嘘,为之扼腕。其实,不必遗憾和叹惋。在五丈原的秋风中,诸葛亮应该早已释然了。演义中有一段读来已见通脱,五丈原军帐中,诸葛亮自感时日无多,设坛禳星续命,被魏延闯入踢灭主灯,姜维欲拔剑杀之,诸葛亮止之,叹道: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

时运、生命、国祚自有定数,非人力所能篡更。曾国藩也曾很有感慨地说,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回首一生,不遇时,高卧隆中。用世时,得遇明主。在戎马关山里,挥洒才华。砥定西蜀后,出将入相,一展平生抱负。所为之事,皆己所长,也都是自己热爱的。匡扶汉室只是一种使命和信念,真正的汉室已经无需匡扶了。自《隆中对》以来,又是一个27年,而今,人生的轨迹多半契合自己当初的规划。所谓匡扶汉室的终极目标,更多的是别人的看法。

世人口中的终极目标,往往是对一种状态的主观放大和夸张。何况,每一个终极目标都通向虚无。

六出祁山,就是对终极目标的质疑。无论线路的选择,还是征伐谋略的运筹,似乎无需争议纷纷,喋喋不休。这天下,没有一条白走的路,也没有一个落空的遭遇。每一条道路都是追寻,每一个追寻都有遭遇,每一个遭遇都是目标,都值得抵达。从心所欲,顺势而为,就是丰盈的生命状态。

北伐对于蜀汉而言,是国家战略,必须施行。而战争的本质是经济实力的对抗,以弱胜强的成例不在少数,但是逆势而为不啻蚍蜉撼树。

当时,天下十三州,曹魏占据九州,东吴占据三州,惟蜀汉偏安一州,实力悬殊有目共睹。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没有恒久的天时地利人和相助,何其难矣。

第一次北伐失利,曹魏严加防范,错失天时;古蜀道易守难攻,曹魏重兵把守,无地利之便;蜀中人才青黄不济,内部派系争斗,东吴联军立场动摇,失人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是因为一腔信念。

为信念而活,是对生命的最高礼赞。

六出祁山,诸葛亮不仅认清了形势,也看透了人生。

大势极难逆,天命不可违。无论帝王将相,还是黔首黎民,都有不能超越的时间、空间和宿命般的困惑,为什么一定要强力求圆满呢?世间事,哪有那么多世俗意义上的圆满。得遇时,风云际会是圆满;致事时,上下求索是圆满;回首时,尽心所为,无功而返,也是圆满。人生的目标,都镌刻在每一个步履里,每一个节律都悄然绽放生命的意义。

五丈原上,诸葛亮再次轻挥手中的羽扇,最后一抹霞光中,他依稀看见祁山道中自己被拉长的一袭背影。

有人说,六出祁山,诸葛亮开启了与曹魏大军师司马懿的相爱相杀之博弈,不能速胜,也不能速败,平衡相持才是彼此的生存之道。于国家而言,是以攻代守;于个人而言,是明哲保身。但我不太喜欢这种狭隘的揣测。

胸中有明月般的情怀,心间有烈火般的热爱,向阳而行,不能抵达彼岸,又何妨呢?得即高歌失即休,任他万事悠悠,是看似散漫的积极心态。

这让我想起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陈之藩的《钓胜于鱼》,文章讲述了一个专意钓鱼过程,不为渔获的人,垂钓中总不觉“沉醉于鸟语花香和山清水媚之中”。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说,其实,人生不过是在并不幽静的水边空钓一场的玩笑,有哪儿来的鱼?

而今读来,意味深长。

专意每一个当下,享受每一个瞬间。征途漫漫,何必非要靠岸!

诸葛亮,字孔明。亮是明亮,孔明是格外明亮的意思。我却觉得,不妨解作一孔之明,一孔之见。所谓一孔之见,多用作自谦辞。事实上,作此语者大多有着深刻透彻的洞见。世事悠悠,所到之处都是一种珍贵的抵达,应有欢喜心。

事非经过不知难,人生到处一孔明。能勘破生活的真相,才有灵光乍现的天启,以及闲庭信步的自在和从容,何憾之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