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林小龙的头像

林小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1/25
分享

寺前老街上的回忆

寺前街是一条老街,因为唐朝的乾元寺坐落于这条街的附近而得名。而今寺没了只空留下一条老街还有街上的店铺,以及那种有着温州特有的做买卖吆喝声一直传荡到现在。

如今的当地居民总是亲切地叫“寺前街”为“老街”。原本在老街的两旁各有一条河,一条从我家门前流过,早在十多年前就埋掉铺成了道路,只剩下这一条,依偎在老街的旁边,从那个繁华的时代一直流到现在,流淌中记载了老街的沧桑,与它点点滴滴的历史。

寺前街起于南头湾,止于北头桥。以前是我上学时期的必经之路,这儿的店铺里东西很多。家居摆设,农耕用具等等,总之生活中需要的东西在这里不可能找不到。而且还有独特的带有永强特色的风味小吃,尤其是著名的永强“三鲜”。许多店铺都是老房子了,上面的青瓦长满了苔藓,露出外面的房梁都泛了黄,细看还能瞧着有蛀虫侵害的遗痕。少有几家拆了旧房建新房甚至搬了出去,而大部分还是在老房子里过着安逸的生活,也许他们舍不得这老街的记忆,不愿远涉改变生活了几十年的环境。

在一个充满无限遐想的夜晚,我仿佛回到了我所一直向往的寺前老街,这片老街的景象却并非如今看到的样子,而是在以前,在那个繁华的以前。我看到了寺前街当初繁荣的相貌,真叫人喜悦!在这里看到原来的店铺中陈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小吃食品铺飘出阵阵诱人的香味,让我垂涎三尺。梦醒便感叹现在的老街已是今非昔比了!

在街的北端有一家专做馄饨的店铺,这家的馄饨在我们当地是很出名的,馄饨店的老主人娄学林是青山人,做馄饨有着独特的手艺,他来到这离家不远的地方,在寺前街开了家馄饨店,也好给来寺前街购物消费的人提供了一个饮食场所。好歹累了也得吃点东西,坐在铺子里,好多人都在等待店里小二上馄饨,大家除了能在这里坐着小歇会,更重要的是能够品尝到这汤清皮薄肉鲜的馄饨,再加上独特的秘方,整碗馄饨简直就好比山珍可敌海味了。我也是很喜欢吃这里的馄饨,常常有时候是吃了第一碗还想第二碗,自然别的顾客也是有这样的欲望,因为太好吃了。不过每碗馄饨不多也不少,就只有八个馄饨,而且在碗里是四大四小,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这老板也够精细的。当有的人还想吃第二碗的时候,老板就会好心地劝说。毕竟“少吃多味道,多吃没味道”,这到不是主人舍不得做,也是为了顾客的口味,吃多了就会厌了,倒是就关系到店铺的名声了。酒香不怕巷子深,馄饨味好也引来了许多慕名而来的顾客,吃了馄饨的都说好!

小时候在馄饨店旁边是有家糯米饭的店,我记不清那家的历史了,只是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没吃到那家的糯米饭我是不去上学的,然后父亲就带着我去吃了饭,我就乖乖地上学去了。记忆中,那是个两个店面的铺子,一间是摆放着桌子椅子的给人坐的,而另一间呢就不同了。还记得里面的陈设是这样子的:门口排放着一排饭桶,里面全是糯米煮的饭,然后上边还有一排架子,排放着一些碗罐的,里面盛的不是饭,而是一些作为糯米饭的伴料,油条、白砂糖、芝麻、桂花、肉汤、葱、之类的,这些都是可以加在饭里的。然后里面还有许多安放碗筷的柜子,清洗的地方,煮饭的地方等等,小小的一间再加上几个伙计就显得有些拥挤了。店里生意都很好,每天早上另外一间坐不下了,都把桌子扛出来摆在路边,当时的情景现在好像没有哪家店能与其相比。我很怀念那家的糯米饭,可是早在十多年前那家店就没开了,谁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那是我还小,也没有印象为什么就没有开了,只是怀念,不过糯米饭没有开之后那里又出现了一家专门做饺子的店。

饺子店开得也是不错的,老板老板娘也都很好客。他家的饺子不是蒸的也不是煮的而是煎的,把已经做好的饺子放在平底锅上煎,整只饺子在油里煎过后全身金灿灿的,特别漂亮。味道自然也是不错的,虽然在油里煎过,但却不会很油,这点在做的时候很讲究,在油了放久了就腻,放的时间不够了,又不易入味,控制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我看到他们店里伙计很多,但是在煎的时候总是老板或老板娘亲自掌厨,为了保证饺子出锅的质量,可见店铺的用心也极为良苦。当然饺子店和馄饨店都是比较出名的,至今还在经营中。不过不同的是馄饨店依旧守着老手艺,专营馄饨,而饺子店则在饺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其他菜品,好让顾客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能品尝到其他菜肴。

说到这吃的,在寺前街上应该还有一家比较著名的鱼丸店,如今也是关门大吉了。这店我去过不多,印象中只是去过一次。它不是像那几家一样在路面上开店的,而是在里头。寺前街那边的房子很有特色,走在路面上感觉不出来里面房子的样子,走到里头就会发现,其实这里也像北京的四合院一样,几户人家围成一起,中间一个小天井。现在这种样子的房子还有几户基本完好地保留着,不过里面却已破旧不堪,看似主人都没怎么打理。而鱼丸店就在这样的小四合院里落了脚。

吃小吃就要有个独特的环境,尤其是这种具有历史地方代表性的小吃,坐在瓦盖屋檐下,更是一种享受,以前在百年馄饨里,这种气息很浓,老房子里,一张八仙桌,一张太师椅。而在今年的年初,却因为房子年久失修,现主人将它拆毁,重新盖起了小平房,往昔的老房子再也看不到了。留下来的就只有对百年历史进行抽象的遐想。

从别人那得知,在以前的寺前街还有很多的小吃馆子,而且那些店名还比较有趣:“逢和春”、“张元丰”、“夏字和”等等,因为这些基本我都无缘得见的,或许以前看到过但却未成记事,实难在笔下重现当年的面貌。

老街的历史太久远了,单凭我的记忆,我无法去复原以前的繁华相貌。老街的小吃固然别具特色,但是老街还有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这里的货品是当时永强地区最齐全的,婚丧嫁娶的所需物品在这里都能找得到,家用器具应有尽有。那年小姨结婚的时候外公和舅舅就是来这里置办嫁妆的,我还跟在后面,这家店窜窜,那家店逛逛,商品在当时看来琳琅满目,都很精美。当然现在过去那里还是有和以前一样的东西,而且还有一些是比较合乎现在潮流的新式物件。我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家的消毒柜就是在这里买的,到现在家里还是一直用的那个,十多年了还那么好。

老街上记忆最深的是那家文具店,原来这里是没有文具店的,但在永中确实有一家比较大的文具店,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是开在罗东大街附近的,具体什么时候搬过来的我也不知道。然而,小学的五年时间里我却是每天从店门口经过。每次走过文具店门口我都会驻足观看那些觉得好看的橡皮擦,还有对当时来说比较先进的卷笔刀。在这里的所有的一切我都会觉得很好奇,因为父母总是不会让我买这些东西,那我就只能看看了。文具店的几个售货员态度不是很好,只有一个男的还是很可亲的,因为我经常性的在里面的小书架前看书。就是在这里培养起我爱书的乐趣,在这里开始我便喜欢看书、买书并收藏,虽然不是什么珍藏版的书籍,但我还是很珍惜。每一本书我都能够想起它们是从那个书店买的,甚至还能记起当初买书时发生过的事情。除了这个男的售货员外其余几个我觉得都是很势力的人,他们的态度很不好,爱理不理的。一直到现在,文具店还是这么几个人在经营。文具店门口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每年年底的时候,一位老师傅就会在这里买对联,不管你需要哪种的,只要你说得出口的,他都能挥笔写上。另外老师傅还想得很周到,照顾到一些宗教信仰特殊的顾客,还备了一些基督教中的语言作为横批“天主降福”、“以马内利”等等。这些年那些印刷的对联大量的上市,但对于文具店门口的这家店一点也没有影响,反而发现生意还是越来越好的。毕竟过年大家还是希望能够有一个浓厚的过年味,大红的宣纸、浓浓的墨香。

在北头桥那边主要买一些农耕用具,再过来些就有些生活用品了,这里有一条通往菜市场的小道,因此这边还是菜市场的延伸的地盘,菜市场上缺点什么了,或许在这里能找得到。与南段相连的路口是服装布料店,现在这里只卖些老年人合适的服装了,年轻人很少再从这里走过。南头湾附近有些渔具店铺,以前还有一个卫生所,想当年我的祖母还是这里的医生,给病人打打针之类的。其余的在这里都是买一些工业产品,中小型机械大都在这里出售。以前很少到这里过,大都在北段闲逛着。

许多年了,寺前街越来越老了,这条伴随着永嘉场百姓经历了几百年的老街,正逐渐的老去,不知道多少年后,还能否在梦里见到寺前街。梦醒了,人老了,老街更老了。

 

                                    

 

 2008年10月29日 杭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