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甜头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寥寥十六个字,道出了读书之最高境界。
读书当然要求“解”。读书,而“不求甚解”,向来为学者所忌,历来是先生警告学生的箴言。细思量,读书求解不难。再深奥的典籍,文字有赖于训诂,典故可查找史书,有什么难解?
然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能读通,并不等于读懂会意了。如果没有“会意”,读者所得仍是肤浅。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是说读书不必囿于章句,而是要体味书中的言外之旨,读出书中的真精神。因为一些文章蕴含有弦外之音。
在这里,“不求甚解”是跨越章句的障碍;“会意”,才是抓住了书中的魂魄。如此,也才有“欣然忘食”的大乐趣。
“会意”,既是一种审美功能,又是对读书人悟性的检验。读中国古典文学,如果没有“会意”的体验,等于水湿地皮,等于耳旁风。
古典文学重含蓄,多婉转,有太多的暗示,意思多在文字之外,像《世说新语》、《红楼梦》里人物对话,像李商隐的诗,读者若不会意,怎能体味它们的妙处!“会意”,是读书收获的心理体验。
博尔赫斯有这样一段话:“ 在人类浩繁的工具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无疑是书,其余的皆为人体的延伸。诸如显微镜、望远镜是视力的延伸,电话则是语言的延伸,犁耙和刀剑是手臂的延长。而书则完全不同,它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
不断读书,就是不断攀登,虽有时也产生“登高自卑”的念头。然而,只有经常读书,我们才会有新思想和新观念,了解到自己是在做一个人,以及“作为一个人”,应该做些什么事,而绝不只是很悲哀的为了生存,为了续命。
朱熹谈到读书时说:“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句逐字,各有着落,方始好商量。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得文字精审。如此,方是有本领。”
朱熹曾作个比喻,读书“譬之煎药,须是以大火煮滚,然后以慢火养之”,这是很有道理的。好书如美食。只有亲身尝到读书的甜头,才会主动找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