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滚滚红尘,芸芸之中具有洞察力者,凤毛麟角矣。象范蠡、张良、郭子仪、司马光那样,世上能有几人?
有大本领,不见得有高深的洞察力,比如战国时越国的文种,称得上高人一个。但是文种缺乏洞察力。他与范蠡同心合力,帮助越王勾践“十年生聚”报仇雪恨,最终灭掉了吴国。
灭吴之后,面对勾践与之“分国”的诱惑,范蠡泛湖扬帆而去。因为范蠡洞察到其后“狡兔死、走狗烹”的危险。
帮助勾践报仇雪恨的另一个大功臣文种,迷恋眼前高官厚禄,对范蠡的提醒不当回事,结果没能逃脱勾践的毒手——令世人对文种的结局既悲伤又同情。
还有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也是有大本领的人,但同样缺乏洞察力,终究没逃脱“狡兔死、走狗烹”的可悲结局。历史上诸如此类的悲剧人物,世有再现。
何为“洞察力”?见微知著,知“几”也。具有洞察力,才算得上真正的高人。
在真正高人的心目中,当下所有现象都是暂时的,他们善于逆向思维,戒惕心强,是非常清醒、非常理智的人。郭子仪、司马光顺风顺水时的戒惕心都很强,都很理智。
理智最主要的功能,是能使一个人对眼前绚丽现象,保持足够的警惕。砸缸之故事,表现了司马光少年时机智的一面。踏入社会后,司马光遇事还有“脚踏实地,方迈一步”的作风,看起来是他的性格沉稳,但更表明司马光对眼前现象的警惕。
幼年的司马光,肯定没有形成后来那种谨慎的性格。广览博学、加上起伏的社会阅历,才使司马光累积了较强的认知能力。他在《答刘蒙书》中说自己“视地而后敢行,顿足而后敢立”。司马光对人性、对人世、乃至对自身的本质,都具有一定的洞察力。
司马光头脑中的根蒂,是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那一套,但他也汲取了释家学说的一些精华,接受了尘世“无常”的观点,并以“无常”的观点,戒惕眼前看似风光的现象。
足够的理智,既能使一个人明白“花无百日红”,及早洞察到花红之后是凋零,也能预见到诱人现象后面的陷阱。
虽说,理智如一条无形的绳索,有时会紧紧束住人的身心;但是无论何时何地、何情何景,一个人都不能失去理智,尤其是在美色、金钱、高官厚禄面前。
面对秀女频频的舞姿,装糊涂,不配合不起舞,是理智的表现。舞姿是现象,现象都是短暂的。暂时的现象,是消除不了人与人之间距离的。
理智,更能使一个人清醒认识到人世间或窄或宽的距离。理智,既是防火墙,又是压舱石。
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人性中有高贵的成分,也有先天的弱点。理智,就是自我高度警惕人性的弱点。理智,就是既防物,也防心。
防住了自己的心,人生这条小船就有了压舱石,就可能于茫茫大海上渡尽劫波。
2011年2月5日于松兰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