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可买来看;可偷来看;也可借来看;还可蹭来看。蹭书看,也可能有一知半解。这两天,我就天天去市中心的一书店蹭书看——看《许地山论道》。(某某出版社2006年6月一版一印,定价38元)。
此书内容,翻了几页,觉得不错。之所以不买回家来细读,并不是囊中羞涩,拿不出38元闲钱,而是自己蜗居空间有限。家中书房三面墙壁都是书架,实在不宜再添书刊。况且退休后,将移居沪滨,家中的几千册书搬运到千里之外,分类打包,长途搬运,确实不宜。所以,元旦下了狠心,绝不能再购新书进家。
《许地山论道》这书,对"道",介绍得很清晰。不仅篇章条理清晰,更清晰的是对有关"道"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简炼的概括。"道家"三品说--上品道、中品道与下品道,原来是南朝《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所指出的。
许地山老先生,被学术界称之为“系统梳理道教历史的先驱者”,《许地山论道》这本书,即是一本简洁、而又系统梳理道教发生、发展历史的先驱性著作。
我家里虽说有一本许地山散文集,然而我细读不够。1962年初秋,刚进中学,语文课上就读了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当时我们的班主任,许华英老师操着吴呶软语的普通话,带我们朗读的情景,至今还有印象。许华英老师是苏州姑娘,刚从苏州大学毕业.可能是对太湖一带家乡感情较充沛,所以那年秋给我们上另一篇《石湖》--叶圣陶先生的游记时,读课文时更是感情洋溢。
不扯远了.还是说《许地山论道》。我蹭书看了三天,有收获,其中有些文字,也有自己的理解。如该书第一讲:“道的意义”,许先生在书中引经据典,讲"立天之道,在阴阳;立地之道,在刚柔;立人之道,在仁义"。我觉得,立人之道,许先生照搬了北宋大儒周敦颐的观点。
而我认为:人之道,与天道、地道,都是相反的两面对立、相互挤压,相互依托,相互变化的过程,都是运动!所以,人之道,也不应该表述为单向终端。
“仁”和“义”,不是相反相对的两个概念;“仁”和“义”,是人之道的趋向处,是个目标区间。天之道,表述为相对的阴阳;地之道,表述为相对的刚柔。而人之道,却表述为单向的概念,这样来表述,背离了"道"本来的动态性,过程性。
人之道,其本质特征是动态性、过程性。该书借用儒家"立人之道,在仁义"之说法,将"人之道"僵化了。我认为,合乎该书上下文逻辑的表述,应该是"立人之道,趋善祛恶"或"立人之道,在义利"。既然是讲人之道,怎么能脱离人性?怎么能只强调人性中"善"的一端(仁义),而不提人性中"恶"的一面呢。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人之道,即天地之道。"道可道,非常道"。
而"道",则是过程的高度抽象。从自己大半辈子的人生经验来看,“道”是不确定的。老子对“道”的形容是:“视之不见,命曰微。听之不闻,命曰希。抟之不得,命曰夷。”
尘世间的人,当然包括愚笨不堪的我,总是害怕不确定的状态。只有承认万事万物的不确定,意识到不确定,并持存于不确定之中, 方是尘世上的高人智士。
当今,我们国家方兴未艾、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鲜明地表现着“道”。但世人对“不确定”又惴惴不安,祈望确定。恋爱中的少男少女,尤其如此。
蹭书看,要站着。个把小时,就累了。唉,不想花钱,只有站着看。有上述一知半解,不枉站着看也。
秋浦38——10月14日于一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