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表里的三晋大地,是我向往已久之境地。少年时读过多部有关山西民众抗日的长篇小说,如《晋阳秋》、《吕梁英雄传》,看过《扑不灭的火焰》等打鬼子的电影,更不用说刘胡兰可歌可泣的故事了。成年后,我多次阅读《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东周列国志》中“三家分晋”等诸多历史故事。
大半辈子没机会,没能力踏上三晋大地,对此一直是个遗憾。如今,七十岁了,趁腿脚还行,过了清明就从上海跑来了。再过两年,腿脚可能就来不了了。
我夫妻俩十多天的山西行,可用16字概括——马不停蹄、风雨无阻、天顾人助、一路顺风。
之所以一路顺风,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得益于三晋大地一些夙昧平生者的帮助。四月山西一行,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是——世上好人真不少,三晋大地淳朴善良的陌生人尤其多。半个月里,运城、临汾、晋中、大同各地,我们都得到过一些陌生人的真诚的帮助。现略举几例。
比如,我俩由潼关过了黄河大桥到了风凌渡,进入山西地界,第一站要去鹳雀楼、大铁牛、普救寺所在的永济。宽大的风凌渡公交车停车场内,去永济的客车12点才开。我俩只好上了开往运城的大巴——中途可转乘去永济的公交车。
该大巴10点54分车开。高速路上行驰了半个小时样子,大巴驰到一路口停下,售票员姑娘说:去永济的下车吧,出了高速路的匝口,走不多远,就有去永济的公交车。
我俩11点30分下车后,跟随前面一个也去永济的汉子,走向高速路的匝口。我问那汉子,你到哪里乘公交车呢?那汉子说,我不乘公交,女婿开车来接我。听了这话,我向这汉子说:我俩没来过山西,今天想去普救寺,你女婿车来,能不能带上我们?如能带我俩,我们付些油钱。
这汉子说:女婿车来了,看看车能不能坐下你俩。
随着这汉子出了高速路匝口,不远处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一小伙子站在车旁。我们走近轿车。那汉子对小伙子说了两句,小伙子就拉开车边后门,让我俩上车。
人间四月天。车子顺着公路行驰了一阵,我看到路旁那一溜树上开着串串红花,不知是啥树,于是问副驾驶座上的那汉子,开红花的是啥树?那汉子说是槐树。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的槐树,四月里开的都是淡绿色的花。没想到山西这儿有开红花的槐树!
一会儿,黑色轿车在左边是黄土崖的路边停了下来,那汉子扭头对我说:普救寺到了。我从包内掏出一张20元人民币,递向驾驶员。这翁婿俩都说,不必,不必。
我夫妇俩谢谢翁婿,拎包下了车。才发觉,这黑色轿车就停在“普救寺”景区大门口。
还例如,我俩离开夏县“司马光祠”,在曲沃到临汾的大巴上,邻座的一中年女士听我说要到“尧庙”去时,车到临汾下车后,这女士引导人生地不熟的我俩上了市内公交车,并给我俩买车票,把我俩引到了“尧庙”附近住宿。这位女士经营着一爿小小的服装店,车上遇到我们是在曲沃进货返回临汾,至今我还与其保持着微信联系。
还例如,我俩从太谷县的“三多堂”出来时,“三多堂”附近虽说有公交车去县城,但距离“三多堂”还有近2里的土路。顺来路往村外公交车站行走时,后面有车辆来,我拦车,经我们身旁的三辆车,都被招手的我拦停了。我告诉司机,我俩想去县城太谷。停下的前两辆驾驶员说,他们都不去太谷县城。第三辆车停下后,是个戴眼镜年青司机。
这年青司机把车往路边停下,我说明想搭车去太谷县城,司机就让我们上了车。上车后,开车离开这个村落后,他说他是从榆茨开车来“三多堂”散散心的。我听了,就说,干脆我们就跟你的车去榆茨吧,我付一点油钱。他说无所谓啊。
车子行驰中,他就与我聊着,他说自己前不久从单位辞职了,当下还没找到新单位,所以出来散散心。道路两边杨树翠绿的新叶蓬蓬勃勃。车子顺路行驰,驾着车的年青司机向我介绍着山西的一些情况。并谈起了这百十年来,山西老百姓心中,几个好官。
车子行近榆茨城区后,年青司机问我是去榆茨老城,还是去火车站。我说去火车站。他就将我俩送到火车站前广场,时间是13点刚过。我给了他30元,以充油资,而这位年青山西人助人为乐的精神无价!真感谢这年青山西人对夙昧平生外地人的帮助。
还例如4月28日傍晚,我俩在交城,离开“吕粱英雄广场”后,先乘公交到交城汽车客运中心。上了“交城至太原”的专线中巴后,我坐到了车头副驾驶座位上。驾驶员,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姓白。白师傅听到我俩要去太原的“晋祠”,白师傅先是说:你们在路上是需要转车的,他并告诉了这专线中巴途中换乘去“晋祠”的三条公交线路,我用笔了记下来。
太阳西沉,暮色渐浓,这中巴行驰到了一地方,白师傅突然说:“我拐到“晋祠”吧,你们这么大年纪啦”。白师傅说着就将中巴车拐向“晋祠”的路上,一直开到“晋祠宾馆”门前,让我们下了车,去住宿。
真感谢这位好心的师傅。要不,该中巴按照营运规定的路线行驰,我们需到太原汽运中心站,或就地找宿处,或再找车往“晋祠”赶,找到车,尚且还有二三十里路呢。
三晋大地走马观花的这半个月,深深感受到世上好人真不少,所以能在山西屡屡得到男男女女山西人的关照。
我俩在山西之所以一路顺风,其第二个原因是得益于自己老父亲早年的教诲——“鼻子底下就是路”!
1962年国庆节,老父亲让我步行下乡去留谷庄看望爷爷奶奶。留谷庄在徐州城东南近五十里。当时父亲告诉我,走到路口,走到不清楚处,要及时向他人问路。所以,自16岁离开故乡,第二年秋冬随社会风潮走南闯北,跑遍半个中国,到了一个陌生的新城市新地方,我就不时向路边人问路。
青葱年月里,我就觉得:旅游是心灵享受。成年之后,俱备一些历史地理等人文知识,更觉得胜地游览,能拂荡游者的心灵。此番我夫妇俩这次在三晋行走,是贯传南北,一路顺风。山西省民风淳厚,途中多次遇到好人,将我们拐弯直送我们要去的地点。感触良多。
另一个不可思议的是,各处多次打车,出租车司机几乎全是本家!从盐池出来,拦出租车去夏县的“司马光祠”年青驾驶员姓张。从介休宾馆出来上了一辆出租车去绵山,中年驾驶员也姓张。真是巧。到大同翌日清晨,天落雨。出建国宾馆,上了一出租车去云岗,路上闲聊,我问司机贵姓,六十多岁老师傅说出姓来,我哈哈笑了起来——“怎么又是一个本家!”该张师傅后来又驱车把我们送到五台山!
三晋大地这半个月,走马观花的我们夫妇,既饱尝了山西南北的大好风光,也深深感受到世上的好人真不少,淳朴善良的陌生人山西尤其多。有生之年,争取再踏上三晋大地,再次领略山西南北的淳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