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秋浦河的头像

秋浦河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10/25
分享

人,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

辽阔的天空下,江滩、湖滩、河滩, 年复一年生长出大片大片的芦苇。每年深秋之后,吐着白色穗花的芦苇,在秋风中起伏飘舞。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公元1655年说:“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

生长之中的芦苇,一株株纤长、柔劲的形象,只是短暂的;它们在风雨中不可能不折腰。况且作为草本的芦苇,在天地间的存在本来就很短暂,春萌芽朝天,五六月间疯长,秋后枯萎。

作为绿色植物,芦苇有趋光的自然基因。自然基因决定了就是没有风吹, 芦苇也会有倾向性——倾向阳光。

作为生命个体的人,虽说是天地万物之灵,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其实与芦苇是很相似的——人,这一株纤细的芦苇,也是能感知到多种多样“光”的。人这一株芦苇,也是有趋光性的。不过,在不同的生命阶段, 人这株芦苇感觉到的“光明”,是截然不同的。生命个体的人,其面前的"光明",是因人而异的。

对同一个人来说,有时,知识是光明;有时,情意是光明;有时,财富是光明;有时,权位是光明;有时,功名是光明;有时,道德是光明;有时,声誉是光明。所处的生命阶段不同,感觉是不同的。

当生命个体,感觉不到“光明”,就会失去趋光性。生命个体,乃至整个人类的趋光性,对社会来说既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也可能成为破坏性的力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科学实验表明,人体除了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五个基本感觉外,还具有对机体预知推断的能力,生理学家把这种感觉称为“机体模糊知觉”,也叫做人体的“第六感觉”。人之趋光性,有时靠的就是这第六感觉。不过,人的第六感觉有时迟钝,有时敏锐而已。

作为天地之灵的人,毕竟是一株株有思想的“芦苇”。尤其是那些扎根大地的“芦苇”,任凭狂风暴雨,这些“芦苇”不仅不会折服,还会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古今中外文学史上,出现过不少这样的“芦苇”。如法兰西的雨果、左拉,俄罗斯的屠格捏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我国的柳宗元、杜甫、范仲淹、欧阳修、巴金……等等。这些有思想的“芦苇”,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通过其作品闪耀出人类良知的光芒,引导读者顺着正道奋斗不已。

  这些大师级的“芦苇”,思想的光辉固然难得。但即使是田间农夫、挖煤工一类的“芦苇”,其言语有时也不乏光芒的。只要能引导混沌中的他人步入正道,那怕只有萤火虫发出的点许亮光,这样的“芦苇”也是受世人尊敬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