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秋浦河的头像

秋浦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05
分享

甘棠买茶记

翌日清晨,又是个晴天,但天空春雾蒙蒙,甘棠小城之北的山岭被轻柔的白雾遮掩,浑然一体,看不见绿色。能见度,明显不如昨天。

三十多年来,甘棠周围农户,利用绿茶“太平猴魁”之盛名,依靠太平湖周围得天独厚之地理气候,努力发展“太平猴魁”的种植、制作。每年谷雨之后那十来天,农家少闲人,太平湖周围的男女老少,清晨纷纷上山,到茶垄间采摘茶叶翠芽。甘棠这儿,本来是太平县的城关镇。

唐朝天宝四年(745年),设立太平县,千百年来,甘棠镇都是太平县的县城。1983年12月太平县改为黄山市下属的黄山区后,甘棠镇依然是区府所在地。

早晨八点,大路左边的甘棠菜场前,聚集着二三十个早点摊,炸油条、炸春圈、炸糍羔,煎饺、煎包、煎油饼,冒着热气的笼屉内是馒头、包子。我与老许停车,吃早餐。

西边店铺里有混饨、面条。我俩站门口,请灶台前老师傅给我俩下两碗混饨,然后转身到菜场门前摊点转一转,选些可口的早点来吃。我们选了两个茶叶蛋、12个小包子、六块米糕,然后进早点铺内桌子上吃。

包子、茶叶蛋快吃完了,我们要的两碗混饨,都还没端过来。老板娘在灶台前,还在一只只捏着混饨呢。老板娘说,你看我们的生意多好!

店铺内就他夫妻俩,老头在桌台之间端送,收拾台面。我笑着说,生意好,为何不请两个帮工来呢?

老头笑着说:人都上山采茶去了,谷雨后这些天,甘棠这儿是请不到小工的。

我第一次到甘棠,是1980年7月26日,乘煤炭局包的大客车,经石台清溪,绕过陈村水库,经黄山西侧的焦村,来到甘棠。那时这儿还叫太平县,午饭后客车继续上路奔汤口。之后几十年,数十次来甘棠,2003年10月在甘棠参加省里一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在此呆了近十天。不扯远了。

  昨天上午,我们车过了太平湖西北的广阳(本属石台,现已归入黄山区),来到太平湖水叉子时,路西山坡绿色茶园布满,采茶姑娘散布层层茶垄间。太平湖南边那些山岭,是黄山伸延过来的余脉。

太平猴魁,原产地在甘棠东北、东部的龙门、新明、三口那片山区。这一带,山岭纵横,峰恋起伏,坑峪幽深,山涧潺潺,气候湿润,“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地理、气候宜于茶叶生长。尤其“猴坑”村周围。。

十大名茶中的“太平猴魁”,据说是这样来的——清朝末年,南京一些有名的茶庄,在太平县设茶号收购茶叶加工制作绿茶,运销南京、扬州等地。有一家茶庄从谷雨时采摘的鲜茶叶中,拣出嫩芽叶,制作后,在市场销售,大获成功。“猴坑”村一户农家在茶山上,选肥壮幼嫩的芽叶,精工细制的魁尖,冲泡后味道醇香,洋溢着春天气息。南京茶商,冠以“猴坑”村名,将此小山村生长制作的魁尖,叫“猴魁”。 百十年来“猴魁”享誉中外,近二三十年来,更是声名鹊起。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绿茶渐渐成为太平县的支柱产业。甘棠镇本来是太平县的县城。太平县改为“黄山区”后,县政府改名为区政府,除了四周的崇山峻岭没变,甘棠小镇也早已不是早年的模样。甘棠这儿的房价,三千多元一个平方。近年来,不少铜陵人、芜湖人,甚至南京一带的人到此来买房居住。

早餐后,我与老许来到了熙熙攘攘的茶叶市场。

茶叶市场那几幢马头墙夹持中的楼舍,位于甘棠镇西六角楼旁,幢幢楼舍内部宽大明亮。茶业市场西边的长途汽车站,也在去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熙熙攘攘的茶叶市场门前,青香茶气扑鼻,门口两侧路边,摆放着盛满长条“猴魁”的纸箱、或大薄膜袋。茶农竞相兜售他们面前的“猴魁”。

进到里面后,我与老许在几家店铺多番比较,各挑选了四斤。请店主打包,快递到我们家。然后,俩人上车,奔黄山北门翡翠谷而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