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秋浦河的头像

秋浦河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409/13
分享

小城独有的一道风景

早饭后,7点下楼,前面48栋一单元楼门前,三个妇人坐在着围一堆半紫半黄的嫩姜在刮姜皮。

下到超市楼旁西去。天阴得很,似乎很快就要落雨,别去天井湖了。走到十字路口天桥上,改向南去杨家山菜场。

杨家山内外,尽是一堆一堆半紫半黄的嫩姜。过菜场去三丰门,路边小车车厢往下卸着成袋成袋的嫩姜。地上摆着电子称,围着七八个妇人,在挑生姜。

走过城雕“丰收门”,拐向东。邮政营业所旁小巷口,一堆嫩姜、一台电子称旁,立着一个女郎。问什么地方出产的嫩姜,女郎说是“董家店的”。

“董家店”,就是董店,天坪山北麓的一个小村落,因村中有条四五十丈长丈把宽的小街,街面两侧小店小铺一家家相连——竹篾店、米店、药店、杂货店、豆腐店、理发店、裁缝店等等。最早,董姓人家在此聚居,就被称之为“董家店”,后简称为董店。

1980年后,每年中秋节之际,江东小城内外飘着嫩姜淡淡的香味。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一堆堆待售的嫩姜,妇人坐在门前刮生姜的。这景象,成为每年中秋之际,江东小城独有的一道风景。

明清两朝官方编撰的《铜陵县志》中,都有“铜陵虽小,八宝俱全”之所法。生姜,即是铜陵出产的八宝之一。而铜陵生姜最佳产出地,则在铜陵南部的董家店与佘家大院两处。

刚刚从田地拔出来的嫩姜,如手掌状,淡黄的姜块,肥肥如胖女的手指,黄姜块上大都还伸着几根二寸来长、笔竿粗的淡紫色茎条。无伦是淡黄的姜块,还是紫色茎条,都是一掐就滴出姜汁的。淡紫色茎条,虽说不可食用,但“打称”——可以增加货(鲜姜块)的重量。买回撇去紫茎,嫩姜就要大打折扣。

三十年前,董店那儿生产队农民种的生姜,挖出来,只能卖给供销社。1976年10月董店供销社收购价每斤0.18元。农民挑到供销社卖的嫩姜,几乎是不带紫姜茎的。而三十年后的如今,街上卖的鲜姜,都带着二寸来长的紫色茎条;街上买回家十斤嫩姜,去掉紫茎,只能有七斤嫩姜。市场经济的大潮,让有些本来淳朴的乡野农民,也变得虚头巴脑的了。

而鲜姜的售价,如今也早翻了几番!今年中秋节前一天,街边嫩姜5元/斤。今晨,4元/斤,如果称10斤以上,3点8元/斤。

各地有各地的物产,各地有各地的风情。铜陵这个地方,过了中秋节,城里城外都飘着嫩姜淡淡的香味。

早晨,短袖衫长裤出门。阳家山菜场通向二楼的曲坡道上,大多是生姜摊,人手掌似的姜块,带紫色。大都是四元/斤,也有四元五角/斤的。摊主有男有女。一位三十多岁的汉子是天坪山来的,姓吴,此汉子对中矿的张桂园、大狗子都知道。

还有一位汉子是西垄那边潘垄村来的,他说去年他家种了二亩多生姜,秋天卖了八千多斤鲜姜;今年种了四亩,能挖一万七八千斤。平均亩产量为四千多斤。从口音看,生姜摊主,也有些是城内的二道贩子。

古话说,十里不同风,八里不同调。铜陵这个地方,人们口音差别很大。靠江边圩区马中、钟仓、太平那儿百姓的口音,与董家店、新建农民讲话,大不一样。这两处农民,与铜陵城区市民,口音又不一样。

1958年,天坪山与北边龙口岭之间那谷地,到西端牌坊头江滩的十多个农业合作社,与天坪山五峰山西南的西垄四个农业合作社合并成立一个公社——“东风人民公社”。公社办公地点,就设在董家店东边半里路的石山角——盛家地主庭院内,一直到1972年公社才迁移到董店变店所那片高岗上。进入新世纪,董店乡民渐渐重视本地特产的开发利用。在原来董店公社东侧,建起了生姜大市场,有些乡民还组织了生姜种殖开发研究会。

杨家山菜场绕一圈,下到淮河路三叉口时,天空飘下星点细雨。赶紧往一棵松走,回家去。

2006年于一棵松。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