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五,说到天津的习俗“破五”“剁小人”、“捏小人嘴”是必不可少的。这一天包饺子一定要剁菜,用剁菜的声音预示着把小人“剁了”包饺子一定要“捏”饺子,就是把小人的嘴“捏”上。让小人闭嘴。这种习惯沿袭和固守了多年,而且在这一天,大家基本都不串门。怕把“晦气”带给人家,也怕自己违反规矩,这一天成了小人。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什么样的人算小人呢?
《增广贤文》中有“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说法。
中国有句俗语“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意思是指人们在说话办事的过程当中应变能力很强。能够做到见风使舵。
我听着这些话,感觉这实在不是君子所为。但是又有人说,在社会上做事就是要这样,否则会碰的头破血流。针对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事实颠覆了我的人生观。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读后确实感觉不爽。因为,这意味着真诚与直率都是负面的。后来才知道这是由于中国儒家文化的阴性特性决定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论城府,讲机心,要策略的。因为权力之剑高高悬在每个人的头上,稍有不慎,就会给自己带来牢狱血光之灾。
那么这种充满心机,满脑子算计的人算不算小人呢?
在中国自古以来,鲜有思维敏捷,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的人能够当上大官,但是从来不缺乏那种少说话,多作揖,多跪拜的官场要人,这种现象引发了大文豪苏东坡先生无限感慨,许下了一个稀奇古怪的心愿,“但愿生儿愚且钝,平平庸庸到公卿。”其实苏轼先生不明白一个道理,对于帝王的家天下,聪明智慧的人始终是一个威胁。脑袋瓜子笨点,最好灌满一脑袋瓜子浆糊,这样使唤起来就更容易一些。
因为,演讲才能对于中国来说,不但多余,而且还常常是有害的。因为“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因此,千年中国遵循“宁可乱吃,不可乱说”的古训,虽然也有“病从口入”一说,但是,乱吃顶多吃出个病来,而乱说可就有牢狱之灾,甚至杀头株连九族之罪。
中国古代社会官场险恶,人际关系复杂。处处充满心机玄奥,一不小心就被人告了密,再一不小心就进了监狱,甚而至于掉了脑袋。生存环境如此险恶,能不小心吗?谁也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与一世英名开玩笑。毕竟人只有此一生,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因此,很有必要做到“未可全抛一片心”。
那么这些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处处小心谨慎的人,到底是小人还是君子呢?
鲁迅曾经概括得非常好。他在其文《世故三昧》一文中说中国:“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世故’似乎也像‘革命之不可不革,而亦不可太革’一样,不可不通,而亦不可太通的。”还说:“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鲁迅还说,在中国复杂的地方就在于,有人只说不做,有人只做不说;有人这样说,却那样做;有人那样做,却这样说,还有人这样做,竟然也就这样说的。情况非常复杂。
因此,在中国,学会做人简直是每个出生在中国的人的首要任务,不会做人,就不会有事做,更不会有官做,不会做人,常常就像李斯看到的偷吃点茅厕粪便还要仓惶逃遁的老鼠,而会做人的人,则如在满满的官仓里的硕鼠,大摇大摆,旁若无人地吃着粮食谷物。而会不会做人,有时全靠嘴一张,舌头是软的,向左卷与向右卷都可以的,关键是看哪边油水多。在中国做人难,难就难在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当说不说,叫失语;不当说却说了,叫失言。话语是银,沉默是金是不错的,但是关键在于你是不是善于把握住这个分寸。
我想,这正是应了那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俗语,在中国,这样的人大有人在,既然在鬼面前说的是鬼话,就保证不了不陷害别人,保证不了凭良心说话。
那么这种人又算不算小人呢?
我以为,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化核心便是保身文化。首屈一指的是道家,都是道家的处事哲学。可以说这是中国人长期身处集权社会得到的血的教训。
这些中庸之道的培养了一批什么样的人呢?
陷害大文豪苏东坡的人,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小人。他被陷害“乌台诗案”打入黄州。没有住处,在一个破庙安身。
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可惜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传播媒介,沿途百姓不认识这就是苏东坡。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全部遭遇还不知道半点起因。苏东坡只怕株连亲朋好友,在途经太湖和长江时几度想投水自杀,由于看守严密而未成。
当然也很可能成,那么,江湖淹没的将是一大截特别明丽的中华文明。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而把文明的代表者逼到这一步之差境地的则是一群小人。
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我想,只能归功于中国的独特国情。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当今社会同样有一种普遍的奇怪现象,那就是:有些知识分子已经从人们尊敬的对象变成了人们嘲讽的靶子,“专家”已被大家讥讽为“砖家”,“教授”更被人们骂为“叫兽”。要是能看到大学里评职称时,读书人的卑微态度;要是了解每年评奖时,教授们到处求人的样子;要是得知为了争取到重大课题,很多斯文教授到处行贿的丑态;要是清楚教授和专家的许多论文,常常只是在为长官意志进行论证和辩护,那么社会大众更要向专家们脸上吐口水,更要朝教授们头上撒尿。各种事例让很多“教授”“专家”,真的不值得社会大众尊敬,有的人甚至自己也瞧不起自己!
这些“专家”“教授”们的种种行径又算不算小人呢?
读书人毕竟也是人,谁都不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大多数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如何活命,想到的是如何保护家人的安全,比起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人格、风骨和尊严都不值一提。
在面临社会地位的提高、工资大幅度增长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怎样才能得到这些,想到的是得到这些以后的春风得意,比起这些委屈一下又算得了什么呢?“韩信胯下受辱”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思来想去,觉得养成知识分子铮铮铁骨需要特殊的环境和条件,如果有风骨的人被剥夺了生存权利,如果说真话的人会掉脑袋,如果说了实话会威风扫地,谁还有什么风骨?谁还敢说真话呢?
别提什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警句,别说什么“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格言,当自己可能坐牢掉脑袋,当家人可能被牵连,这些格言统统都会抛向九霄云外,除了极少数人可能宁折不弯,大多数人的第一需求就是生存需求,在荒唐的岁月,人性的丑陋暴露无遗。把多少条硬汉,活活给整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肯定是小人所为,但是被逼无奈委曲求全的人有小人之嫌吗?
再有,如果一个人变得没有脊梁,如果一个人只是驯服工具,如果一个人只懂得“听话”,如果一个人只知道磕头谢恩,没有风骨,没有思想……那么这样的人又算不算小人呢?
初五!我实在搞不清楚,在民间保持这种“剁小人”习俗的同时,手里拿着的刀,心里想着的到底要“跺”的是哪些人呢?
2023年1月26日星期四 大年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