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完余秋雨的《千年文化》,因要修改我的书稿,在书柜里找点资料,不想却翻出来周国平的《各自的朝圣路》。这本书是第8次印刷的版本,时间在2022年,那时正值疫情扑朔迷离当口,我网购了一些书在家看,并没有一直看这本书,而是几本书倒换着看(我常这么看书),不知啥时候书不见了(后来知道是被岳母陈凤玉教授拿去看了),也不知啥时候又被老婆带回家放归书柜一角,我找资料时无意间又遇见了它。写到这儿我不禁发笑,这本书的踪影,倒像一个朝圣者,缄默虔敬、匍匐潜行在有人或无人的路上,转了几年,终又悄然返回自己的家园。朝圣所获几何?——它依然沉默不语,继续带着我“朝圣”。
余秋雨是位文化艺术学者,周国平是位哲学研究者,他们治学领域不同,行文风格也不同,但二位关注点都在人的精神意象和灵魂状态,只是审视解读角度有别而已。我喜欢在相同方向、不同类型阅读间转换,这种转换,未必不是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既不枯燥,还多了几处瞭望的视角。仅看这两个书名是不是就隐隐昭示着它们的因果性?千年文化故道,何曾缺少过芸芸朝圣者;朝圣路漫漫,无不皈向高天厚土的文化殿堂。文化和哲学都是一手把着过去,一手伸向未来,探究人类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问题。
对大多数人而言,哲学是个艰涩深奥玄妙的领域,看不见也摸不着,还无法用数据或实验去验证它,不知该如何操持,所以人们也就敬而远之,难得触碰它。的确,人们的这个认知感觉没错,关乎哲学的抽象性、非实证性等特征。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甚至印刻下一些哲学的观念,比如“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致良知”等等,这都出自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古人先哲将自然与人伦、知识与道德、宇宙法则与治世规范统一起来,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这也是哲学的融合性和贯通性特征。
但是,哲学能为人具体做点什么呢?
这也是哲学要反复审视和探寻的问题。哲学不仅仅局限在理论层面的研究探索,也关注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哲学思维的核心在于反思特性,它对已存在的思维和那些思维过程进行不断再审视和再思考,通过这种持续的追问探索,将事物的本质和来源一一揭示出来。
我想,这或许就是周国平教授在研究文献,编撰论著专业工作之余,将一部分目光和笔触转向“日常写作”(周国平语)的初衷吧。
他把这种“日常写作”分为两类,一类是散文,结集的除了本书,还有《守望的距离》《安静》《善良丰富高贵》和《生命的品质》;另一类是随感,结集的有《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及《把心安顿好》。
我选购《各自的朝圣路》的一个理由,或者说这些年来选择阅读物的首项条件是:短。这本书分为13辑,最少的3篇文章,最多的22篇文章,多数文章字数都在二三页之间,超过十页的单篇很少。
随着年龄递增,我愈加乐读短文,时间多读它十几二十篇,时间少读三两篇,来去自由,不像读长篇巨制那样不读到一个节点放下,老是牵肠挂肚,而且文脉气韵思路都接不上。短文可就一个问题、事件或故事说清即可,不求面面俱到;当然最好是文虽短却从容的娓娓道来,没有荒率感,倘又予人启发或憬悟还泛着语言美的涟漪,那就更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啦。
《各自的朝圣路》是作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写的哲理思辨散文的结集。从这本书初版的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一定还记得那时几乎全民共有的一种状态:饥渴的眼神,兴奋的追逐,狂热的跟随,惊奇的拥有。很多人离开原来按部就班的轨道,挤上摩肩接踵的致富路。这对于贫穷了多少代的人们来说,没什么错,也是机遇和挑战。然而当波澜甫定,躁狂消褪,心绪和缓,生活回归常态之际,却发现生活还缺点什么,尤其经历三年大疫,在审视思考生活生命的意味意义时,这种缺失感就更多地浮现在人们的眼神和行为中。
到底缺少了什么呢?简言之,正是精神品质和灵魂生活,而且还可由此断定:富足的物质是替代不了它们的。
作者就是在那时敏锐觉察并即时反思,在读书和生活中发现依然奔走在各自朝圣路上的寥落行者,有感而发,从哲学的角度,写下一篇篇分析、思考、感悟文字。他认为,不管世风如何浮躁,朝圣者依然存在。这些文字20年来再版8次,仍有各个年龄段的人捧读,由此可见人们精神灵魂生活需求的一斑。
当下,已步入一个全然不同的时代,人们何以较之以往更加关注精神质地和灵魂状态呢?我想,这本书是能够回答的。诚如作者所言:“我清楚并不是我的作品有多么好,我能找到的唯一原因是,我所思考的人生问题和精神生活问题其实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时代变了,这些问题仍然存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显得更为迫切了。”
最后,想顺带说说捧读此书的小插曲。
我好捧着书躺在沙发或床上阅读,觉得这样大脑在工作,而身体却在休息。不料捧读此书才几日,手指手腕甚至手臂酸胀紧张得难受,搁下书放松一会,再读仍有不适。于是将书翻到最后一页看:525页,再翻到版权页看:396千字,天呐,将近四十万字!难怪我的手和胳膊有些承受不起呢,我这也是在经历“艰辛的朝圣”啊!
无论作者结集目的如何,我都想提个小建议:请别弄这么沉的书,分门别类做成十几万字一册的系列如何?
书不只是精神产物,也有物质重量,而阅读的姿势不只有正襟危坐的,而是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在纸质阅读越来越稀少、书越作越贵的当下,如何给阅读者(他们既是文化的消费者,也是“虔诚的朝圣者”)留一些轻便舒适,是作者和出版家们应当多加考量改进的一个新课题。如是则善哉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