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邱太兵的头像

邱太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22
分享

麻窝寨

大山镇老里旗村麻窝寨位于兴仁市东北部,距政府所在地12公里,明、清时属普安州(今普安县)安逸里土司所辖,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兴仁县新治乡;1955年至1959年,初级社成立,改麻窝大队;1962年属启白公社白坟管理区,改永增大队;1984年改启白乡,改麻窝村,辖九个组,即麻窝一组、二组、三组,冷家湾、田坝、石丫口、祭山林、大田坎、新寨(布依族);1992年启白乡并入大山乡;2007年合并老里齐村。2015年,撤兴仁县大山乡,改大山镇,属大山镇老里旗村管辖,至今由麻一、麻二、麻三组成。

麻窝,因村落地形像圆形的锅底凼,寨子原种有青麻,曾有偈语“仰天一口锅,近看一个窝,谁人识得破,金银马来拖”,由此而得名,又名杠上麻窝、永增大队等名称。其范围东邻冷家湾、南接田坝、西连祭山林、北交大田坎。村落东西长约1.3公里,南北长约2公里,境内面积约2.6平方公里、房屋占地56亩。

全寨现共有186户,其中户籍人口751人,常住人口482人,主要以汉族为主,其中刘姓61户、王姓28户、梁姓29户,为麻窝寨3大姓宗族,其余有李、钱、朱、蒋4姓氏,共7姓村民和谐共居。

明末清初(约1643年)张献忠起义之时,为躲避兵荒马乱及自然灾害的各姓宗族自四川省遵义府桐梓县娄化里、羊磴镇钱家山下八甲铁厂坡(今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等地迁徙而来,最初定居麻窝为刘姓、王姓,之后梁姓部分宗族亦从白坟迁至,其余4姓于1646年以后先后从湖南省、江西省等地陆续迁徙而来,形成现在山水田园相依的自然村落。由于周围气候温润,是最适宜人居住的地方,有大面积的荒地可开垦成为田地,因此老辈人们在此安家落户,繁衍后代。

据钱姓家谱记载,钱姓于明朝时期(公元1367年10月)朱元璋下令移民屯垦,居住于浙江一带的大量钱姓宗族移民大江南北;明初和明末,不少钱姓宗族为躲避战乱迁往今贵州、云南、四川、广东等地落户,其中一支钱氏宗亲迁至今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羊磴镇钱家山(明万历年二十九年1908年属娄化里);清乾隆年间(1736年),钱姓宗族因遭受天灾,迁移至今兴仁麻窝寨定居(当时属兴义府普安县阿计营管辖),以钱仕汤、钱仕昌为分支系宗族代表,目前已传有十代子孙,后期一部分小支系搬至石丫口。再结合刘绍先碑文生卒年等相关信息,刘绍先生于前清乙亥(1755)乾隆二十年,系遵义桐梓县下八甲铁厂坡人士,卒于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属兴义府普安县阿计营管辖),享年61岁,约乾隆五十五(1780)年迁至麻窝寨定居,同是也是刘姓支系宗族来麻窝居住的第一人,至今已有十一代子孙,200多年的历史,村落逐步演变至今7姓人家。

麻窝寨平均海拔1517米,系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属于高原丘陵过渡地带,区域内矿藏有少量的煤炭和黄金;周围地下水资源丰富,有大龙洞、阴河洞、竹山等溪流,通过地下汇入麻沙河。境内山川美丽,物产丰富,有国家级一二类保护动物猫头鹰、野鸡、竹鸡等,

以及何首乌、独角莲、薏仁米、黄精、白芨、十大功劳(黄姜木)等几十种中药材,还有著名的姚家大坡,属于兴仁市境内第三高峰,有祭山林、茶堡、大堡、仰天窝、力冲破、山老上、中堡、二甲湾、后头老顶、雷打坡、尖堡坡、高顶坡等原始森林,是最佳的避暑休闲养生之地。

附近有彝族土司安逸古营盘城墙遗址,西面有流水潺潺的仙人洞、有民间传说的南天门等。往南3公里处有明清时期双泉寺遗址,明朝首相征南大将军统兵元帅贺占明之古墓,明清时期安逸营土司屯兵城堡等。

麻窝寨至今民间还流传部分传奇故事,在清朝末期钱姓、刘姓、梁姓三姓曾各出现三位力大无穷之奇人,钱正德就是其中一位,他可以同时分别用两手抬起重约60公斤重的石墩。某年,有一武艺高强者到麻窝欲招人习武。村民设宴款待。席间,此人故意让村人敬菜敬酒,引起正德大怒,遂伸掌猛击打碎酒席之八仙桌,桌当即粉烂,为

不给主家增添麻烦,他将此武师引导杠上(小地名)处,一拳击在环抱大的青岗树上,当即飞出大碗般一块树皮,非数百斤力难以匹敌,外地武师瞬时吓呆,自叹不如而离开。

寨子中梁姓有名为厚方者,性豪善斗,极义,他除与当地土司关系好外,还与各地盗匪称兄道弟,但从不从事作恶勾当,而土匪也惮于其英勇,对麻窝财物也从不侵犯。

1935年4月,红军一四七团一股小分队路过麻窝山背后(小地名),时值农耕季,刘兴乾以为是国军,慌乱中丢弃田中的耕牛就藏了起来,过路的兵指着无人牵绳的耕牛觉得奇怪,拖着空耙子仍然耕田,惹得红军们捧腹大笑,但过路的红军小分队并没有惊扰当地的村民们,静静地离开了此地,此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1949年至1950年左右,解放军曾来到黔西南地区,为麻窝寨村民宣传土改政策,并维护当地社会治安,保护村民们的安全,他们军纪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给当地百姓留下深刻的印象。

村庄呈狭长状顺山势自上而下,如同一颗颗明珠均匀分布在群山环抱之中,房屋依山而建,巷道四通八达,远望林在村中,村在林中,部分为传统的石木青瓦结构建筑,民居与山体合二为一,是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聚居地。位于田坝丫口处有山王庙旧址、半山腰有古老的民居乡贤书屋。村庄呈扇形状,以广场为中心错落有致的排开,寨中邻里相望,民风淳朴,道路干净整洁,户户相通,鸡犬相闻,房屋宽敞明亮,属于兴仁大山特有的传统汉民建筑风格。

勤劳的村民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寻找赖以生存的水源,靠传统的工匠技艺开荒造田,修路建房,一栋栋汉民传统建筑在工匠精湛的工艺创造之下拔地而起,变成原始村庄,同时工匠们凭代代口授相传的手艺靠养家糊口,度过艰难的时期,经过不断演变逐步发展到今天。

麻窝寨现保存有13栋老式瓦屋结构房屋。房屋造型美观,简单实用,冬暖夏凉,屋顶为“人”字形的青瓦覆盖,房子左右侧、后面墙体,屋基基脚和台阶均为石料砌合而成,墙体坚固耐用,百年屹立不倒,充分彰显大山工匠精湛技艺。整个房屋由左耳房、中堂(堂屋)、右耳房三间组成,寓意左为大,右为小,院窝、内部四梁八柱和板壁为实木卯榫结构,由十一个头、十三个头等组成,同时也是木匠的杰作。远处眺望,一排排民居成为村落中一道靓丽的风景,整栋民居为石匠、木匠、漆匠、篾匠、泥瓦匠完美的智慧结晶和建筑艺术品。

民居建筑造型别具一格、美观大方,属于典型的石木相结合兴仁地区特有的汉民风格,房屋多为坐东南向西北,位于半山腰上,为一

层三开间,左耳房分里外两间,外面设有厨房,里面为卧室,右耳房分里外两间,外面陈列家具的地方,里面为卧室,整个空间合理利用,用木板或竹子平铺成楼中楼,主要是储存粮食和堆放柴草等功能,堂屋是整个建筑的中心,又称会客厅,供奉祖先的地方,当地称为“香火”,同时是举行婚丧嫁娶和重要仪式的地方,坉口上是休闲纳凉的地方,由两道耳门和一对大门组成,最吸引注明的是石凳和满天星窗花,远看青色的屋顶,灰色的石墙,褐色的实木散发古色古香,具有年代感,取材于自然,回归于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天人合一的居住理念。

当地有个风俗,在木瓦房新居落成之时,选择良辰吉日,请木匠举行隆重的祭仙、发槌、立柱、上梁仪式,也称为立新房,在寨邻的帮助下立好四梁八柱,木匠上房梁都会祝福主家,每上一步口中念到四言八句:“脚踏云梯一步,主家发财又发富,脚踏云梯二步,恭贺主家添福寿……”。最后在众人合力之下通过绳子把主梁吊在顶端安放好,此场面蔚为壮观。接下来,木匠、石匠骑在房梁上,一边坐一人为亲戚及寨邻抛洒粑粑,房梁下面四周站满了寨邻老幼、亲戚朋友,大家目不转睛的盯住房梁上的人,只见木匠手一挥,人们蜂拥而上,你争我抢,场面热闹非凡,四处洒落的粑粑会落在砸在人的头上,众人乐开怀,直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邻里间互帮互助,团结和睦,有力出力,有技术出技术,从不计报酬,一家修建全寨人帮忙,此习俗一直沿用到八九十年代。

大山石头分布广,是上好的建筑材料,多数以青石(石灰岩)为主,是一种常见的石头,通过石匠打造可砌成石墙、石梁、石门坎、石门框、墩坎、石雕石刻、石桥、石板路、石梯子、坡改梯等建筑材料。以大山石器为代表的有石磨、兑窝、石槽、石缸、石凳、石柱、裙板、石碑等。麻窝寨属于大山石匠的发源地之一,石磨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粮食加工的传统人力机械,主要用于米、麦、豆等加工,是石匠高超艺术的智慧结晶。

木匠更是大山工匠代表之一,匠人们把木制材料加工成家具、生产生活用具及建筑材料的传统手艺人。具体体现在木制结构的瓦架房屋建筑,如椽皮、檩条、房梁、柱头、门窗、板壁、楼板等。木制家具有、衣柜、橱柜、八仙桌、椅子、凳子等。生产工具:锄头把、垯斗、粑粑盆等。作为一种技艺,是八九十年代从事此行业增收的一重要手段,由三代以上至今仍从事此行业者可以掌握此技术。

除了这些,至今部分古井还在使用,古井当时是先祖选择定居的重要水源,当地村民重要的取水点和生活用水点,也是灌溉农田补的来源,生命之源。那些担水桶在乡间路上吱扭吱扭的声音,曾经是最美的乡村天籁之音,儿时难忘古井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从村落形成伴随村民们到直今,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那般哺育一代代朴实善良的人们,不知走过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年轮,依然还像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美丽村庄,默默的奉献给人们。

从村落发展到至今,通过村民们勤劳苦干,人居环境大大改善,庭院整洁。目前已成为特色田园乡村、省级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未来的田园乡村传统村落旅游景区。同时,麻窝寨也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美丽乡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