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仇瑛的头像

仇瑛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106/04
分享

沈岔村的特殊“亲戚”

五月的梯田大地,麦苗拔节,菜花怒放,万物葱茏,欣欣向荣。行走其间的人,随便用手机拍一张照片,都是绝美的风景画。

柳晓东,这位头发花白、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一踏上杨河乡沈岔村的土地,心里就百感交集。

他疾步走在通往村部的路上。他的脚下,已是平坦的硬化路,道路两旁站满了一排排垂柳,像士兵一样夹道迎接。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乡村土路,天晴的时候,尘土飞扬;一旦下雨或降雪,道路就泥泞不堪,给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快到村口时,他远远就瞥见了整齐、漂亮的民居,清一色的青砖红瓦白墙,门前绿化植物中有柏树、云杉和樱花等,造型别致,鲜艳夺目。走道上,整齐划一的新能源路灯和笔直的电杆扑面而来,映入眼帘。他开始心潮澎湃起来。这简直今非昔比啊。而在几年前,村民们做梦也不敢想象能有这么理想的居住条件。在柳晓东本人看来,他就是代表国网庄浪县供电公司,代表党支部,来帮村民们实现这个梦想的。从他第一次踏上沈岔村的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交给了这个曾经闻名全县的贫困村,他把自己和沈岔村的父老乡亲紧紧地捆在了一起,他也就顺理成章地和乡亲们一起,成了追梦人。

他自然忘不了那些风雨无阻、昼夜拼搏的日子,当时简直和噩梦一样,现在想来,一件件往事都成了他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了他回味无穷的记忆片段。

“柳书记,您来了,咋不提前招呼一声呢?好让我们接一下您。”柳晓东正沉浸在回忆之中,突然被一个声音打断了。他回过神来,仔细一看,原来是李乾利啊,沈岔村原来有名的贫困户。他看见李乾利张开双臂,热情地向他扑过来。

作为回应,柳晓东也张开双臂,和李乾利撞了个大满怀。两个男人紧紧地拥在一起,瞬间又突然推开,“说说吧,为什么不早点通一下气,我好接您来呀!”李乾利使劲摇着柳晓东的胳膊,埋怨道。

“你现在成了老板,是大忙人,哪能劳驾你呢?”柳晓东俏皮地说。

“您就别损我了,哪里的老板啊,要不是您搭手帮助我,说不定我还是靠吃低保推日子的贫困户呢!”李乾利牵着柳晓东的手,“柳书记,这次来我们村,又是县公司支部安排的吧?”

“没有,这不周末嘛,我惦记着咱村的乡亲,刚参加完省公司的培训回家,就顺道来看看。怎么,你不欢迎我这个‘亲戚’么?”柳晓东说。

“哪里的话呢?当然欢迎,乡亲们睡梦里都盼您来呢。这不,前几天大伙还念叨您呢。柳书记,您去看看我的蔬菜大棚吧。”李乾利说着,一把拽起柳晓东,就往他的温棚方向去了。

到了李乾利的温室,这是柳晓东多么熟悉的地方啊。几年前,他曾三番五次动员李乾利修建温鹏,发展蔬菜种植,后来终于动员通了,柳晓东又亲自参与了选址、开工和建设,直至竣工。大棚建成后,由于资金周转不开,柳晓东又动用身边的关系,亲自担保为李乾利贷款,并借到了大棚帘子,才保证了所有大棚顺利投运,蔬菜得以安然过冬。

如今,几个南北朝向和规模颇大的温棚群排列有序、整齐美观地出现在柳晓东面前,清一色的框架结构、覆膜和草帘,看上去十分舒服。

“柳书记,多亏当初听了你的话,不然运输和通风就麻烦了。”李乾利说。

柳晓东当然记得,为了节省地块,修建时,李乾利拗住要缩小棚间距和棚头距离。还是经过他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才坚持了他原来的设计,棚间距保持了1.5米,棚头距离达到了5米左右,保证了运输和通风。

尝到甜头的李乾利自然心里既佩服又感激。说话间,柳晓东掀开温棚的门帘,进入室内。一股温热的气浪顿时让他舒服得打了个激灵。只见数米长的藤蔓缠绕在搭好的架上,又垂下来,继续蔓延,宽大的叶片下,或壮实或修长的黄瓜略微弯曲着,时隐时现,好像在与主人捉迷藏。仔细瞅时,可以看见黄瓜身上的“毛刺”。走过长长的黄瓜区,便是长势依然很好的西红柿。熟了的西红柿,个大溜圆,像一串串火红的灯笼一样,挂在粗壮的枝条上。有的还没有转过颜色,正在泛青,看上去涩涩的,用手捏一下,感觉生硬生硬的。一茬接一茬西红柿源源不断地运出去,在蔬菜市场批发后立马变现,为主人创下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尝尝吧,柳书记,不打农药,无公害的,新鲜着哩。”说着,李乾利顺手摘下一枚西红柿,轻轻一掰便“皮开肉绽”、汁液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柳晓东接过半个西红柿,尝了一口,果然鲜嫩无比,纯正的西红柿味长久地弥漫在口舌间。

柳晓东又接连看了其它几个温棚后,各种蔬菜长势都很不错,看来老李在管理和营务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站在大棚外,柳晓东对李乾利说:“从蔬菜整体长势来看,产量应该不错。目前你的销售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市场批发。你要学会两条腿甚至三条腿、四条腿走路,这样可以给你创造翻倍的效益。”

“请指点迷津。”李乾利恳切地说。

“你可以联系外地客商,在丰收季上门订购。另外,你还可以借助网络推销,利用各种电商平台、微信、快手和抖音等,拓展销售渠道。如果到时候销售有困难,我帮你一起想办法。”柳晓东说。

说话间,沈岔村的养牛专业户李富贵向他们走过来。

“听说柳书记来了,我还不相信呢。您是大忙人,今天咋有空过来呢?”李富贵拉着柳晓东的手,似乎有说不完的知心话。

柳晓东一边询问红牛养殖情况,一边朝着牛棚走去。

干净的牛棚里,现代化的养殖设施一应俱全。平凉红牛膘色俱佳,很是打眼。几头牛犊精神抖擞,浑身滚圆,每吃一阵子草就甩一下头。李富贵的妻子正在给牛投放饲料,见到柳晓东进来,慌忙放下手中活计,跑过来招呼。

看来,李富贵的牛场真的发展起来了。据李富贵说,去年一年,他的净利润达到了三十多万元。

李富贵当初选择养牛,也是柳晓东的主意。他为此做了不少思想动员工作,也没少跑路子。现在,牛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出栏率越来越高,收入也越来越好。每出售一批牛,银行卡到账的时候,李富贵的心里就美滋滋的,他自然就想起了柳晓东,这个曾经为他一家人指出致富门路的人。吃水不忘挖井人,柳晓东是他家的恩人啊。当然,他更是沈岔村的恩人,在感情上,村民们早已把他视为“亲戚”一般的人物。

李富贵执意要请柳晓东到家里喝茶,被柳晓东婉言谢绝了。时间不早了,柳晓东又赶到当初的贫困户王大娃的果园里了解情况,恰好主人正在果园里忙活。柳晓东一边看,一边询问。当他了解到去年每斤苹果平均买到了5元,纯收入达到七万多时,柳晓东笑了,他冲着王大娃说:“当初的选择没错吧?”

这些经过帮扶后站起来,立稳后又跑起来的村民,当初可是名副其实的“困难户”啊。是的,帮扶队员就是要通过大力帮扶,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大家都富裕了,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回来的路上,柳晓东心里五味杂陈,想了很多。

柳晓东是国网庄浪县供电公司选派的驻村帮扶干部,担任沈岔村的第一书记。他是党支部与村社群众的“连心桥”,作为帮扶队长,他亲近和融入群众的时间最长,也是最了解村社实际情况的人,他把聆听到的群众呼声,把发现的各种问题,经过整理、过滤和汇总后,形成书面报告第一时间反馈给党支部,经支部斟酌拍板后,即采取帮扶和解决措施。正是由于无缝沟通和衔接,才确保了各种帮扶措施能够及时到位,从而顺畅地解决了各种村民关心和迫在眉睫的事情。比如针对三相动力电不足、村民夜间出行不便、村委会办公桌椅缺失、农资肥料短缺、学生用品不足等等,经他提议,全部由党支部决定后,支部书记立即组织党员服务队成员架设了美观的绝缘线路,购置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补充了村社办公桌椅,采购发放了化肥、农药及覆膜,向贫困学生发放了书包和书籍等等。

前年,支部书记在村社走访时了解到群众的农闲时间比较单一,便和柳晓东沟通后,将党员活动室的一角腾出来,组建了农家书屋,购置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书籍,柳晓东又多了一重身份——农民讲师,负责农闲期间的村民培训,既帮助群众掌握了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又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可谓一举两得。

今年3月份,党支部自购清油、大米和面粉等,组织队员慰问部分村民时,发现果园残留的反光膜比较严重,当天就开展了紧张的清膜行动,所有队员中午不休息,饿了吃泡面,抹黑时分全部反光膜清理完毕,帮助农户解决了实际问题,也彻底消除了线路通道内的隐患。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如今,沈岔村的村民,早已认下了柳晓东,认下了党员服务队里的每一位成员,将他们视为特殊的“亲戚”,盼着他们常回家看看,谈谈心,交流交流心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