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仇瑛的头像

仇瑛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106/19
分享

老朱的“喜”上眉梢

仲夏时节,层层叠叠的梯田之上,满目苍翠,流光溢彩。沈岔村,这个位于庄浪县杨河乡的小山村,道旁高大繁盛的洋槐树上,鲜绿的叶间挂满了纯白的蝶形槐花,犹如晶莹的冰串,仿若玲珑的吊坠,宛如甜蜜的蜂囊。一望无垠的麦田里,生机盎然,麦浪翻滚。通往村部公路两旁的垂柳长发拂地,婀娜多姿。果园里,果农正在忙着套袋。放眼过去,到处都是蓬勃的景象,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嗅着芬芳、甜蜜和醉人的槐花香,不知不觉间,国网庄浪县供电公司驻村帮扶队员柳克俭已走到了村部的广场前。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他的帮扶对象朱永发,他的心里不由一热,腿上顿时来了劲,脚下一阵生风,来不及进入村部办公室,他径直朝朱永发家赶去。

如果稍微迟一点,朱永发可能就上地去了,这不,柳克俭一脚跨进大门时,朱永发正在收拾农具,准备到果园去套袋哩。

“哎呦,老哥,咋个没有提前说一声就来了?”朱永发连忙撇下农具,手在衣角上擦了擦,就伸出去握住老柳的手。经过多年的相处,他们之间犹如弟兄一般,有着非同一般的默契和融洽。

“客气啥呢,还擦手哩,你又不是和大人物握手么。”柳克俭敏感地发现了老朱在衣角擦手的细节,故意揶揄道。

“大晌午的,天正热呢,快进屋子,我给你泡茶喝。”老朱一把拽起柳克俭就往锁子厅的上房屋里走。

两人在屋里的凳子上坐下来,朱永发一边泡茶,一边笑盈盈地说道:“老哥,今年我的果园发展情况不错,虽然之前经过了两次冰雹,幸好听了你的建议,全部用了防护网子,果树基本没有受到损失。初步估算,今年套袋应该在五万以上,如果价格稳定,应该又是一个丰收年。”

“采摘季节,如果销路有困难,及时给我言喘一声,吭个气,我一定帮你再想办法。”柳克俭拉着老朱的手说。

“以前一直是你帮我联系外地客商,年年都能卖个好价钱。我都不好意思三番五次麻烦你了。”朱永发感激地说。

“咱们之间,你还用得着这么客气吗?只要打开销路,卖上好价钱,才不枉费你一年的心血和汗水啊。”柳克俭一脸真诚地说。

“我倒忘了一件事,你上次在县城种子公司给我买的玉米种子,我全种下了,现在玉米苗儿已经老高了,长势很好,一定会丰收的。听乡亲说,这玉米属于早熟品种,甜糯可口,市场上很受欢迎,在水洛、南湖和杨河的集市上很吃香,一定能大卖的。”老朱说的这件事,柳克俭早就忘了,经他这么一说,才记得确有这么回事。在柳克俭的眼里,老朱说的类似的事儿实在多如牛毛,而他认为这种举手之劳的帮忙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在他的心里,如何千方百计地让老朱尽快富起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似乎才是“大事”。

交谈间,柳克俭端起茶盅,抿了一口龙井茶,心上别提有多滋润了。他的脑海里开始放电影一般闪现出这几年来辛苦但欣慰的帮扶情景。

2019年7月,他来到沈岔村开展脱贫帮扶工作,经过对所有贫困户逐一入户走访,发现朱永发家最为困难,一家7口人拥挤在一间破屋内,刮风下雨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虽然从2016年朱永发的房子就被列为危房改造项目,政府出资修建房屋,但是毕竟一次性补贴资金有限,只是砌起了部分围墙,连屋顶都没有盖上,门窗没有安装,室内更未装修,根本无法入住。朱永发的母亲患有心脏病,属于二级残疾。妻子罗等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耳聋等疾病,也被鉴定为二级残疾。长女朱行兵、次女朱行行、三女朱调兵和儿子朱旭兵,分别就读于高中、初中和小学。柳克俭自告奋勇,将朱永发确定为结对帮扶对象,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帮扶征途。

朱永发生于1973年,按理说这个年龄段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日子应该过得风生水起。但是,由于几年前他承包建筑工程烂尾后负债30万元,从此深陷于贫困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虽然只有40多岁,整个人看上去却要比实际年龄大好多,不但头发早已花白,而且始终双眉紧锁。他本人罹患糖尿病已经好多年了,一年要住几回医院,平时的药物从来没有停过。长期看病吃药已经让他债台高筑,加之身体虚弱劳动能力减退,面对上有60多岁老母,下有4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的家庭,朱永发一筹莫展、无能为力,几乎喘不过气来。

面对这样的帮扶对象,当天晚上柳克俭彻夜失眠了。

怎么帮?帮哪里?帮到什么程度?......一时间千头万绪,这些骨感而现实的问题如潮水一般向他涌来,从他的心头漫过,他几乎要窒息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重担之下,他的脑海里突然跳出这么一行字来。是的,他必须爆发,绝不能沉默下去。沉默就意味着消沉和不作为,作为国网庄浪县供电公司驻村帮扶队员,他曾在血红的党旗下许过“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妥协”可绝不是他的干事风格。

经过一番强烈的思想斗争和认真思考,柳克俭的思路开始渐渐明朗起来。扶贫先扶智。这不,老朱家不是有4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吗?对,先从孩子入手,从根本上拔除穷根,一件一件捋顺脉络,再依次解决棘手而迫在眉睫的问题。

当了解到老朱的大女儿和三女儿中、高考成绩并不理想,面临没有继续读书的机会时,他通过联系县人社局、教育局等部门,为姊妹俩提供了在平凉技术学院接受培训学习的宝贵机会。

大女儿朱行兵,2019年高考落榜后,老柳送她进入平凉技术学院培训4个月,经多方协调,学校免除了19800元培训费。培训期间,他多次看望,每次给予200-300元生活费。培训中途,由于国家对贫困学生招生政策倾斜,朱行兵被兰州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录取,他又积极对接县教育局为她办理了10000元的助学贷款,解决了她上学的后顾之忧。

次女朱行行,2020年7月被陇南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录取,他忙前忙后为她协调办理了助学贷款,解决了学费问题。同时,还为朱行行找到一份暑假家庭教师的工作,收入2500元,足够几个月的生活费。去学校报到的前一天,他将朱行行接到自己家中暂住,省去在外住宿的费用,并给予500元的生活费。

三女儿朱调兵,中考失利后,他多方协调,免除19800元培训费,在平凉技术学院培训4个月后,2020年2月份,16岁的朱调兵在广州佛山收费站开始上班,每月仅留下1000元生活费后,其余3000元全部打到父亲银行卡上补贴家用。为了节省路费,她从上班至今一直没有回过家。

儿子朱旭兵,目前在庄浪县南湖小学六年级就读。他每次去看望老朱总会给孩子带些衣服、书包、文具和辅导资料之类的“小礼物”,孩子亲切地称呼他为“干爸”。

三个女儿的前途其实就是朱永发的一块“心病”,而老柳首先“治愈”了他的这个“病”。从此,村里的人看到朱永发的眉梢终于展开了,脸上也有了久违的笑容。

2020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柳克俭听说自己的好友要为年迈的父母找一位保姆,他主动上门联系,为朱永发的母亲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吃住全包,还有2200元的工资。在一次为雇主做饭的过程中朱永发的母亲突然感觉胸闷气短、头晕眼花,情急之下她第一时间拨通了柳克俭的电话,老柳立即放下手头工作将她送到县医院检查治疗,并支付了800元的检查费用。所幸老人并无大碍,只是由于劳累导致旧病复发。

安顿好朱永发母亲的工作,接下来就得考虑给老朱治病了。他是7口之家的顶梁柱,只有他的脊梁挺直了,这个家才能真正扶起来、立正了、站稳当,才能健步走起来,甚至跑起来。

柳克俭经过兰州、西安等大医院亲朋好友的帮助,联系到了治疗糖尿病的专家,他亲自为老朱挂号预约,又开私家车将病人送到医院,帮助家属办理了入院手续等。经过一系列检查后,主治大夫进行了对症治疗。在干预治疗下,朱永发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后续又通过药物调理,老朱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后,柳克俭便开始着手改善老朱家的住宿条件。

以前,朱永发一家7口拥挤在破旧的房子里,眼看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屋子的空间越来越小,生活起来也多有不便。为此一直以来老朱免不了忧心忡忡。

柳克俭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虽说是一家人,但也是几辈人了,这么老挤下去也实在不是个办法。

于是,2019年盛夏的一个夜晚,柳克俭和老朱聊罢果园的事,便开始怂恿老朱继续修建房屋。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解说,老朱终于动了心。其实,老朱不是没想过修房的事。他日思夜盼,梦里都在想啊,只是他心里没底气,手头就攒下这么点血汗钱,还指望着投入到果园中,靠苹果赚点利润。他担心一旦动工,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全得往里面砸钱,万一碌碡拉到半山上,资金周转不了导致停工,这不明摆着让人家看笑话么?柳克俭自然看出了老朱的顾虑和窘态,他让老朱放心大胆地修房,到时候如果资金有缺口他会想办法堵上。这下老朱等于吃了定心丸,下定决心破土开工,修建房屋。

虽说朱永发攒下了一点资金,但对于继续修建房屋而言还是杯水车薪,很快资金就跟不上了。柳克俭知道后及时向县公司汇报,经过领导班子出面协调,从省电力公司扶贫沈岔村的23.6万元资金中拨出2万元专门用于朱永发修建房屋。柳克俭个人先后出资5850元为其购买了9000块红砖,出资5000元为其购置了地板砖等,出资3000元为其购置了门窗。在柳克俭不遗余力的资助下,从2016年动工修建的房子终于彻底竣工,朱永发全家于2020年1月搬入了新居。当天一大早,朱永发在电话中盛情邀请了柳克俭,让他一定抽空过来,亲眼见证一下自己的幸福时刻。柳克俭欣然赴约,当天随礼500元,并为其购置了1条高档毛毯。

柳克俭还清楚地记得,当初老朱从他手中接到钱的瞬间,双手不由自主颤抖得厉害,连说话都有点语无伦次了。这次谈话之间,柳克俭向他声明:“别人的钱不还不行,我这点钱,啥时宽裕了啥时候还,万一还不上了,等于我给你修了两间房子,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那怎么行呢?等我的苹果赚了钱,一定还给您。但是可能要比别人晚一些。”老朱表示,今年的一茬苹果如果不出意外,肯定能卖出好价钱,到时候他就能给老柳还一部分了。

交谈时,朱永发的言辞里,充满了深情的感激和感恩。他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咱县公司领导和帮扶队员对沈岔村的村民真的好,你们心里真正装着大伙哩,千方百计为大家着想,帮助大伙儿拔掉穷根,让人人都富起来。尤其是老哥你,让像我这样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能够看到希望,走出困境,这在以前,我连做梦都梦不到啊!”

考虑到老朱还要赶到果园套袋,老柳也不再打扰,匆匆告别后,健步走在赶往下一户帮扶对象王满满家的路上。看到村里朱永发等乡亲们过得红红火火,他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柳克俭刚开始结对帮扶时,无论在任何时候见到朱永发,他都眉头紧锁,表情木然僵硬。现在,无论啥时候看到老朱,都是双眉舒展,甚至眉飞色舞的模样,面部的表情也比以前丰富多了。老朱是真正的“喜”上眉梢了。柳克俭感慨万千,在心里一遍遍默念着、祝福着:“永发,永发,不就是永远兴旺发达么?”

出村的路上,一路槐花相伴,空气里到处乱窜着香甜的味道。是的,这是沁人心脾的甜蜜,这是蜜一样的味道。这难道不正如沈岔村乡亲们甜蜜的日子么?

注:作者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庄浪县供电公司王亚亚、仇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