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认为,河是大自然的灵魂。每个国家或每座城市,都有代表或象征这个国家或城市形象与特点的河流,淄博亦不例外。淄博长长短短深深浅浅的河多如牛毛,而最令淄博人骄傲和自豪、最能代表淄博文化与历史特点的河就是孝妇河。
孝妇河发源于博山禹王山、青石关、岳阳山一线中低山区,流经博山、淄川、张店,沿途汇入了岳阳河、白杨河、羊栏河、水河、般河、锦川河、三里沟河、七里河、范阳河等几十条河流,流到桓台汇入小清河后进入大海,全长136公里,流域面积1733平方公里。
关于孝妇河的由来,民间盛传着一个美丽的童话。相传远在周朝,博山凤凰山下住着一户姓郭的人家,娶了个美貌儿媳颜文姜。婚后不久,丈夫去世,性情勤劳善良的颜文姜就担起了全家的重担,侍奉年迈的公婆,抚养小姑。当时,此地水源奇缺,婆婆喜欢用清洌的泉水沏茶,颜文姜就天天翻山越岭,往返三十多里山路到石马庄为婆婆挑来深山泉水。泰山老母闻知此事半信半疑,就变成一个骑马的老者在路上等候颜文姜以试探她的孝心。待颜文姜挑水行至“老者”面前,“老者”求她赐水以饮马。颜文姜答应用后一桶饮马,“老者”问她原因,她回答:“后一桶水是我喝的,前一桶水是给婆婆用的”。泰山老母深为颜文姜孝行感动,便将马鞭赠给她,嘱咐她将马鞭挂在水瓮里,啥时用水稍微一提就有,但如提出水瓮就会水涌成灾。颜文姜感激不尽,将马鞭拿回家照做,果然灵验,而且水质异常甘洌。颜文姜十分高兴,便小心翼翼用绢笼将水瓮盖好,准备随时取用。过了一段时间,颜文姜的婆婆对文姜说:“你很长时间没回家了,趁这两天家里没事,回家看看吧!”文姜听从婆婆的话回娘家。颜文姜走后,小姑去水瓮里取水沏茶,见里面有一条马鞭,十分生气,顺手猛地一提,只听山崩地裂一声巨响,平地冒出一股大水,顷刻间冲倒了房舍。幸好颜文姜尚未走远,拼命跑回家用身体堵住了泉眼,才使喷涌的水流驯服。自此这股灵异的泉水便世代流淌,汇而成河。后人根据这一传说,将凤凰山下那一眼泉水称作“灵泉”,在泉上又建起了一座颜文姜孝感灵泉庙,并将河水命名为“孝妇河”,把附近的村落称为“颜神”。颜文姜则因这一美丽动人的传说被人们奉为神明,世代祭祀。
必须提到的是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的颜文姜孝感灵泉庙,又叫颜文姜祠、顺德夫人祠,当地人俗称大庙。据元代《齐乘》记载:颜文姜殁,在其地草庙为神,后人于北周时在此建庙,即颜文姜祠。该祠于唐朝天宝五年更建,熙宁八年宋神宗敕封颜文姜“顺德夫人”,赐灵泉庙为额,对祠庙进行扩建,以后历代均有重修,现存建筑为典型明清风格。一九六五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一年后,国家、地方多次拨款修葺。该祠占地四千平方米,内有山门、香亭、正殿、东西配庑、寝殿、爷娘殿、公婆殿等七十余间,分布成四个院落,前后两进,左右对称,形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整个建筑群规矩严谨,金玉交辉,华丽中透着古朴,优美中伴着刚健,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建筑技巧。祠门上悬挂“颜文姜祠”匾额,行书阴文,系中国著名书法家舒同于1982年秋题写。颜文姜祠是我国仅存的三座唐代木质建筑物之一。
孝妇河流域位于泰沂山麓,是肥沃广袤的鲁中冲积平原。漫步在孝妇河畔,数不清的人道不完的往事,随着孝妇河水淙淙北流而逝去,只有孝妇河畔坚实、稳固、坦荡的大地,有始无终地延伸着、存在着。脚下这片宽厚的土地历史上曾诞生过一个持续了七百年的强大帝国齐国。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是春秋五霸之首和战国七雄之冠。其疆域主要位于今山东省大部、河北省东南部及河南省东北部。齐国的强盛始于齐桓公,这位拥有远大理想和雄才大略的君王,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齐国国力迅速提升,成为当时的第一强国。孝妇河的潺潺流水回响着岁月的低语,脚踩着齐长城的残砖碎石,我们完全能够想象当年齐帝国的金戈铁马与繁荣强盛。千百年后的今天,这个强大的帝国早已不复存在,但留给后人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仍然熠熠生辉,光照千秋。
军事上强大的齐国不仅给后世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孙膑兵法》,也给世界留下了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蹴鞠。当年的齐国民众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游戏健身的蹴鞠能够发展演变为今天世界人民喜爱的足球。当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在踢足球的时候,我希望他们知道足球的根在中国,希望他们能联想到那个曾经称雄世界的强大帝国!
孝妇河穿过城市与乡村,穿过农田与树林,义无返顾地流向大海,流向全世界。孝妇河流域大量的文物古迹毫无疑问是全国最大的文物集中区之一。但孝妇河畔文化的传承也是星光灿烂后继有人,仅就文学而言,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有王渔洋、蒲松龄、赵执信三人。同为文学大家,三人的生命轨迹却各有千秋,发生在孝妇河畔文学大家身上的人生遭遇令人玩味无穷和唏嘘不已。
王渔洋名王士禛,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身后因避雍正(胤禛)讳追改士正。到乾隆时,乾隆认为“正”“禛”相差太远,恐流传日久,后人不知为何人,诏改士祯,补谥“文简”。王渔洋从二十六岁开始为官,官至刑部尚书,是著名的清官廉吏。从政之余勤于著述,一生三十六种五百六十多卷,独创诗论“神韵”说,主盟诗坛半个世纪之久,被誉为“一代诗宗”、“文坛领袖”,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
王渔洋官高权重,文坛地位显赫,交友却不论势位高低,看重人品和文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与蒲松龄的关系。两人是文字至交,敬重各自的文学造诣,结为好友。他们交往的重要纽带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王渔洋为《聊斋志异》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这首题诗使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聊斋志异》身价倍增,很快流传开来。
蒲松龄和王渔洋是同时代的人,人生悲喜却是天壤之别。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后世称中国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以毕生精力完成鸿篇巨著《聊斋志异》,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成就最高的作品。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曾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马瑞芳教授称他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聊斋志异》闪耀着伟大的人文之光。其恋爱自由、个性解放等观念,包含着现代社会的文化基因。这种新文学形式的发展壮大,在孝妇河畔两位文化巨人身上戏剧化地契合了,成为他们心灵相通的纽带和桥梁。
赵执信是前两者的晚辈,从亲缘关系上说是王士祯的甥婿。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生于1662年,卒于1744年,是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少年得志的赵执信殿试二甲进士,为王渔洋所器重,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长生殿》戏剧,遭弹劾革职。此后五十年,游历苏杭,关心国计民生,诗风大变,他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华章,最终成为迥异于当时文坛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漫步在孝妇河畔,聆听着歌唱了千百年的流水声,我忽然想到了北宋的大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孝妇河畔这片神奇的土地还与宋朝大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有着无法割舍的亲缘关系。博山的荆山脚下有一座建筑清新幽雅、肃穆巍然的范公祠。范公祠是一组以范泉为中心的古代建筑群,始建于明代。这组古建筑虽然面积不大,但高下相间,随势安排,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给人古色古香、精致典雅之感。
范仲淹,生于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卒于皇佑四年(1052年),字希文。范仲淹和包丞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江苏)人,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史称“庆历新政”,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
孝妇河畔为什么建立纪念范仲淹的祠呢?原来,范仲淹的母亲射氏是博山人,范仲淹两岁的时候,他父亲病故了,母亲带他改嫁到了长山(今周村一带)的朱氏家中。少年时代的范仲淹,在朱家经常遭受虐待,他母亲非常伤心,便把他送到博山的荆山寺读书。范仲淹喜好弹琴,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富含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是广为传颂的千古佳句,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也是中华文明史上闪耀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淄博的百姓敬佩他的政绩和才华,便在他少年读书的地方建祠以纪念这位伟人。
孝妇河有自己的历史,正如每条河都有现在和未来一样。孝妇河勇往直前,奔流不息,千百年来如同鲁中大地的一条大动脉,滋润着淄博这座拥有灿烂文化的历史名城以及承载着几十年科技辉煌的工业城市。孝妇河的昨天今天明天是淄博历史的缩影,淄博的前进与发展,不断装点着这条古老的河流,使她历久弥新,充满生机与活力。对淄博来说,孝妇河不应属于大自然的恩赐,它更象富含精神和文化的生命体,更适合做一个精神标本或成为一个精神座标或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