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俭之的头像

俭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14
分享

中元

一轮明月,两处情愁。

几缕清风,千载倥偬。

节日不仅带来回忆,也带来思念。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老家县城的中元节是仅次春节、中秋的大节日,因这一天家里都要买来许多瓜果零食,在给神灵享用之后——大人是这么说的,便成了孩子们期盼已久的“囊中之物”。今年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回去,心中好像无心插柳柳成荫似的生出愁绪。当然,今年并不是第一次没回去,当初上学那会儿并无此等感受,可能路途遥远、山高水长就足以作为不回去的理由,在这理由之下,回不回去就变得不值一提了。是啊,年少哪懂别离呢?整个心都是活泼生动的,正是为未知好奇而奋力探索的时候,自然不会为了节日回不去而故作惆怅。然而却在今天挂断父亲询问能不能回去的电话之后,不经意泛起惆怅——那是叫惆怅吧?我仿佛懂了别离,别离并不因为不能再见而愁闷,反而是近在咫尺,想见而不能。成长带来许多,也带走不少,把柔软的心磨坚硬,还在坚硬中刻下风霜。人们日复一日许是为了讨口饭吃,而我又是为了什么?

中元节要“拜鬼”,在家门口支起方桌,把买来的许多食品摆列其上,找一个空罐头装上米,插上从圣公妈庙请来的香,等续完三炷香,再化掉许多袋早早准备好的“大金”,便完成节日的仪式了。年年如此,乐在其中。自恃有学问者便笑道,凡俗小节,求其在我,何故多礼。他也许不知,不惟草木有养,心亦有养。我们效法天地,敬畏鬼神,祭奠祖宗以及怀让他人,是一句“求其在我”可以覆盖的吗?虽然无法从实际现象上肯定我们在做这些仪式时有获得某种益处,却又在仪式的不断践行中有意无意的受影响,重点永远不在于形式如何,而在于心中的诚与敬是否产生。

此刻坐在九龙江畔,看着红泥火炉中窜跃的火苗,它知道它是一个过客吗?也许知道吧,但我猜火苗自己并不觉得,假如它有灵,应该会对这个世界说,其生也柔弱,其死也槁枯,尽情绽放,以示来过,足矣。抬眼望见东南方的明月,一轮明月,多少骚客引为文思,时光惹人寂寥,佳节倍能思亲,当孤独成了常态,离散的心却因为佳节而更聚了,所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不正是如此吗——不以形聚,而以心聚。中元,不止中元,往后的每个节,都是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