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金升的头像

金升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1903/30
分享

诗兄国志

  一个偶然机会,我在《民族文学》杂志看到一组诗《向北方》,我瞬间感觉地到,这么熟悉的景物,在诗人的笔下,草木有情,山石颔首,粒粒珠玑般的文字构建了似呼缭绕着一股氤氲的仙气的蓬莱仙境。我开始关注诗的作者徐国志老师,找到他很多作品拜读研究。在诗集《燕山草木》里,一草一木有感情,会说话,文字干净优雅,透漏出淡雅芳香和悠悠的灵性;长篇小说《奥雷一号》获得金盾文学奖,刻画了人民警察的热血勇士的忠诚灵魂。徐国志老师也是承德人,警察,一个出色公安的作家,这些年,他用文学作品讲述着战友们感人的故事,时代风貌,铸造了人民警察无怨无悔的忠魂,诗文多次斩获全国大奖。 

  在我们的公安队伍里,像如此水平的作家的确是凤毛麟角,令我肃然起敬。我的身边也有很多感人的事迹,当我提起笔时却什么都抓不到,写出来的东西也没深度,拙笨的连我自己都不敢多看一眼。能够见到徐老师,当面求教公安文学困惑,这是那短时间最迫切的事情,电话约他几次,我们的相见阴差阳错失之交臂。我默默地鼓励自己,拜师学习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不要泄气,应该有文化的自信吗。

  记得那是前夏天的一个中午,我的一顿饭刚结束,电话响起,电话里传来慈祥温暖的声音。哦,我朝思暮想地盼望见到的徐国志老师的!“兄弟,你忙吗?如果你现在有时间的话,你来我单位,咱们随便聊聊吧。”

   那天恰巧休班,为了家里的一些琐事,请了一顿不得不请的饭局,酒虽然没喝多,但我知道,酒气肯定臭味很大,很让人讨厌,第一次拜见老师就这幅吊日浪荡的样子,实在不合适。反过来又一想,丑媳妇不该怕见到公婆,弄斧就要到班门,我了打车,就匆匆赶赴徐国志老师的工作单位。

  在承德市公安局看守所,经过严格的登记手续后,在他的办公室我们终于见到了。从文字里走出的作家,人也如其文,身材高大魁梧,身着一身合体的警服,正符合读他的文学作品时想象里的样子。一见面,一双有力温暖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我!

  这是我和国志兄的第一次见面。对于即将展开的长篇的解释,徐老师嫣然一笑,老弟言重了,我虽然是写了点文字,可是还没有羽化成仙呀,我们都是一样的,努力完成本职工作,八小时之外还要走进人间烟火,做自己必须完成的事情。我们是同行,也有类似的迷茫,比你大了几岁,不要叫老师,叫我大哥吧,我们互相学习。

   那时,他刚从全国公安文联参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十九大报告回来,对于回答我文学道路上困惑和彷徨,国志兄解答的高屋建瓴。1983年徐老师从承德农校毕业后,工作扎根于基层乡镇,后来走向公安工作岗位,三十多年来,在执法办案的工作之余一直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热忱。国志兄鼓励我,警察这项工作就是一座文学素材来源的富矿,有英雄,犯罪分子,人民群众,立体化的生活如实展示着时代的风貌,创作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公安作家的幸运,只要多观察,思考总是能够打造出优秀文学作品。总书记说,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文艺,同理,在警察这个行业也不能缺少了文艺。我们的战友都是活生生的英雄,许多故事惊天动地,却往往不能被社会所了解,公安作家是一手持枪,一手持笔的人,当你成功写出作品时,所有的质疑就会消失!

   国志兄勉励我要多读书,勤思考,以海纳百川的心胸收纳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增长写作功底;要带着感情深入生活,作品接地气才能通神灵,写作是一种宁静中的修炼,甘于内心安静平淡,作品反复打磨之后就会有能量感,有温度,有筋骨;文学不能比做可有可无的咸菜条,应该是精工细做的满汉全席,肩负了家国天下的高远情怀。

   离开时,国志兄赠送我很多的学习书籍,我这样的连吃带拿,有点象来打秋风似的,路上我给国志兄发了条消息:很抱歉占用了徐兄的午间休息,给我个机会,小弟用一杯清茶表达谢意。很快就收到他的回复:兄弟,用作品说明一切,祝佳作频传!

  后来的日子里,我都一边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一边观察思考着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用文字记录着这个令人奋进的时代。每次我通过微信向国志大哥交作业,国志兄耐心地指导点拨,向编辑推荐我的诗文作品,介绍他的一些作家朋友。是呀,正如国志所言,我们的每位战友都是英雄,可他们不是作家,公安作家有责任用文学为英雄们立传铸魂!

   去年春天,我在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的学习,课堂上中国作协叶梅老师列举了近几年来文坛涌现的文学新秀,我的国志兄就位列仙班,叶梅老师重点分析了国志兄的诗歌作品,这让我感动了很久。课间信休息时,我和叶梅老师沟通,当她知道我来自于河北承德时,骄傲地说,承德的徐国志是我的学生,文章写的非常优秀!国志兄是首届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高研班学员,当时叶梅老师是国志兄的导师,对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老师的骄傲不自由地流于言表!我和国志兄汇报此事,他说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人生的一大幸运,代我向尊敬的叶梅老师问好!我想,遇见国志这样的好兄长也是我人生中最的幸运的事!

  第二次和国志兄相见在承德的青春回眸诗会上。去年初秋,诗刊社,中国作协组织了近几届全国青年诗会上获奖的诗人,在承德,一起研讨新时代生态诗歌的创作经验。一回身,国志兄正坐在身后,认真倾听着台上诗人的讲课。他向我微笑着致意。休息的空余时间,国志兄告诉我,这段时间他正在石家庄,采访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吕震江的英雄事迹。那时,我多么想和老哥哥坐下来,端一杯茶,尽情聊聊文学创作道路上遇到的种种困惑,可时间不允许,他看上去显得很疲劳,徐兄辛苦了。以后向他请教的时间会有很多的,我想。

   第二天一早,就是2018年的7月9日,我接到文友的电话说,徐国志老师去世了!昨天我们还见面了,握手来,聊天来,我难道是见到鬼了吗?我说,这种消息你可别胡说,你不知道中国的同名人很多吗。我的话还没说完,电话那边已经泣不成声了!与国志兄的老友步九江老师核实,国志兄是今天早心肌梗突发离开的!令人难以相信,还不到十二小时,人与人就分别于阴阳两届,才五十五岁,正值文学创作年富力强的岁数,是天妒英才!消息传出,身边的,网上,作家朋友们都在发起悼念,回忆起与诗人交往的一些往事。国志为人热情真诚,如同他的诗,激励帮扶过无数和像我一样,在文学道路上孤独的,执着的追梦人。

  第三天早上,是我们与国志告别的时刻。国志兄身着警服,安静地躺在棺椁里,一簇簇的鲜花围在身边。铅灰色天空下,殡仪馆的青松翠柏间飘荡着低低哀乐,单位领导为国志兄宣读着真情的悼词。赶来送行的有公安的战友,作家朋友,许多没到场的朋友在网络上表达着对国志老师的深刻哀悼。这是我们的第三次相见,往事一幕幕。诗一般的老兄,欠你的一杯茶,一声谢谢,何时才能报答?

  走出殡仪馆时,天空飘落着微微的秋雨,整个世界笼罩在雾蒙蒙之中。在大门口,承德市作协的朋友们向每一个人发放着诗集《诗送国志》,朋友们的诗写的情真意切。诗集的封面上,国志兄的笑容依旧真诚得灿烂!我固执地认为,诗人是有灵魂的人,不会死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