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金升的头像

金升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1904/06
分享

国志大哥

一大早,我接到文友的电话,徐国志老师去世了!她说的事,打死我都不信,不打死我更不信。昨天我们还见面了,握着我的手和我聊了一会儿,难道是我那时的幻觉吗?你可别胡说啊,你不知道中国重名的人很多吗。这些话我还没说完,电话那边传来了低低的哽咽声!与国志兄的老友九江老师电话核实,国志刚刚心肌梗发作离去了!那一瞬间我傻了,我们相见还不到二十四小时,就分别于阴阳两界,五十五岁的国志哥,正直工作文学创作的黄金年代,天妒英才啊!

    昨天,诗刊社,中国作协组织了近几届青年诗会上的获奖诗人,共聚承德,研讨新时代生态诗歌的创作感悟。一回身,国志兄就坐在身后,正认真倾听着台上诗人发言,他向我微笑着致意。这只是我和国志兄的第二次见面。中间的休息时间,国志兄告诉我,这段时间他正在石家庄,采访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吕建江的英雄事迹。我多想和老哥坐下来喝一杯茶,聊聊工作,聊文学创作道路上遇到迷茫,时间短暂,他看上去显得很疲惫。以后向他请教的时间会有很多的,我想。 

第一次和国志哥见面是前几年。一个偶然,《民族文学》刊登的一组诗《向北方》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这么熟悉的景物,在诗人的笔下,草木有情,山石颔首,文字粒粒珠玑错落有致,似蓬莱仙境萦绕着一股氤氲的仙气。我开始关注诗的作者徐国志老师,找到他很多作品拜读,研究他的写作手法。在诗集《燕山草木》里,一草一木似乎都会说话,诗歌的语言干净利落,透露着淡雅芳香和隐约的灵性;长篇小说《奥雷一号》获得金盾文学奖,讲述了百年奥运前夕,某市人民警察忠诚维护国家安全的壮举。徐国志老师也是承德人,我们是老乡;人民警察,是同行;一个高产的公安作家,他的诗文频频斩获全国大奖,如此丰硕的成绩令我仰视,诗人的仙风道骨令我膜拜。在我们的公安队伍里,如此水平的作家的确是凤毛麟角。

我的身边也发生很多感人的事迹,当我要写点东西时什么都抓不到,有时写出来的东西连自己都不敢多看一眼,还谈什么发表于大报大刊。从文友找到他的电话,我通过微信向他频频交作业,每一次得到点拨,我的混沌就明朗一片。我还是不满足,盼望着如果能够见到徐老师,当面求教文学创作中的种种困惑,那样会有更大的收获。电话约他几次,国志老师每天看守教育着几百名犯罪嫌疑人,还有采访任务,写稿,参加作品交流研讨会。一个人,两个身份,两项工作,我们的相见总是失之交臂。有时我默默地鼓励自己,文学创作并不犯法,拜师学习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老赵,不要泄气,你一定有文化的自信。

一个夏天的中午,一顿饭刚结束电话响起,电话里传来温暖厚重的声音。哦,是我朝思暮想盼望见到的徐国志老师的电话!“兄弟,你忙吗?现在有时间的话,来我单位当面聊聊。”

都赶巧了。为了家里的一些琐事,这是一顿不得不请的饭局,酒气肯定很大,那种馊臭味闻着就让人讨厌,第一次拜见老师就这一副吊日浪荡的样子,实在不合适;反过来又一想,丑媳妇不该怕见公婆,弄斧就要到班门。在他的办公室我们终于见到了。国志老师身材高大魁梧,身着一身庄严的警服,明显感觉到了一身正气,这正符合我读他的诗时想象出来的气质。一见面,我的手就被一双有力温暖的手紧紧地握住了!

    对于我展开长篇大论的解释,徐老师嫣然一笑,老弟言重了,我虽然是写了点文字,咱们都是一样,打拼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我理解,八小时之外还要走进人间烟火,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我们比你大几岁,以后不要叫老师,叫我大哥吧,我也经历过你说的坐凉板凳,不得烟抽的阶段,咱们就互相学习,一起提高吧。

1983年国志从承德农校毕业,扎根于基层乡镇,后来走向公安工作岗位,三十多年来,执法办案的空余,一直坚持学习,研究文学创作。那时,他刚刚在全国公安文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十八大报告,对于我的种种的困惑和疑问,国志兄解答的高屋建瓴。国志兄鼓励我,公安工作本身就是一座富矿,创作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公安作家的近水楼台,只要多留心观察,多思考,总能够打造出好作品。警察这个行业也需要优秀文学的滋养,一个人干了一辈子警察,可以讲出自己经历或见到过的可圈可点的故事很多,但他们并不是作家,有许多典型的,感动人心的故事,不能被社会所知晓,公安作家是一手持枪,一手持笔的人,当你成功写出象样的作品时,所有的质疑迷茫就会变成你的文化自信!

书是最好的老师,这好比是吃了牛肉长人肉,书读多了要增长笔下的功夫;要带着感情贴近我们的战友,关心了素不相识人的冷暖饥饱。国志大哥知晓我急于发表作品的浮躁心里,就勉励我,文学写作是一种淡薄宁静中的自我修炼,“宁做三年板凳冷,不要文章半句空。”通过反复打磨,沉淀出的作品有能量,有温度,有筋骨。自古以来,每个兴盛的朝代都重视文学事业,近几年,党中央把文艺提升到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所以一首诗,一篇散文或者小说不是一盘可有可无的一盘咸菜条,一把瓜子,而是精工细做的满汉全席;开始我们研究学习的是写作技巧和手法,最终目的是要展示家国天下情怀的人生大格局,大情怀。

那天离开时,国志哥又送给我很多学习的书籍。这样的又吃又拿,真有点象个来打秋风的,实在不像样子。路上我给国志兄发了条消息:感恩徐兄,何时小弟备一杯清茶以表谢意。很快收到他的回复:你的文学作品就是你的名片,老弟,我看好你,加油!

后来的日子里,我一边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一边坚持文学创作,用文字记录着点滴的生命感悟,用文学作品感恩这个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依旧通过微信向交作业,无论他怎么忙,老哥哥耐心地指导点拨,直到茅塞顿开;有时向编辑推荐我像样的诗文作品;为了开拓我的视野,他向我推荐了重要的文学活动,接触到许多创作成绩斐然的知名作家。

去年春天,我在鲁迅文学院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课堂上中国作协叶梅老师列举了近几年来文坛涌现的文学新秀,我的国志大哥位列仙班,叶梅老师重点分析了国志兄的诗歌作品,这让我感动了很久 !国志兄是首届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高研班学员,诗文作品频频斩获全国大奖,对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叶梅老师的骄傲不由地流于言表!当我和国志兄讲起此事时,他说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人生的一大幸运。是呀,遇见国志大哥也是我人生最大的幸运!

铅灰色天空下,殡仪馆的青松翠柏间飘荡着低低哀乐,单位领导为国志兄宣读着哀痛的悼词。赶来为国志送行的人有公安界的战友,作家朋友,国志的亲属,没到场的朋友,很多像我一样的,受到国志大哥点拨过的在文学路上执着前进的追梦人。回忆起与国志老师相处的历历往事,心里的深情厚谊化作诗篇,表达了深刻哀悼。

这是我与国志大哥的第三次见面,也是永别。国志兄身着警服,安静地躺在棺椁里,一簇簇的鲜花簇拥在身边,我在送行的人排起长长的队伍里,深深地向兄长鞠躬。国志大哥,我与你相见恨晚,相处太少,却受益匪浅,一别匆匆,还没来的及给你倒一杯茶,说一声谢谢!

走出殡仪馆时,天空正飘落着微微的雨滴,整个世界笼罩在雾濛濛之中。在大门口,承德市作协的朋友们向每一个人发放着诗集《诗送国志》。诗集的封面上,国志兄的笑容依旧真诚得灿烂,象一颗不眠的星,时刻鞭策鼓舞着我!我固执地认为,诗人是有灵魂的人,不会死的。


2018年7月11日于承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