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对于自己所在城市,有太多的不,不了解过往,不懂得现在,不清楚未来。向往着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心生羡慕于他人。对于自身,倒也吝啬,在忙碌中无为地度过,看不见的东西成为了追逐,能触及的却置之于脑后,不曾留下一些空闲时间,看看自己,看看脚下这片生活的土地,去倾听下这片土地的低吟——它常发出叹息,叹息着是否已被人们遗忘,叹息着是否还会被记起,想着想着,又是一声哀叹。
这实在有些对不住它了。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这哀叹声寻去,瞧一瞧。
临川,在历史长河中,时隐时现,隐的多,现的少。常处于一种沉睡状态,可每次的睁眼窥视,都能够让世人为之一振,
对于临川,大家都给冠之以“才子之乡”。它不承认,也不否认,低头不语,从不为自己宣扬些什么,只默默养育着一代代学子,尽着自己本该的义务。对外地求学至此的,也用包容、宽厚的胸怀予以接受,未曾拒绝。等到学子们需辞别再赴异地之时,也欣然相送,留给它的,是似母亲般的日夜思念。它不能通过痛哭一场,来减轻自己哀伤,它还有它的责任,这份责任一直延续,从不中断。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那些学子——
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道尽多少惜别与期盼,又叹出多少事与愿违?
一次“熙宁变法”又怎把一位改革家推上风口浪尖?
一部《牡丹亭》怎让痴男怨女沉迷、浮想联翩?
或许会被误认为是在宣扬,在夸耀,可哪个城市没有他们的过往和哀怨?不过是自己的无知蒙住了那双慧眼,不曾窥见罢了。
现在就踏上那迤逦蜿蜒的小路。去看看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
初了解《牡丹亭》,是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之上——
邓宇立老师正耐心地给学生们讲述和分析,年过半百的他脸上已布满岁月的痕迹,灰白的头发仿佛在细说着过往,眼前的镜框彰显着学问。故事从他口中说出恰到好处。
课本上是没有《牡丹亭》这篇课文的,也记不得是谓何故说以至说及,但故事就此在我脑海种下,等待发芽。
当我再次看得这三字时,已是两年多以后事了,心想,该了解了解,往前走一走了。恰逢,当时剧院有此场演出,便兴致而往,这是我第一次正规场合看戏,演出约两小时,但要把一本《牡丹亭》全剧55出演绎完全,显然是天方夜谭,不过好在虽是节选,却也细腻演示一场生离死别,观众也可看懂。
为深入了解,翌日我便借得这书,易于翻阅。
故事情节大致可分主、副两线加以发展,主线讲唯美的爱情,副线讲战争坏境复杂的背景,副线的讲述对主线的剧情予以推动,在全书《回生》一章往前,以杜丽娘、柳生等一系列人物为主导体制,演绎一场生死离别,在情于方面,看到《回生》,也就差不多许,如想往下,虽有偏离,也可细琢。副线的讲述,合乎于理,对结局的圆满,予以考验。
走到此处,细思一番。
剧中人物各饰其态,可以推敲,我却不太以为意,也懒得去想。可前进得步子却始终迈不出,倒是停留了下来。尽然如此,那就停下歇歇——
春香,一位稚气未脱,伴丽娘左右的侍女,她机灵可爱,很是童真,在情感表述方面大方,从不忸怩。《闺塾》一出的主要体现人物,是陈最良和春香,先生的呆板,学生的能言善辩,形成对比,文章的词句也不失韵味。
陈最良,一位老儒,一位见风使舵的老儒,一位不知学问是何,却满口诗书伦理,迷失在书本偏离现实的老儒,一位本该平庸,叹于平庸,却贯穿着整个故事活不平庸的老儒。他使我又怜又恨。
石道姑,一位身有残缺,说长道短,却对丽娘复活起关键性的人物,恪守于陈规,被现实逼迫,甘于现状,却也有着愿成人之美的君子之行,使我另眼相看。
说完人物,不如再将视野拓展,将故事放小,看看书外的那位老人家。
夜半时分,寒风肆虐,街道阒静无人,各家各户都掩上了门窗,向前走去,却有一户人家房门敞着,烛光微亮。悄悄地接近,房屋内倚桌坐着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先生,他时而叹气,时而忧愁,时而欢喜,时而眼中闪出矍铄的光亮,又时而沉入低迷,喜怒哀乐在他脸上轮番呈现。
他在思考,思考着些什么我不太清楚,但显然,他此刻一定很兴奋。他奋笔疾书,我很想走过去瞧瞧他究竟写的什么。是何原因让一位近半百的老先生如此沉迷,沉迷于这漆黑的夜。
终于,他停下手中的笔。
他沉醉于精神的世界,游走,他在寻找出路,后来也找到了那条出来的路,可是又不太愿意出来,便于此踱步,踟蹰,他怕他出来就再也回不去了。可是,终究还是要踏上了那条只出不进的路。最终,他哭了,他恸哭流涕,他在哭杜丽娘的死去,他在哭一出佳作的升华,他在哭他自己的过往。他笑了,仰天长笑,笑声随街道的延伸奔去。
我想,再打扰下去的话,他就该生气了。
再往前走走吧!
说于此书,不得不聊戏剧,可我从小至大却不曾喜它,它也似乎不曾喜我,本该没什么可说道的东西。我不生在临川,却因幼时等些条件的影响,迁家到此,成长在这,就此浅意中拉近了我俩之间的距离。
如果说文字是故事的载体,那么,戏剧便是故事的媒介。它形象地传递着情绪和展示着人物的形态,剧种唱法等虽有差异,但所表达的意思总归如此。现今社会,戏剧不被大多数理解,以至淡忘,但也会偶尔发声,它等待着,它始终充溢着信心,这份自信来源于历史百年的沉淀,来源于国人一种融于骨髓筋脉不可剔除的审美艺术感。这份艺术感只因大部人不曾去探究,一直隐没于内心的深处,又因不曾挖掘,也就渐渐忘记埋藏的地方。如今生活在大数据,智能环境之中的我们被眼前的繁华弄得不知所措,寻不到方向,科技这把双刃剑,在日益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容易迷失本我。如果能突破这层迷雾,寻得出路,再看世界便是另一番模样。等到再时,肯定会回来找它,它也依旧敞开着怀抱。
戏剧观赏对于新入门的,似有一层看不见屏障,这层屏障让大多人望而却步,畏葸不前,但如果触及,便又会发现,似乎并无阻力。这层屏障是自己设立的,与门槛无任何关联。
对于常人,戏剧的言语是难以跨过去的深壑,而非易懂的白话。人常为自己找些托词,这形成了习惯,也成为了把自己与事物隔绝的墙体。想看戏,就得先尝试,尝试着去看,尝试着去听,尝试着先了解,了解故事的纵向发展,了解故事人物结构。再看时,便一目了然,不言而喻,接着再了解其中著名唱段,唱段的演绎也指动作,表情的结合,方能体会戏剧演员的辛苦,日益付出。
当戏剧演员在舞台因些原因导致表演出现差错时,不懂的人会低头小声讥笑,为何低头?他也怕笑声会引起周围观众的注意,投来目光,以一种掩耳盗铃的方式来试图隐藏自己“无意”的行为。不知自己其实已陷入和舞台演员一样的处境,不懂得这种的行为实际比台上演员的失误更加可耻和羞愧。
明白的人会慷慨的给予掌声和鼓励,这是理解,也是修养,更是尊重。
届时,戏剧观赏也算入门了。
随着人事更迭,时代的迅速发展,能认识,体会到中国的经络,血脉的人越来越少。其实,戏剧的发展不在于规模,也不在于体制所限定的范围扩大,而是一部佳作的创新和一份脉络的传承。
浅谈,也仅只是浅谈,以下话语从我口中说出实属不太合适,但还是要给广大同龄人提一建议,往其思之——
历史长河连绵不断,续可长延,人生数哉,犹如沧海沙砾,弱不起眼。始者无知,所以无畏,后者有知,当知者自浅薄,励精图治,当学一门学问,做一延续,达者,做一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