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田友国的头像

田友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18
分享

落雁腾声的地方

散文

落雁腾声的地方

田友国

落雁,不是雁往下落,是向上飞翔。落雁,是古典大美女王昭君的代称。出塞途中,西汉的马嘶与琴声,一起诉说着王昭君的离情别绪。王昭君貌美,加上一脸的乡愁,愈发令万物怜爱。大雁见王昭君美得惊心,又有泪滴于腮,便看不下去了,张开翅膀飞了起来,正如《庄子·齐物论》所曰:“鸟见之高飞。”武汉东湖落雁景区是鸟的乐园,湖浪声中,有群鸟吟波;蓝天白云间,有沙鸥掠空;树木摇曵时,更有飞鸟穿绿。尤其是,小鸟依人的画面,温馨,如童话。

群鸟吟波

落雁景区多半岛,水域面积4.29平方公里,素有“九十九湾咀”之称。半岛大多由北伸入团湖之中,岬湾迂回,与交错。既谓落雁景区,自然就有落雁岛。至于落雁鸟之名的由来,有这样几个版本:

一个是春秋时期的版本,与楚庄王有关。楚庄王骑着战马,驰骋千里疆场。曾经,他率兵至东湖,与敌军在东湖两岸交战。楚庄王居鼓架山,谋局。敌首隐于荒岛的芦苇中,伺机而动。敌首见军粮短缺,又见大雁群翔,便想像着野炊大雁的美味。于是,他举箭射雁,一只雁便从坠落下来。因胃口大,再射,一只雁受伤后,逃出了箭的射程。之后,这只雁带伤飞向鼓架山,至楚庄王的帅帐,紧急降落下来,将敌首的行踪、情报,告诉了楚庄王。楚庄王立即给它包扎后,直捣敌首设于芦苇之中的战时指挥所,生擒了敌首。楚庄王凯旋,感念这只雁,便将这个荒岛命名为落雁岛。

落雁岛,曾叫佛祖岛。佛祖,佛教创始人。这个版本与佛祖有关,但时间不详。

相传,很久很久之前,佛祖从西天向南飞来。千里迢迢,佛祖不是旅游。此行,佛祖有一个目的是,到湖北新洲建一座寺庙。途经东湖一半岛时,他发现风中翻飞着大雁的羽毛,再转睛一看,一堆芦苇丛中,散落了许多大雁的羽毛,更叫他惊悚的是,还有一具大雁的残骸。对生灵,佛祖有一种习惯性的关切。谁在屠杀大雁?佛祖便踏访附近的居民。居民告诉他,这是狐狸所为。

佛祖环视了一下。这个地方三面环水,是一个半岛,或沼泽地,草秽丛生,一派荒凉、萧疏的景象。大雁从北往南飞,却看上了这片水域和湿地相错的地方,停下翅膀,开始集体越冬。狐狸也看上了这个地方,并嗅到了大雁的体香,便开始了偷袭行动。狐狸狡猾,腿长,奔跑启动快,反应慢的大雁便逃不出被捕食的命运。佛祖又看了看前方的水域,水域呈东西走向,狭长,他便沿水域的岸边向东走去。不一会,佛祖停下来,站在湖岸边,左脚支撑身体,右脚在湖面上踩了踩,很轻,很轻,但神奇的是,不远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岛,状如佛祖的脚底。于是,便有了佛脚岛之名。佛脚岛的出现,是佛祖特意为大雁越冬筑成的,并将狐狸与大雁隔离了。

不过,民间普遍还是叫落雁岛。

落雁岛约0.7亩,又名走人棋岛,它位于团湖中央,团湖是东湖的一个子湖。落雁岛因团湖水而成为岛,团湖水因落雁岛而有了新形态。水与岛亲密的地方,湿地也丰沛。于是,这里便聚集了许多的水鸟,水鸟大多是自选动作,或低舞,或翻飞,或盘旋,但都会发出欢吟声,绕了湖面上的轻波。鹳形目、潜鸟目、红鹳目、鸻形目、鹈形目、鹃形目等,还居住在这里,因为,这里给它们备下了美食,湖水、岛上,与湿地,除水生植物外,到处布满螺、鱼、贝、虾,与蠕虫。见了这引起,水鸟胃口大开,立即兴奋起来。

水鸟有爱心,与社会公德,少有相互掠夺的事件发生。白鹭、灰鹭、野鸭、兰雀、黄莺、丝雀、斑鸠之类的万余只鸟,都在这座鸟岛上同居、生存,关系却十分友好,尤其是觅食策略上,更见它们的高风亮节。

潜鸟目是游禽类,擅长水域活动,与捕食。对岛上、湿地的美食,它会熟视无睹,留下来给涉禽类,比如,红鹳目、秧鹤,与秧鸡。涉禽类生来水性不好,只能在岸边、浅水区捕食。而潜鸟目孕于水,产于水,长于水,先天就不畏水,又没有自私的基因,便会将浅水区的美食也留给涉禽类,自己却到团湖的深水区去捕食。

鸥类介于游禽与涉禽之间。一般情况下,它会有一种自觉行为,就是至团湖水中捕食。至于湿地的美食,它会视而不见。不是水中的食物格外鲜嫩,也不是它偏好这一口,是它有一种情怀,与风格。

鸬鹚,是这座鸟岛上目前最多的鸟,属游禽类,具有迁徙性,全蹼,四趾均朝前,黑色体羽,既为潜水捕鱼老手,又能直线飞行,鱼,与软体动物,为主食。常规是,秋季由北启程,南迁至这里,筑巢取暖,快乐生活,以越冬;第二年春天离开这里,返回北方,展开本能的繁殖。秋天再到这里,鸬鹚父母便会带着子女,一起南下至这座鸟岛。于是,这座鸟岛的鸟口密度会成倍增长。再说,鸬鹚不会计划生育。东湖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勤于打扮鸟岛:一方面,密植池杉,以根固土;一方面,修复湖岸,减少湖水的拍击。同时,东湖每年都在团湖批量投放鱼苗,早就在给鸬鹚备餐。待到冬季,这座鸟岛的池衫上,便会布满鸬鹚。几天后,池衫上便被鸟粪披上一层白霜,似有吉林“雾凇奇观”之美。

落雁岛鸟多,可谓万鸟翔集。有时候,乌龙古井的口沿上,也歇满了鸟。早在春秋时期,落雁岛上便有了这口乌龙古井。这井,深6丈,底部为乌石,乌石缝间涌出的泉水,甘甜,爽口。几千年以来,天象多变,或连连大雨,或持续干旱,乌龙古井的水位却始终如一,充满了奇妙。鸟也为之惊叹,便立于井沿,弄清这种奇妙的现象,或许,还想尝几口井水。

落雁岛,鸟的梦乡。

飞鸟穿林

“鸟栖池边树”,是一句唐诗,诗人贾岛说出了鸟的偏好。鸟是主体,池边树便是两个客体:水与树。但,水、树、鸟都是生命体。对于水与树,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依赖。前面说到了水于鸟的生命关联,现在说说树对鸟的生命关联。

植树,是人类与鸟类的共同关切。东湖植树是一种自觉,与情怀。依地理环境,东湖在落雁景区广植着池杉树,也广植着贾岛的诗句。池杉树是池边树之一种,耐水湿,抗风力,向上通直,下部无芽,也无枝。上部有枝,枝向上伸展;也有叶,叶多钻形。树冠较窄,呈尖塔形。落雁景区有20多个半岛,岛与湖相连的地方,大多都植有池杉树。植多了,池杉树便成了林。池杉树挺拔,威武,似有仪仗队的壮美,诱去多种鸟,是很自然的。鸟,也爱美,也有审美标准,也有择居的自由。鹦鹉、百灵、兰雀、画眉、鸽子、八哥、鸵鸟、文鸟、翠鸟、杜鹃、游隼、白头翁之类,也不可能清心寡欲,便成双成对,于池杉树林中建立了家庭。于是,生活快乐。于是,鸟族便有了三代同堂的天伦之乐。

大自然有个生存法则,便是鸟投林。

鸟比树还要多。这么多鸟穿飞于池杉树林,其飞行轨迹的错综与复杂,是不言而喻的。但,这么多的鸟穿飞,舞姿翩然,敏捷,密集,竟没有一只鸟撞到池杉树上,也没有两只鸟相撞。折翅、伤翼的事故,池杉树林里不会发生。因为,它们太熟悉这里的环境了。正是因为这么多鸟的穿飞,池杉树林便有了动感,落雁景区便轻盈起来了。有时候,鸟还会站在树尖上,左顾,右盼,将自己也植入了一幅画里。不远处的山水,有气象,醉了它。有时候,鸟于天空中飞翔,天空便会随着鸟的翅膀忽闪,忽闪。

东湖听涛景区曾有一座鸟语林,与过往的赵氏花园仅一墙之隔。鸟语林30多亩,天然与人造相兼。鸟艺剧场,艺鸟会演出20多个节目,比如,孔雀东南飞、西部牛仔骑鸵鸟。人造鸟类活动网,征集珍稀鸟类8000多只,比如中国的绿孔雀、丹顶鹤,外国的金钢鹦鹉、鹈鹕。

其实,落雁景区池杉树林也是鸟语林,清新,没有人工痕迹,鸟在这里不乐还不行。攀禽、飞禽、涉禽、鸣禽、走禽之类,于池杉树林中相融,与联欢,或喁喁私语,或济济和鸣, 如杜甫诗云:“丝管啁啾空翠来。”

古树名木园,是落雁景区一景,也是鸟的家园。40多亩的土地上,散布着苦槠、银杏、木瓜、女贞、黑松、朴树、棠梨、皂荚、广玉兰、二乔玉兰、对节白蜡等,100多棵,都在百年以上,名贵与稀有,便是它们的标签。更罕见的是,几棵古枣树十分劲拔,站在鸟的惊奇中。说是古枣树,还一点也不假,最年迈的500岁,最年轻的也有200多岁了。鸟们多喜枣树,或与枣的营养有关。四月里,枣树长叶,叶翠成荫。五月间,开花,花白带青。之后,结果,芳香多蜜。鸟们也知道,枣健脾、益血、养胃、滋补、强身。于是,这几棵古枣树便成了鸟们的公园。

3棵湖北梣,也是古树名木园的一绝。湖北梣为稀有植物,主产于湖北大洪山余脉京山县与钟祥市的交汇处。土地是植物的生命之源。湖北梣落户落雁景区之初,便有惊喜:这片土地是它深根的地方。3棵湖北梣中,有一棵树龄在400年以上了。如今,这棵湖北梣已发生了裂变,变成了一种奇特的形态:一树两棵,干连干,根连根,似有“百和香匀连理枝,三星气暖同心结”的气象。另有一棵湖北梣,年龄更高迈,已800多岁了。这棵湖北梣也有奇特之处,树型如梅花鹿。中国人大多认同鹿的文化寓意,长寿、神圣、吉祥。由此,这棵湖北梣便叫长寿树了。

湖北梣苍翠,典雅,刚劲,坚毅,又颇有几分历史的厚重感。湖北梣不是空巢老树,也不孤单,因为,鸟也敬老,总绕着湖北梣盘旋,或站在“梅花鹿”角上轻啜晨露。甚或,干脆在它的桂冠上筑一个巢,安个家,与湖北梣聊天,交心,感应湖北梣的呼吸,与脉搏的跳动。时间久了,鸟于月光中的栖息,晨曦里的穿飞,以及绕膝般的美德,令苍老的湖北梣年轻了,也更有亲和力了。于是,鸟与湖北梣便康宁了。

看来,泛爱众,而亲仁,也是动物与植物的和谐之根。

小鸟依人

小鸟依人,是一款画面,或一种样子,很美,主题是小鸟有安全感。小鸟娇柔,自然渴望人的保护。所以说,小鸟依人是人与鸟发生的生命关联。没有鸟的公园,不成其为公园。有鸟,却没有小鸟依人的情景,公园也说不上是公园。如果一只鸟能站在一个人的肩上,或手背上,并有很安详的表情,一座城市才有了真正的和谐气貎。

落雁景区,有一条观鸟栈道,木质,就湖形而弯曲,长约201米,架于湖水之上,又临湖水岸边。沿着这条栈道走,人的视野会有放牧的感觉,团湖中央的落雁岛,以及鸟况,便会尽览无余。如果是早晨,或傍晚,还会看到一种画面:百鸟于湖上翻飞。大约在深秋、冬季,以及初春,落雁岛上还会呈现万鸟腾声的景境,珠颈斑鸠、灰鹊雀、红顶鹭、白鹭、白鹳、湖鸥等,集翔如云,遮了半边天空,十分壮观。

所谓观鸟栈道,的确如此。

但,观鸟栈道远不止观鸟一项功能,内在的功能是人与鸟的亲近。观鸟栈道之下,是一片湖水、湿地,与芦苇滩。芦苇日夜兼荡,却栖着鸟。栈道之旁,是池杉树,也栖着鸟。于是,这片曲幽的地方便有了这样的禅意:“水清鱼读荷,林静鸟谈天。”进入这样的空间,人都会斯文起来,怕惊扰了鸟。走在栈道上,千回百转,人也会不知不觉地放轻脚步声。有时候,鸟在栈道上走来飞往,会落下鸟粪,甚或,鸟在人的头上飞,会将鸟粪落到人的身上,人也不恼,还含着笑声直乐,担心驱走了唳鸣之声。听鸟会悦耳,“两个黄鹂鸣翠柳”;观鸟会养眼,“一行白鹭上青天”;亲鸟会动情,“相亲相近水中鸥”。三者都不可缺失,才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走累了,人小憩时,便有鸟泊至人的身边,或是杜鹃、或是八哥,或是白鸽。这样的情景下,人立即会有一种好情绪,与好心境,说不定神经也松弛了,血压也平缓了,内分泌更有序了。身边有鸟,人不会独食,会与鸟共餐,面包,矿泉水之类,人与鸟各一半。更有一幅温馨的画面是,当人的脸上有了笑靥,与善的表情时,鸟会落在人的胳膊上,脖颈上,或站在人的身旁,一边啁啾,一边与人亲昵,并用爪从人的食物袋中取食,甚或,鸟会直接啄食,不需要与人商量。

这便是人类与鸟类的一种高境界了。

雁洲索桥也有小鸟依人的情景。雁洲索桥2米宽,120米长,有湖北民间吊桥的基因,也有四川都江堰过江索桥的古影。桥架于湖水之上,3跨,主跨70米,其弧形中心的玄底与湖面之距仅1米,湖涨时玄底与湖面更近,优美的线形表达着亲水主题。人走在木板铺就的桥面上,有点晃悠,但不会害怕,因为湖的两岸有水阙,水阙连接并固定着6根高强拉悬索,加之两边还有铁环绳相护。站于桥上,远眺湖面,便有一幅水墨画映入眼帘:蓝蓝的湖水,点点小鸟,芦洲摇曳。于是,人的身与心一起舒畅了。

观鸟栈道宜于全年游,而雁洲索桥更适宜春、夏,与秋,冬季有霜冻,或结冰,人走在木质桥面上更晃悠。冬季,至观鸟栈道看冬候鸟;夏天,到雁洲索桥看夏候鸟。候鸟依季节而迁徙。落雁岛上,也有一辈子不迁徙的留鸟,比如,画眉、麻雀、喜鹊、鱼鹰、白头翁、啄木鸟,东湖便是它们一生一世的家。至于落雁岛的候鸟,它们会随着季节的更替集体“换届”。站在夏季的雁洲索桥上,放眼望去,人会觉到天高湖迥,宇宙无穷,也会看到杜鹃、黄鹂、家燕等在落雁岛上翩飞,追逐,此起彼伏。于是,人便有了王勃“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的意气。

落雁岛诱人,也诱鸟。按说,白鹭是候鸟。落雁岛的部分白鹭却是半候鸟,或留鸟,这是因为落雁岛满足了它们的习性,湖泊、湖岸、湿地、沼泽地,森林之类的生存环境,以及鱼类、爬虫类、甲壳小动物、哺乳小动物之类的美食,一应俱全,白鹭舍不得离开了。于是,落雁岛便出现了“振鹭于飞,于彼西雍”的景象。

遗鸥,珍贵的鸟类,世界易危物种。本来,落雁岛不会有遗鸥,遗鸥应生活于戈壁荒漠中的湖泊,中国遗鸥大多集中在蒙古的鄂尔多斯高原,那里有沙漠,也有湖泊。问题是,湖泊后来不见了,只剩下了沙漠。遗鸥只能偏离自身的迁徙路线,开始了漂泊的栖息。遗鸥到达东湖落雁岛,喝了水,没有水土不服的感觉;捕食后,啄起来觉得津津有味;试居了几天,也没有危险的征兆。遗鸥认为,这片异乡值得依赖。于是,它们开始以枯水草为材营巢。之后,家乡已经开始模糊,落雁岛便成了遗鸥第二故乡了。遗鸥期待,落雁岛是它们永远的故乡。

更有恋爱中的男女扶着铁环绳,立在雁洲索桥上,领略着难得的风景。有时候,鸟会从湖面上起飞,立于铁环绳,或桥面上,听人间的情话。雁洲索桥有点晃悠,恋爱中的男女不怕,鸟也不怕,鸟迫切地想了解人间的男女私情,但,鸟听到的人间情话很模糊。这与人类与鸟类的语言不通没关系,人间的情话大多不是喊出来的,是细说的,是耳语的。不过,鸟看到了人间男女的一种爱情姿势,就是小鸟依人,它格外惊奇。于是,鸟会悄悄靠近爱情中的男女,在他们聚精会神谈恋爱时,它便站到了人的肩膀,或手臂上,取乐于人间情侣的隐私。爱情中的男女很安静,把手伸给鸟,鸟懂,便站到了人的手心里,另一个人给鸟喂牛奶、饼干、鸡蛋之类,这些都是鸟意料之中的。

于是,鸟也依人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