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田友国的头像

田友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30
分享

观寺联袂的古影(三题)

道韵悠悠,佛风漫漫。紫观的妙语、古寺的诵经,与郁气氤氲万缕烟,从幽静、深远的地方飘出来。武昌珞洪景区以东湖首善著称,名刹、宝塔、飞檐,与神龛,虽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形态也不同,但合弦流音,都有播荫人间,佑照八极的姿态。峻美的双峰山麓,“江南第一福地”长春观举行着千年仪式:礼神朝真;洪山的梵雨中,“宫殿梯云级”的宝通寺穷极宏丽,以皇家寺院的阔绰怀佛拥道;宝通寺西侧,是无影塔,于战乱与月斜中,它总是昂首独立。

长春观的洞天福地

武昌大东门东北角双峰山南坡,是武汉长春观的地理坐标。中国道教有十方丛林,武汉长春观列入其中。至于长春观之名,与一个道士有关,这个道士名叫丘处机。

丘处机盛名于金朝末年,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年轻时,贫困相叠,吃够了“破衲重披,寒空独坐”之苦,但他师从王重阳,“静思忘念,密考丹经”,名列“全真七子”之一,又为龙门派祖师。丘处机颇负盛名,更因为他穿一身道袍,骑一匹白马,千里赴西域,力劝成吉思汗少杀生。公元1203年始,丘处机掌全真道教24年,其间,丘处机与全真道双名齐飞,声望大振。公元1214年,山东益都人杨安儿发动“红袄军”起义,剑向金朝,一时间,铁骑纵横,朝野交战激烈。丘处机出面调停,莱州、登州等地的战火很快熄灭。一个道士,一言止杀,制止了一场血腥的交战。丘处机当然会载入史书。这并非史书的殷勤,是史书的明智。许多年之后,乾隆帝离开紫禁城,至京外巡视,得知丘处机的事迹,御笔一挥,潇洒出了锦绣墨宝:“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丘处机道号长春子,也很著名;观,意即道教的庙宇。丘处机止血救民,德高望重,居济世之伟功,民众敬仰他,纪念他,便纷纷建起长春观。甚或,以前已建的道观也更名为长春观。之后,蒙古军南下,遍地是“俘俘之民”,但遍地也有丘处机的弟子。当蒙古军铁骑横扫之际,其弟子仿效丘处机,遍地施教,言劝蒙古军屠掠。成吉思汗并不恼怒,相反,封赏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当时,道教力厚,成吉思汗很借道教之力,以强化他的统治。这样一来,蒙古军帅与百姓都惦记着丘处机了。于是,战乱之中,民众兴建长春观,以褒全真功德沛施。

荆湖之地,也是丘处机布道的地方。他委派得意门生至武汉,创办道教丛林。门生到达武汉,便在清幽的松岛上建长春观。

松岛,古为湖汊,与长江相通。因这片湖汊,便有一座长长的小岛,岛上广植松树,便得“松岛”之名。早在尧、舜时,这个湖汊水势滔滔,舟楫蚁连,小岛闹市。相传,圣贤大禹治水至鄂,疏通了长江,湖汊之水渐渐退去,后成一片开阔地。松岛上,突兀地长出两座山峰,是为双峰山。约在公元1280年,武汉长春观崛起。其规模庞大,元世祖时绝无仅有。它怀卓刀泉,南拥宾阳门,西挽黄鹄山,北盖白鹤观,偌大的区间内,广布宫观、茅庵。而双峰山上的长春观,福地洞天,便是核心建筑了。说武汉长春观道学渊源,其言凿凿。

依山就形,坐北朝南,斗拱与飞檐,是现长春观的建筑特性。中轴线上,立着门殿、太清殿、七真殿、会仙桥,与三皇殿,合成长春观的主体建筑。中轴线之右,是甲子殿;中轴线之左,是道藏阁、吕祖殿。

史载,长春观道子云集,“为湖北丛林时著,屋宇千间,道友万数,香火辉煌,绳弗替,可谓盛矣”! 并列道教全真龙门派三大祖庭之一。

七真殿是主殿,长春观最核心的地方。殿内,丘处机以道教龙门派祖师的目光,巡探着过往的香客,与道士的表现。他的目光能深入香客、道士的内心,打探到清静与否,以及虔诚度。别以为,丘处机以雕像的形态出现,没有呼吸。他有生命,正看着芸芸众生呢。有关丘处机的画像,历史留下的稀少,甚或是残本。这是历史的失误。据说,长春观丘处机雕像,是依遁金庸武侠小说《射雕》文字而创作的。

吕祖殿是供奉吕祖的空间。吕祖,世称吕洞宾,列八仙之一。唐以来,民间信仰首推吕仙。吕仙最具睡仙功,一般供奉的吕祖神像多为睡态。之前,他一直睡在黄鹄矶的吕祖殿内。本来,是不想扰乱他的睡眠的,但长江两岸的龟蛇二山要锁住长江,不得不拆除黄鹄矶的吕祖殿。于是,将吕祖神像移到长春观吕祖殿了。不过,吕祖千年的睡态依旧:“高卧终南万虑空,睡仙长卧白云中。梦魂暗入阴阳窍,呼吸潜施造化功。真诀谁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学痴聋。华山处士留眠法,今与倡明醒众公。”

至今,长春观依稀还能听见竹林声。早在三国时期,这里及周边是一片竹林,茂密,滴翠,名紫竹岭。紫竹岭发生过许多故事,比如,哭竹生笋。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江夏人孟宗家境困苦,在他幼年时,父亲便离世。母亲一直体弱,至暮年多病。孟宗向医生问药,医生给了一剂处方:用鲜竹笋做汤喝。孟宗知道,竹笋只能从春天的地里冒出来。但他还是冒着隆冬的寒冷,跑到紫竹岭,扶竹大哭。哭声感动了紫竹,新鲜的竹笋便从地里长了出来。孟宗转忧为喜,采回后,给母亲做汤喝。果然,母亲病愈了。后来,孟宗官至司空,掌管水土事,也有好政声。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为颂扬孟宗,长春观东院便建孟宗祠。

长春观之旁,还有一口井,名白鹤井。关于它的来历,也有一说:曾经,双峰山一度缺水,井中水也枯,正危及生灵。当时,大禹正在长江巫峡神女峰上,观察巫山云雨。稍顷,两只东来的白鹤在他头上飞绕,并发出泪声。大禹通鸟声,知道鸟的来意,便驾鹤东飞。至松岛,他发现许多白鹤啄地凿井,却无收效。忽然,两只白鹤着陆,下载大禹,又紧急飞往天空,达最高点,双双俯冲下来,冲进了枯井,以身殉道。于是,井里涌动起清泉。为了祭祀这两只白鹤,大禹择了一石,亲书三个字:白鹤井。之后,投入井底。

长春观还有“三绝”:

一是天文图,道教“二十八星宿天图”也在其中。天文图镶嵌于宗仁堂门口的石壁上。现今,中国仅剩这一幅了。天文图是道教与天文学的兼容,天文意义契合道教文化,为道教天文学家的力作。新中国之初,有三块天文图,分布于陕西、浙江、湖北的版图上。陕西、浙江两块还刻有“谕旨”二字,均以碑的形态立于百姓的仰视中。这种仰视,不是因为“谕旨”二字,是源于对道教的尊重。但这两块碑,没因“谕旨”的至高无尚而幸存下来,一场文化浩劫,它被推倒,并被砸碎了。湖北版图上的天文图,最初也是以碑的形态,立于双峰山之顶的天图亭,后因铁路京广线建设,移镶至现今的位置。而且,完好保存下来,又是天文全景图,有蟠龙祥云图案,极为珍贵。

二是道藏阁。道藏阁之绝,不是绝在它藏了多少道经,也不是绝在它藏了何种绝版道经,是绝在它的建筑。看上去,道藏阁弥漫着藏族建筑风格,又含着欧式建筑的诸多要素,在中国道教建筑中,可谓独一无二。公元1863年,同治为帝。一代宗师何合春重修长春观,资助者是武昌最高长官,即清廷的钦差大臣,名官文。官文喜藏族建筑,工匠投其所好,在道藏阁饰以藏族吉祥物大象,与藏红花图案,其工艺现已失传。但,新修的长春观握峨宏丽,庙貌恢岸,层次井然,官文造访时,以诗感叹:古观焚如岁月迁,问谁火里种青莲?春风料峭双峰树,郁气捆媪万缕烟。每意沧桑增阅历,欲寻洞府学神仙。有缘到此休空返,且上回头普渡船……题为《游长春观赠何监院》。这里的何监院,是何合春。

另有一因是,1923年,武汉长春观道长陈宇定高迈退座,湘军名将侯永德继位。侯永德亦武亦道,执掌长春观道事章法可圈,他虽属河南汝州人,心里却涌动西方思潮,引进了欧式建筑风格。

三是“甘棠”二字。甘棠,植物,广植民间,司空见惯,《诗经·召南》有载,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可见,甘棠可喻有政声却致仕的地方官。若仅是如此,甘棠也不会列入三绝之一。“甘棠”二字之绝,在于是石刻,又是乾隆帝亲书,价值便不一样了。道教建筑中,帝王题词鲜见,自然为一绝了。

长春观历史上,有几次修建,是废后的重兴,不是修缮。长春观地处武昌要冲,兵燹在所难免。有时候,还是军事指挥所,或战争的酝酿源。清末,清军与太平军曾三次争夺武昌城,长春观便成了太平军战时指挥部。太平军唯信基督教,横毁长春观,也在历史的意料之中。晚清有一位湖北监利籍的文史专家,名王柏心。对长春观饱受兵燹,毁建相随的历史,他写了一首《过长春观鹿频炼师气诗》,曰:“山川俯迎劫灰余,杰观盍开阆苑居;紫府琼台仍缥缈,亡都金阙故清虚。”

1926年,北伐军叶挺独立团行军于武汉,长春观成为前线指挥所,另当别论。早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借长春观为政治掩护,策划者曾居住此处,酝酿起义事宜,但没损伤长春观的发丝。

人间有水火,也有灾难,更有战争。金元全真道人姬志真,身富儒、释、道三教心性之学,又兼禅心,大半辈子居战乱之中,却潜心道奥,以为全真道尚可济人于水火,他有诗云:“中原狼虎怒垂涎,幸有桃源隐洞天。流水落花依然在,请君乘取断头船!”这里的“洞天”便是长春观的。

百姓向往平安,与美好,期望长春观的保佑。长春观有“洞天福地”之誉,确是百姓的福祉。平常,百姓会拜访长春观,尤以每年大年初一为甚,人流如潮,祈求一年的平安,其场面之宏大,一直延续至今。对长春观的拜香,不止百姓,富贵人家也一样。明初,朱元璋以楚封六子朱桢,朱桢就藩武昌,多次巡访长春观。尤其是生日那天,他是一定会盛装入长春观的。他有一个愿望是,为父皇朱元璋祈寿。时间渐行,武汉还渐成一个民俗:迎春会,又名燕九节。武汉香客不会忘记,长春真人的圣诞是农历正月十九。每年的这一天,长春观都会举行丘祖会,隆重,盛大,也谓一绝。

宝通寺的帝气王象

与长春观处于同一条平行线上的,还有宝通寺。

宝通寺居洪山南麓。洪山、双峰山的山势一致,其建筑方位也一致。古时,洪山不叫洪山,名东山。东山云漫青峰,石多,尤以异态万千之怪石为最。石间,草木苍翠,又有清泉从深邃的地方流淌出来,比如,白龙泉,黄龙泉,乳泉。这是造寺的最佳之处。

公元420年始,中国南方建立宋、齐、梁、陈四个政权,谓之南朝。南朝尚佛,大弘释典,寺庙便成了江南风光的一景。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是说统治者劳民伤财,二是说南朝寺庙之多,但这是一个虚数,其实,远不止这些。梁武帝时,有个襄阳籍幕僚,名郭祖深。他用“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之文字,描述过寺庙的盛况。

刘宋年间,武昌东山之上建造了一座寺庙,名东山寺。说及武汉三镇寺庙的历史,东山寺最为久远。唐初,因玄武门事件居功,李世民封尉迟恭为鄂国公。尉迟恭行伍出身,却信佛。在鄂国公之位上,他大兴土木,监制铁佛,扩建东山寺,更名为弥陀寺。尉迟恭面黑胜炭,民间传说他能驱鬼、避邪,是为门神。由此,弥陀寺香客如织,祈福求安。南宋端平年间,皇帝赵昀欣阅抗金名将、荆湖制置使孟珙的奏折,即发帑金,诏随州大洪山寺迁至武昌东山,东山始名洪山,赵昀还赐崇宁万寿禅寺之名。两寺一并,格局当有更新。

“万机之暇,自持数珠,课诵,施食”,说的是元世祖忽必烈崇佛的状态。元朝,以藏传佛教为国教,忽必烈宽容,对汉地佛教、道教、儒教等,也一并拥怀,创立了兼容的多教生态。公元1334年,枯木禅师仿京都寺庙建制,主持兴建天书阁、万佛楼、藏经楼、演法堂、钟楼、方丈经台等,并有所创新。当时,有个学者名黄滔,是元翰林侍讲,他离京南下,考察枯木禅师新扩建的崇宁万寿禅寺之后,作《武昌大洪山崇宁万寿寺记》,曰:“金碧髹彤,辉映林谷,宏模伟观,人天具瞻。”

后更名为宝通寺,是公元1485年发生的事。清同治、光绪年间,再扩建殿宇。历经数次扩容,宝通寺已有11万平方米的版权了。

山岚林烟中,宝通寺佛光流照,玄风蔚然,又以扑朔迷离之美,成为华中名刹。皇家气派,是宝通寺的建筑特色。自始,历史上有10位皇帝、6位王侯护持过宝通寺,说它是皇家寺院,实则如此。当然,皇帝这样做,是想借佛教为他的统治服务。

自然圆润之美,端庄和谐之态,是宝通寺建筑群的品质。动与静之间,弥漫着佛意。进山门,沿一条起伏的纵轴线向里发展,便是弥勒殿,再顺阶而上,是宝通寺的核心建筑大雄宝殿。殿堂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巨大,庄严。大者,含万有之意;雄者,意即降伏群魔;大雄,是佛弟子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而宝的含义是佛、法、僧三宝。大雄宝殿门联曰:千百年霸国雄图今归何处唯诠竹隐松声长留殿角,大小乘如来妙谛唤醒多人谁道鸟语花香亦是禅机。

大雄宝殿之后,纵轴线顶端静卧着玉佛殿。纵轴线两边,分列着僧舍,与迦蓝殿。僧舍是群体建筑,三层,红瓦,黄墙,透着简朴。伽蓝殿为寺院道场,单体建筑,单层,雕栏刻柱表现的是普化群品、净化人心的愿景。伽蓝,是寺院的护法神,更是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

玉佛殿之左,是一条长廊。尽头处,是由低向高的石阶,拾级而上,便有祖师殿、罗汉堂、法界宫等。殿、堂、宫背依高山与松柏,显得格外肃穆。山风拂来,松柏摇曳着佛门的清净,香烟袅袅飘动的是一句词:“佛火青磷互相续。”在这里,香客没有贵贱,草根与宦官一样接受佛的熏陶,荣华富贵全都是过眼烟云。

洪山南坡、宝通寺东北面,矗立着一座塔,名洪山宝塔。其塔尖已入云霄,与长江之滨、蛇山之上的黄鹤楼遥遥相望,一塔一楼,隔景而立,含蓄有致。

公元1280年,始建这座塔,最初塔名叫灵济塔。建塔初衷是纪念开山祖师灵济慈忍大师。公元1485年,随崇宁万寿禅寺更名为宝通寺,灵济塔也改名为宝通塔。因坐落于洪山,后人干脆叫洪山宝塔了。

曾经,洪山宝塔风光无限,为武昌最高点。洪山宝塔基宽37.3米,通高44.1米,顶宽4.3米,七层八面,古有“七级浮屠”之说,浮屠即佛塔。佛家认为,最高等级的佛塔为七层佛塔,可供奉约百公尺高的大佛像,功德最大。说到功德,古人又延伸出一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初时,这座塔为砖石仿木结构。这在元初已是了不起的建筑了。但山雨多,潮湿,时间一久,腐败不可避免,飞檐、护栏与塔下围廊,均遭风雨侵蚀,亟宜修复。公元1865年,晚清政府湖广当局怀有文物救护之心,作出决定,集资修缮。4年之后,动工修缮,以石结构替换砖木结构,飞檐、围廊从石,护栏铁质。最大的亮点是,铸造了铜塔顶,耗去了晚清6500公斤的铜。这一数字有久远与永恒之寓意。古有“惟楚有材”一说,楚地文风雄健,塔顶便采用文笔峰式。这次修缮工程量大,工艺复杂,工期也长,几乎是再造。所以,至公元1879年才收工。晚清政府已现颓势,央地腐败普及,却无心“修缮”,清廷最大的建筑——清朝帝国开始倾覆。但是,清廷给后人留下了一座宝塔,也算是一种功德。

从寺院的布局看,宝通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不以塔为中心,而印度的寺院相反。中国汉地佛教从印度传入,宝通寺没有完全照搬。

洪山宝塔居于大雄宝殿后侧,穿祖堂,过华严洞,从华严亭过渡后,便可登洪山宝塔。进入塔基的圆门内,沿一级级石阶,向上盘旋,可至塔顶。放眼望去,东湖秀美,红楼英姿,洪山与蛇山对峙,长江与汉江分流,武汉三镇隔江鼎立。

宝通寺还有一座法界宫,为方丈持松法师于1924年所建,木质,雕刻镂空,是修法与传法之地。持松是现代高僧,一心参禅。现存法界宫五亭结顶,飞檐蟠爪,殿基由双层莲瓣图案烘托。法界宫前,是一座三孔小桥,通往佛境。

寺院命运多舛。宝通寺虽有帝气王象,但也多次瓦砾遍地。好在历代都有向佛之人,在它废后重建,百折不挠。于是,宝通寺更有魅力,更有灵性。自刘宋年间东山寺始,这里便是香火连绵,至今亦盛。宝通寺建筑繁复,却没有赘肉。香客从唐宋元明清走过来,至民国,至今,深入宝通寺的建筑细节,会自省,会体验到佛之伟力,与善情,会禁不住洗却内心的污垢。正所谓“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无影塔的东玄西迁

洪山上还有一座塔,名兴福塔,俗称无影塔。俗称不是正式称谓,是民间叫法,从众,相反还深入人心,叫开了。现在,民间仍叫它无影塔,而兴福寺之名却成了一种历史。无影塔底部直径4.25米,高11.25米,虽说有四层,八面,但并不伟岸,故此,又名小塔。当然,这是相对同居洪山的宝通塔而言的。

无影塔的神秘在于,太阳从东边升起,到西边落山,照在这座塔上,塔的身后都不会出现影子。月光皎洁,照亮万物,万物会月影横斜,独有这座塔没有身影。另有一说,冬至正午无塔影。无论哪一说,都说出了无影塔之妙,因其妙,无影塔才遐迩闻名。《江夏县志》曰,兴福寺“每日返照略不见影,藏骨名不知谁何也”。至于无影之谜,以及暗藏的玄机,古往今来,没有谁能通晓。现代考古、探幽、科技工作者合智破译,披索千年黄卷,引经据典,也未得其解。

“古无影塔在黄鹄矶石上。”此言为《湖广通志》所载,说的是无影塔的根。洪山,古亦称黄鹄山。中国讲究龙脉,以“龙的传人”为荣,无影塔的来历也与龙脉有关。远古的时候,武汉长江之南是一片广阔的平地。平地上,静卧着一条巨大的山脊,绵亘蜿蜒,南北走向,形如伏蛇,蛇头倚着长江,蛇身横贯武昌城,蛇尾缠了东湖。中国古有蛇崇拜。蛇,小龙,吉祥,《诗经》有载。武昌选民认为,蛇是神灵,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沾龙气,是大众愿景。所以,武昌先民称这条山脊是“江南龙脉”。

后来,地壳板块发生碰撞,与挤压,长江南岸便突起了一座山脉,名蛇山。南宋时,诗人陆游上山一览,便有“缭绕为伏蛇……”之句,始有蛇山之名。从前蛇的躯干演变成一座了小龙山,蛇尾便成了东山。蛇山上,立着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龙尾处,站着一座无影塔。

最早时,这座塔建在洪山东麓兴福寺内,兴福塔便是这样得名的。兴福塔石彻仿木结构,重檐楼阁式,始建于公元552—554年之间,萧绎为南朝梁元帝。萧绎治国无术,半老徐妃还给他戴了一顶最高级别的绿帽,但他好书,信佛,荫及了天下向佛之人。于是,洪山上便竖起了兴福塔。兴福塔传递的是佛音,但却是为了镇龙而造。封建统治者以己为龙,身为龙体,床是龙床,坐拥如云佳丽,与万千江山,却不让万千江山再出现另一条龙,便御旨建楼,造塔,挖洞,以断龙身,压龙尾,镇龙头。萧绎也俗气,兴福塔之建造也有镇龙之意。也有另一说,最初,这座塔不属于上层建筑,是防洪设施,用以镇压地下水眼。《湖广通志》记载:“无影塔,塔下有井名浪花井,其脉通江,建塔以安澜焉。”既通长江,想必水之滔滔,这座塔是如何镇住滔滔之水的,又是一个难解的答案。

镇龙也好,防洪也罢,这座塔的佛性却存在。

中国佛塔也是从印度传入的,一般情况下,塔刹造圆锥形的相轮13个圈,叫13天。北京白塔便是仿印度建制。与之有别的是,唐代佛塔多为方形,宋代佛塔多为八角,辽代佛塔多为密檐式,13个檐。

兴福塔身白色,用斑驳的石块垒成,经年风雨,其色泽难免暗淡下来,但却有古朴之美。梁思成是著名建筑史学家,对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化遗产颇有研究,他说过,中国建筑最辉煌的所在,是它的顶部。兴福塔为八角塔,楼阁式,塔刹还有伞盖,与宝刹。出檐较短,檐下有石刻仿木斗拱,腰檐挑角微微挑起。平座下亦有出檐,与挑角。

西汉大学者扬雄云,龛,受也。言下之意是容纳,或盛受。佛龛,即供龛,安置佛像。檐有一定的高度,没有佛龛,不能计算于楼层之中。兴福塔一层各面都有佛龛,且佛龛最大,往上逐层递小。佛龛造像生动,雕刻着佛礼故事,与流水、松柏、祥云、神兽、人物之类,其间,佛祖慈眉善目、罗汉姿容可爱、菩萨仪态端庄、力士体态威武。这些雕刻刀法曲折、多变,却很流畅,可谓绝伦的艺术珍品。

兴福塔座石质,名须弥座,壁面上丛生花草,惟妙惟肖,虽是石雕,花草浴佛,却在千年的古风中摇曳。转角是如意纹,寓吉庆,与平安。四周覆莲相间,莲瓣朵朵。

但后来,兴福塔被战火毁容。公元1270年,30岁的南宋皇帝赵禥一边丢失德操,与国土,一边御准重建兴福塔。他创造过一夜召幸30名宫妃的纪录,但不能抹煞他对兴福塔的倾情。晚清的武昌,清军与太平军曾三次交战,兴福寺院及兴福塔被公元1853年1月、公元1854年6月、公元1855年4月的战火灼得通体疼痛,寺院变成一片废墟,唯兴福塔寂廖独立,但仿木结构已被焚尽,神龛雕刻也有伤残,而且,石砌的塔身发生了倾斜。两军争夺武昌城,无辜的兴福塔却遭殃了。之后,风雨蚀侵,塔身倾裂更大。

无影塔喊着,救救我!

1962年,无影塔迁建。原址在洪山东坡上,现在迁往西坡,地理坐标变动了,但必须还原至最初的模样,不能走形,连每一块石头、每一幅雕刻都得是原物,都得放在原位上。按国际惯例,先进的文物迁建,每一块石头都要编号,记住它所处的位置。到复建时,对号入座,每一块石头才不会错位。

搬迁时,从塔内发现了一尊宋时小佛像,立式,铜质,高44厘米。小佛像之旁还散落着一些钱币。后来,这尊小佛像藏于武汉博物馆。

1963年,无影塔迁建竣工。玄音、佛号,与经声,仍从莲花瓣拱托的塔身,每一层的佛龛中传出来,虽如丝之轻,但也弥久不散,随风飘动。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曾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无影塔不高,但出名,因为它超越凡塔,藏了仙机,与玄奥。但,无影塔不止充满玄神,更是一部历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