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老街一点不寂寞,也不凄婉,至今,思绪还在翩跹。
这条老街名屯溪老街,又名宋街,因为这条老街的许多建筑具有宋代风格,大多是徽商回乡大兴土木所为。当时,屯溪最热闹的地方,也是这条街。俗话说,无街不状城。所以,屯溪老街还有一名,即宋城。如果究其源头,这条老街不止几百年的历史,早在公元208年,东汉刘献帝便在洛阳皇宫指点江山,建休宁县。后,几经更迭,至南朝陈文帝在建康为帝时,他于公元562年再御定休阳县,其首镇名屯溪。说屯溪至少有1400多年的历史,都有点委屈了屯溪。说是汉街,也不为过。
屯溪之名有来历。先秦时,屯溪不叫屯溪,无名,却有勾吴族的先民居住,这是考证西周古墓葬文物得出的结论;早在春秋时,楚国先民也居于这里。三国时,吴国有两名身经百战的大将,一名毛甘,一名黄盖,可谓孙吴的左右应麾。曾经,他们在这里屯兵溪上,故名屯溪。 这里的溪,说的是临水而居,横江、率水河、新安江之水在这里合流。自古,屯溪水运昌盛,码头繁华,为皖南物流集散地,或经陆路转青弋江,往外运;或经青弋江转陆路,再入屯溪。明清时,便有人说,屯溪一半是街,另一半是水,水流的不止是水,是一幅清明上河图。的确如此。
县东三十里,镇长四里,宽5—8米,为屯溪老街的物理空间。北倚一山,南濒三水,占了山之阳、水之阴,所谓取阳采阴,符合风水说所倡导的,也符合《老子》所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屯溪老街阴阳交互,又阴阳双藏,符合生、长、收、藏的生命变化形态。由是,屯溪老街老是老,却不衰老,由古而今是繁华,繁华无非元气。
这条街衢古朴、典雅,为东西走向,弯曲伸展,首尾不能相望,由1条直街、3条横街、18条小巷组成鱼骨式结构,直街、横街的两侧是小巷,巷名或表达人的处世态度,比如德仁巷、还淳巷、劳动巷,或表达人的一种向往,比如立新巷、永新巷、新河巷、青春巷,或表达人的自然逸志,比如风林巷、枫树巷、榆林巷、海底巷、梧岗巷、渔池巷、珠塘巷,或表达人的留念之情,比如李洪巷、地盘巷、祁红巷、武兴趣巷。每一条街、每一条巷都是一条长长的故事。
屯溪老街的西端有一座石拱桥,6墩,呈等腰三角形;7孔,孔跨度13米—15米;桥上有亭,飞檐,五脊虎殿顶,也有栏,由条石砌筑。桥之东端,立一高大拱门,上置桥匾曰:镇海桥。镇海桥为黟县、歙县的交通要冲,始建于公元1536年,133米长、6米宽,是屯溪老街的一段,或曰串通了这条老街。
说屯溪老街是宋街,还与宋徽宗、宋高宗有关。宋徽宗以花石纲建造延福宫、艮岳,又创瘦金体书法,犀利,飘逸,独步天下,问题是,他经不住金兵的南侵,北宋命在旦夕。当时,宋徽宗之了赵构驻守南京,迫于形势,建南宋,并称帝,是为宋高宗,却被金兵的马蹄追得往南逃。正在赵构惊魂未定时,金兵突然北撤了。赵构长喘一口气,与群臣反复商讨建都,后才定都临安,即今杭州。于是,宋高宗从各地征调工匠建新都。待临安成都后,徽州工匠回乡,觉得屯溪与临安有一比,便仿了临安,在屯溪建了一座“宋街”。
屯溪宋街有300多座建筑,砖木结构,梁柱骨架,白粉墙,小青瓦,双坡屋顶,鹅颈轩,挑檐,挑枋,大多为单开间、二层,或三层,也有二进二厢,少有三进三厢,店铺一般设在一层,大排门,木质,朱漆,早晨开铺时一块块卸下来,店便敞开了,晚上歇业闭店,便一块块装上去。而居家设在二楼,或三楼,临街装有裙板、木栏,与花窗,延续香火之类的人生大事,便是在这样的格局中实施的。这条老街古风缕缕,神采悠悠,可以套用“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了。
单说马头墙,便是一绝。老街土地值钱,民居不求幅员,多求领空,将楼往高处升,而且,民居密,户与户墙贴墙,防火便有了隐患。于是,便在高大封闭的墙体上造防火墙,呈阶梯状,层次分明,高低错落,或二阶,或三阶,或四阶,甚或五阶,即五岳朝天,至于多少叠,随楼高、进深而定。防火墙砌于楼脊之上,比楼顶要高,明朗,如马奔腾,有韵律美,故名马头墙。马立于楼脊之上,吉祥,有生气。于是,屯溪老街便是万马奔腾了。
一般来说,民居面街尺度不大,却有纵深,店铺在前,坊(库)在深邃处,与坊(库)相接的是埠、船,与水。店、坊、埠、船、水,与大脑,包括枕边风,甚或一封家书,便是一桩生意实现圆满的环节,不可或缺。当然,这样一来,便有深邃、狭窄、幽暗之弊,但,设置一二天井,采光便不再是问题了,另有一层深意是,遇雨天,四面的雨水会顺瓦沟落入天井,叫四水归堂,商人讲究这一点。
宋街有宋街的韵味,店门、铺楣颇有讲究,都有雕刻,或石雕、或木雕、或砖雕,图案大多为名人书法、戏曲人物,主题是吉祥、招财,与进宝。不过,雕刻不浓重,是“略事雕刻,以存其朴素”。也有门楹,或棱,或扁,或方,或圆,没有定制,或木,或砖,或石,材质各异,却与房主的内心向往相契合,谁都期望发财、兴旺,与发达,但,形态、材质的选择便与房主的审美观、兴趣点相关。当然,大多刻有楹联,其主题不止经营求财,也有传家守业,比如,“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也有修身处世,比如,“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也有崇尚自然,比如,“松风闻放鹰,花雨夜鸣琴”;更有男女爱情,比如,“芝兰百世荣,鱼水千年合”。
楼梯满是木雕。再说床,古时,床有多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床,安身之坐也;《辞海》曰,床,后院水井的围栏,比如《静夜思》诗曰,床前明月光,这里的“床”便是,而不是睡具。床专为睡卧之用,是后来的事。屯溪老街许多居家内,座椅、围栏少不了木雕,双层床、四柱床、平板床更少不了木雕。
至民国,屯溪老街不止是民间商业街,也是商业行政机构的驻地了。1937年8—12月间,日军侵犯上海、杭州、南京等地,难民纷纷逃至屯溪,以避战火。之前,顾祝同奉命从南京直抵屯溪老街,指挥第三战区国民军与日军作战。
目前,屯溪老街形貌如旧,街道狭窄,由麻石板铺设,幽深,望不尽,却有扑鼻的腌鲜鳜鱼味,三分臭,七分香,骨刺工整,鱼肉成块、酥烂,这香、这臭源于一道秘制的工艺,即腌。200多年前,鳜鱼就这个味,至今也没变味。另有蟹壳黄烧饼味袭人,不过是一道小吃,却是美味,美味源于内容的丰富,芝麻、肥肉、梅干菜相聚于面粉皮内,经擀饼、刷饴、撒麻、烘烤、焖烘、焙烤后,色如蟹黄了,叫人从明清开始口谗,直到今天也想贪一口。秀嫂挞馃也一样,有唐味,更有明清味,也不过一道小吃,却裹了竹笋、梅干、肉酱、香椿、豆沙、花生、槐花、萝卜丝之类,亦甜亦咸,亦素亦荤。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说屯溪老街以吃垂世,也是一种褒义。
北京有条国子监街,成于元朝,东西向,起于雍和宫大街,止于安定门内大街,长约700米,却是产生学问的一个长度。苏州有条平江路,傍河,清雅,曲幽,南北向,以约1600米的长度,提炼了苏州的美与精神气蕴。而皖南的屯溪老街有闲云、流水,与古筝独奏的蕉窗夜雨,老徽馆、老福春、艺林阁、汲古轩、徽宝斋、万粹楼、同德仁药店、明宪宗礼部右侍郎程敏政三宅,都讲述着绵长久远的故事。屯溪老街文化底蕴厚重,与北京国子监街、苏州平江路一起,并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确为名至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