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别具特色的大书,我无法将这本书中的内容向你侃侃而谈,更无法用苍白的语言向你进行描述,因为从这本书的封面到封底,从扉页到内文,那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面,那一句句诗情画意的文字,都早已将甘州这座美丽的小城装饰的五彩斑斓,铺设的名副其实。
翻开书,便是身临其境,便是行走在甘州大地。
行走在甘州,钟灵毓秀,让人在山明水秀中能够体验到一种久违的心旷神怡。湿地公园是位于城郊北部的一处国家级旅游景区,这里春天鸟类迁来,夏季荷花盛开,秋天芦苇飘荡,冬季雪景如画,四时之景不同,其乐亦无穷。
如果非要说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那么我会选择芦苇飘荡的秋天,或许是个人的喜好原因吧,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秋风吹拂,芦苇摇曳,如起伏的波浪在诗意中飘舞,芦花漫漫,似片片银粟,又如天女散花,孩子跑在拐弯栈道的前头,我跟在拐弯栈道的后头,刹那间,一种《乡愁》油然而生:“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一朵朵飞舞的芦花啊,何尝不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带着家乡的思念,肆无忌惮的飘向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只留下一池芦苇在秋风中打望。
不知道是秋风有心,还是芦花有情,那望穿秋水的眼眸里突然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神气,风儿吹的越是厉害,她的眼神里越是充满了坚定。“爸爸,你看那朵芦花又飞回来了!”孩子高兴地朝我喊着,我也高兴地点着头。是啊,终于回来了,终于有了消息,但我知道,或许,这一来就再也不走了,不过也好,故乡才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
翻过一页又一页,迷人的景色总是让人秀色可餐,湿地公园的美景还意犹未尽,南湖公园里的热闹又弥漫了过来。南湖公园位于城南处,是小城中央文化公园的俗称,公园里的热闹堪比闹元宵一般,皓月桥是这里面最具特色的一处地标性建筑,跨立于水面上方,整个公园被其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这里便成了人的海洋,光的世界。
茶余饭后,漫步于南湖公园,疲惫的身心瞬间便会得到治愈。晚上八点半,音乐喷泉准时开启,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婀娜多姿的水柱在空中描绘出一幅又一幅不同色彩的山水画,仿佛祁连山的影子倒映在了这湖水之中,不断彰显出一幅幅美丽的江南景致。然而,还没来得及欣赏这绝美的江南景色,水柱之间又构成了一个圆弧,像灵动的蝴蝶,又如自由自在的天鹅,在灯光中翩翩起舞,令人目不暇接。
放眼望去,尽显眼底的便是那地标性建筑物——皓月大桥,大桥东西贯穿,桥中央矗立着十分醒目的巨轮“皓月”。月光下,桥上人来人往,桥下游人如织,光亮在波面上一会儿红,一会儿紫,一会儿蓝,一会儿又绿……色彩的交替,引来无数游客驻足观望和拍照打卡。行走在大桥上,习习凉风,或吟唱古今,或凝视远方,在我看来,这实属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欣赏完城内的江南美景,你还可以到城外的大峡谷感受一下亿万年的风雨沧桑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闻名遐迩的平山湖大峡谷位于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境内,距离城区约60公里,被《中国地理杂志》及中外知名地质专家和游客们誉为“比肩张家界”“媲美克罗拉多大峡谷”的丝绸之路新发现,峡谷内有九龙汇海、将军石、神龟问寿、情侣峰等小景观,情侣峰是峡谷内的标志性景观,顾名思义,看上去他们正如一对紧紧依偎的情侣,欣赏着眼前壮美的奇山异景,又见证着千百年来那些美好的忠贞爱情。
有人说,观景台上的大峡谷犹如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谷底好似美国的羚羊峡谷,当然,这毋庸置疑,但相比于这些,我倒是更喜欢峡谷内在一线天云梯景点上的魔鬼挑战。行至于此,需要从峡谷间的缝隙中穿挤过来,接近垂直的云梯,让人看一眼都会觉得腿在发抖,当你爬着云梯走出去的时候,又会让人感到一种坦然和释然,像极了我们摸爬滚打的一生,有坎坷,有挑战,但保持美好的心态,最终就会看见更美的风景。
行走在甘州,芳香四溢,让人在字里行间中能够品味到一种独有的美味佳肴。人们常常会因为美食而喜欢上一座城市,也会因为美食爱上一座城市,但不一样的饮食情愫,又会给人不一样的城市记忆。
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在甘州,臊面便是根植在人们骨子里的记忆。小时候,能吃上一碗香喷喷的臊面便是一种少有的奢侈,在的我记忆里有两种时候,一种是坐上三轮车跟着母亲奔波于凌晨的菜市场,等卖完菜回家的时候,才能在市场门口的小饭馆里吃上一顿,还有一种就是家里面过事情的时候,像一些重要节日或者家里来了客人。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美好,吃一碗臊面已不再是一种奢侈,我倒觉得吃的是一种浓浓的乡愁。
臊面不等同于人们潜意识里的臊子面,有别于岐山臊子面或者诸多的臊子面,如果说面是臊面的根,那汤便是臊面的魂,二者相辅相成,合二为一。清晨,太阳慢慢升起,小城逐渐变得热闹起来,走进一家喜欢的餐馆,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臊面,碗中鲜嫩的香菜,美味的卤肉,金黄的炸豆腐沫,再加上几片西北大菜中的卷芊子和几段切好的红色新鲜辣椒,一碗独有的甘州风味,便超越了果腹的底线,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难得的美的享受。
倘若说臊面是当地人们的一种习惯,一种乡愁,那小城的搓鱼面便是这里的一种回忆,一种文化。搓鱼面两头细中间粗,放进开水锅里,就像是一条一条灵活的小鱼在游来游去,所以,又被人们称为“搓鱼子”。母亲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尽管不是专业厨师,但从她手底下出来的搓鱼子总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她说,家乡的每一种谷物都有着不同的味道,它们在这片热土上扎根的历史,每一寸都极为震撼,搓鱼子体验了荞麦、小麦、青稞、高梁等谷物种植的岁月,也是它们美味的见证者。
搓鱼子是舌尖上的美食,更是小城美食的顶流代表,大到宾馆酒店,小至饭店餐馆,无一没有用此而作为形象代言者。在甘州巷子,我和妻子转了好久,始终不知道吃什么,或许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但还是会选择上一种自己喜欢的美食,最终她的眼睛停留在了一家五彩搓鱼面上,颜色的盛宴馋的人直流口水,我们吃的更是津津有味。从父辈们开始,甘州巷子就成了一代人又一代人味蕾的盛宴和情感的载体,只不过那时候这里还不叫甘州巷子,叫甘州市场,每逢跟着父母进城来,不到一次甘州市场,就总觉得不尽完美,而如今这种情感却变得更加深厚了。
相比于搓鱼子的温柔儒雅,炮仗子便显得热烈豪爽,是因寸段面条形似鞭炮而得名。2017年,央视《魅力中国城》正式启动,大型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竞演节目如火如荼,孙记炒炮便被搬到了央视的舞台现场,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炒炮在璀璨夺目的舞台上显得更有味道,更有魅力,征服了现场的每一位评委与观众。看着美味浓香、柔软筋道的炮仗面,你会迫不及待的想来上一碗,光那香味儿就别有一番风味,要是吃完再喝上一碗面汤,那更如跌进了仙气腾腾的人间仙境。
小城甘州,沃野千里,全国第二大内陆河贯境而过,这里万物竞相生长,美食道道诱人,臊面、搓鱼面、炮杖子……一碗碗独具特色的面食,渗透着厚重的岁月与故乡的山河,都杂糅着人们千百年来的质朴与深情。
行走在甘州,人文荟萃,让人在热闹城市里能够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历史文化。《重修万寿寺碑记》记载:“释迦涅槃时,火化三昧,得舍利子八万四千粒,阿育王造塔置瓶,每粒各建一塔,甘州木塔其一也。这木塔便在万寿寺内,位于小城县府街中心广场西侧,据《甘州府志》记载,万寿寺创建于北周,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重建,唐以后屡有修葺,为全省历史悠久的名寺之一,如今,寺内原有的大部分建筑已无存,现仅存木塔和藏经楼。
走近木塔,一种“拔地凌空,穿云摩天”的气息扑面而来。鸽子在塔身周围来回盘旋,八方飞角处口含宝珠的砖刻龙头下挂着的风铃,在微风中叮叮咚咚,仿佛在为鸽子们打着伴奏。越走越近,轻轻地用手抚摸塔身,或默默地许下心愿,或静静地等候佳音,倒是别有一番雅趣。曾几何时,几杵疏钟,钟声隐约回荡于天际,那道是“塔势凌霄汉,钟声扣白云”。
《西游记》第六十二回记载,众僧向三藏解释:“我这金光寺,自来宝塔上祥云笼罩,瑞霭高升,夜放霞光,万里有人曾见;昼喷彩气,四国无不同瞻。”木塔为九级砖木结构,象征九重之意,仰首上望,譬如金光寺宝塔一般“峥嵘倚汉,突兀凌空”,再往跟前,脑海之中便浮现出了唐僧扫塔的情形,那一刻,才突然明白他扫塔为何要从下往上。
登塔一览,静心,修身。正如唐三藏扫塔一样,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要从最基础的开始,要一层一层的来,一点一点的往上进步,若半途而废,那就只能前功尽弃。
从木塔出来,沿着县府街走过一个十字路口就到了大佛寺广场,穿过大佛寺广场就看到了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皇家寺院——大佛寺。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又名睡佛寺。有人说,来到这里,如果没有去上一趟大佛寺,就好比到了西安没有去大雁塔一样,大雁塔是西安的标志,大佛寺便是这座城市的标志。
从山门进入寺院,刹那间让人感受到一种庄重和肃穆,而院内的古建筑之美又呈现出一种安静的和平之美。走进卧佛正殿,大殿之上巨大的卧佛令人肃人起敬,卧佛相貌祥和,两眼半闭,似睡非睡,姿态传神,与大殿门上的楹联“卧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不明”相得益彰。佛像两侧塑优婆夷、优婆塞立像各一尊,背面是十大弟子悼念举哀像,殿内南北两侧塑十八罗汉群像,形态各异,形象生动。跪拜佛像前,双手合十,紧闭双眼,愿家人身体健康,愿华夏国泰民安。在寺院内,还能看到大成殿、藏经殿等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古建筑之美与佛门瑰宝的深度融合,引得无数游客叹为观止。
走出寺院,门口便是网红诗词街,传统文化灯饰与街区文化交相辉映,站在街上,仿佛一秒便穿越到了西安大唐不夜城,在沉浸式的感受中体验着诗歌里大唐的风雅气度和雍容华贵。“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步一诗词,一步一对韵,唱的孩子们忘却了哭泣,唱的老人们满面春风。
都说读懂一座城,要从博物馆开始,我想说,这本书就是小城甘州的露天博物馆。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彰显着小城的美丽与青春,一丝一缕一粥一饭凝聚着小城的勤劳与朴实,一砖一瓦一街一巷渗透着小城的历史与文化,书中的每幅图画都令人陶醉,书中的每个故事更令人感动,似一首诗,又如一首歌,让小城充满了阳光与大爱。
那天,我翻了又翻,看了又看,却仍旧没有找到一个绝佳的词语来形容这本书的精彩。
或许,行走于此,才能够感受到诗人笔下那种绝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