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祁生林的头像

祁生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2/03
分享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散文四题)

落日熔金铸辉煌

   

   在产自青藏地区的诸多观赏石品类中,说实话,我是不甚喜欢青藏沙漠漆的,比起湟水石的诗情画意,比起黄河石的浑厚含蓄,比起陶俑石的塑形绘神,青藏沙漠漆的看点未免有些寡淡,眩人眼目的,不过是一层指甲盖厚薄的氧化层,且经不起磕磕碰碰,质地也不甚珍罕名贵。同样是产自西藏的石头,藏翠石就比青藏沙漠漆耐人寻味,不要说藏翠如珠似玉的质地,仅那一泓碧水一样蓝汪汪的翠色,就让人心旌摇曳,爱入非非,且藏翠的造型能力也奇强,肖形状物的石头不在少数,有的甚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这样说,并不意味着青藏沙漠漆一无是处,其实青藏沙漠漆也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它的市场号召力,在西北地区所有石种中,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说,青藏沙漠漆是西北地区唯一能够制造财富神话的石种,这对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我省石友,不啻是一个福音。

眼前的这座青藏沙漠漆,可以说是同类中的巨无霸,两、三米见方的身形,数十吨有奇的体量,这样庞大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震撼,任谁也不敢藐视。自然,青藏沙漠漆既以色彩为最大看点,就不能不说说此石的丰色艳容,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色泽呢,落日熔金,暮云合璧,金碧辉煌,富丽堂皇,一道残阳映赤岭,半壁瑟瑟半壁红,我搜索枯肠,唯觉只有太阳光的颜色,与它庶几近之。是的,只有离天最近的地方,才会产生这种像太阳一样绚烂得能燃烧的石头,也只有头顶伸手可触近在咫尺的烈日,才能把石头熏烤出像这样面包一样焦黄酥脆的色泽。是的,是高原强烈的紫外线,是雪域严酷的季侯风,才塑造了这座撼人心旆的美石,像八百里燃烧的火焰山,像五百卷绚丽的秋景图,像十万座连绵的雅丹崖,把一种天造地生的大美,赤裸裸地展示在你的面前,震撼得你目瞪口呆,照耀的你头晕目眩,难怪此石种一经亮相,就几令彩陶失色,大化无光,轻而易举地征服了石界一向重色轻意的粤桂石痴,使之艳羡不已,垂涎三尺。

此石就山形而论,也可圈可点:浑浑莽莽的一团,浩浩荡荡的一座,巍巍赫赫的一体,庞庞大大的一块,连绵逶迤,磅礴雄浑,就像整个青藏高原的微缩景观,横看成山,侧看成岭,前看成峦,后看成嶂,近看成岳,远看成丘,仰看成岗,俯看成崮,脉脉不断,茫茫无边,没有南方山势那种孤峰插云,独笏朝天的雄奇险秀,仿佛排山倒海前涌后继的波涛,如同浩瀚无际广袤无垠的林莽,就像涌涌滚滚鼓荡不息的云海,宛若纵横泱泱川流奔腾的兵阵,以整体的浑融交汇,凝聚成一种摄人心魄的强大气场,熔铸成一种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挺拔成一种旷世无匹的巨大高度,让你折服,让你惊叹,让你艳羡。在它面前,我们聪明的祖先创造的那些颂扬山岳的华美辞藻,诸如嶙峋呀,崔嵬呀,峥嵘呀,嵯峨呀,嶔崟呀,岧嶤呀,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相形见绌。见识了这样金灿灿雄浑浩莽的山,你才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山,才是伟大的山,才是创造山,才是孕育的山。也只有在这样巍巍昆仑般浩山大岭的怀抱里,才会风雨兴焉,才会蛟龙藏焉,才会草本蕃焉,才会万物生焉。也只有这样伟大的山,才有资格配称中华大地的山宗水祖,才有资格配称炎黄儿女的伊甸乐园,才有资格配称华夏文明的精神图腾,才有资格配称轩辕后裔的民族脊梁。

这是一方普普通通的石头,但它更是一座山,一座中国西部的山,一座中国西部的金山,壮观辉煌,巍峨博大,在它面前,即便极度自负的人,也会感到自身的渺小,因为瞻仰它,能提升一个人的精神海拔。这样的山,会让心生崇仰之情,使人会像米癫一样,拜倒在它的脚下,五体投地,膜拜臣服。因为在这座山的身上,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兆示了天地的浩缈,映显了宇宙的神奇。

                       

淡极始知器更雅

          

初见这方敦实沉稳的黄河石《青花瓷》,蓦然想起了收藏界一个众所周知的典故,讲得是宋朝的艺术家皇帝宋徽宗,曾对他手下的制陶官下令: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宋徽宗赵佶是古今罕有其匹的大艺术家,他的审美眼光,定然不同流俗。但我过去一直纳闷,雨过天晴云破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色彩呢?看了这方《青花瓷》黄河美石,便坚信,让宋徽宗神往不已的所谓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那种色泽,一定就是这方《青花瓷》的颜色,因为它青中透蓝,蓝中隐青,青碧湛绿,瓦蓝瓦蓝,就像青海湖的水,就像雪域高原的天,就像青海姑娘的心思,美得纯净,美得透明,美得朴素,美得大气,美得让人倾倒。

这方精美的《青花瓷》,必然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名器,或者,干脆就是根据春秋战汉时代青铜器的范式制作的,器形端庄大方,沉静敦厚,稳如泰山,安若磐石,洋溢着夏彝商鼎,秦钟汉鼐的历史厚重感,天朝风范,大国气度,盛世风采,皇家威仪,尽现石上。石形上圆下方,暗合中国人天圆地方,外圆内方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状如鼎盂,又似宝玺,说明这宝物既是祭天祀祖,沟通神明的灵器,又是衡量天地、规矩天下的象征,是神权天授,天人合一的兆示。这种皇家重器式的精美奇石,置放案头,陈列厅堂,不怒而威,不矜而贵,不眩而富,彰示雅致,表现品味,凸显格调,使生活的高贵感、富足感和安定感油然而生,浸润身心。

缠绕石体的花纹更是美仑美奂,耐人寻味。青蓝的石体上,布满一层层凸凹不平的弦纹,黑白相间,泾渭分明,承载着岁月变迁过程中水与火的印痕,兆示着这方奇石的传奇身世和不凡来历,特别是奇石居中部位一排白色的蘑菇形纹理,非常醒目,非常素静,非常雅淡,非常别致,给人太多太多的联想,把华夏文化中大朴不琢,大美罕彰,大象无形,大言希声的美学真蕴,演绎到了极致。

贾府里的薛宝钗曾经说过,淡极始知花更艳,谁说素朴淡雅就不是美,铅华落尽见真淳,淡扫娥眉朝至尊,真正的美是不需要粉饰的,就像真正的美人都是天颜,而不是用硅胶填充出来的人造美女一样。看看春秋铜器,秦砖汉瓦,晋唐书法,宋元绘画,哪曾有大红大绿涂抹成的庸脂俗粉?中国的艺术,到了清代,由于受满清皇室的误导,才染上了胡儿习气,本末倒置,以大彩大艳为美,以绚烂繁缛为宗,以堆砌雕琢为能。而真正打动人心的美的艺术,都是淡到极处,朴到极处,素到极处,纯到极处的,只有大朴才是大雅,只有大简才是大美,只有大凡才是大奇。

人们喜欢青铜器,人们喜欢元青花,人们喜欢宣德炉,就是喜欢那份简朴,喜欢那份淡雅,喜欢那份纯净,喜欢那份素洁。这,就是这方《青花瓷》美石带给我们的美的感悟。

确切地说,这方奇石并不是青花瓷,而是青瓷。因为青花瓷是在白色的底子上,用青色的颜料绘出花纹。而这方奇石,却是在青色的底色上,绘有白色的弦纹和波纹。但这是老天爷的杰作,是大美无琢的天为艺术,谁又能苛求呢?!

       

逸笔简淡写神韵

 

看了湟水画面石《禅祖达摩》,深为大自然出神入化的艺术才情折服,谁说老天爷不是画家?说句不怕惹画家朋友们生气的话,如此笔简神肖的精美人物画,天赋不高才具稍逊的画家,未必能画得出来。

这方湟水画面石,堪称一件非常高妙的绘画艺术杰作。好就好在它神形兼备,象形与画面完美地集于一身,精准入骨地传达了表现对象的情态神韵,一旦觑见,就不忍移目。先看外形,就让人油然生爱怜之心,一团圆润的圆三角形,锋芒内敛,棱角全无,谦恭虚卑,一团和气,仿佛一位已经修炼到家与世无争的禅和子,心性浑融到可以包容宇宙的境界,只有心底那点不灭的信念,日月一样亘明着,把智慧映辉的水晶般透明。这样熟圆似僧的形象,在自然界的芸芸万石中,在川流不息的时间长河里,不知经过多少岁月的淘磨,才能修炼成这通灵宝玉般可人的模样。

更超凡神奇之处还在它的画面。整方奇石,从外观上看,你说它是一件朴拙的民间泥塑作品也未尝不可,但看作一方高古简淡的国画人物像,大约尤具神采。论起技法,它所走的完全是南宋梁楷减笔画的路子,笔墨简练到不能再省的地步,比梁楷更加惜墨如金,甚至到了吝啬的程度。梁楷距今也只不过千年有奇,但这方奇石,早在亿万斯年前,就被老天爷创造出来了,不知梁大师当年,是不是受了老天爷暗示或者神助。

大自然在创造这件瑰宝时,笔墨非常省俭,逸笔草草,只在圆三角顶部略下的居中部位,阔笔横涂竖扫,用浅褐色浓墨勾勒出U字形的弧弯,让达摩浓密稠黑的络腮虬髯包围的面庞陡显眼前。然后在U字上方,用极细的墨线,漫不经心地勾画出五官,稀疏的眉毛向两边斜插入鬓,细小的眼睛眯缝成一条水纹线,左眼弧背向下,右眼弧背向上,眼内分明蕴含着似有若无的浅淡笑意。也许是笑自心来的缘故,达摩的鼻子已蹙缩成一条短短的横线,阔大的嘴巴紧抿着,上唇上生长着一些稀稀拉拉的淡须,淡须至嘴角处,逐渐变得浓密起来,且左右两边的须尖对称上翘,证明着主人翁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此石画设笔用墨大胆粗犷,狂放不羁,大处着墨,不拘小节,高明之处是没有过多严谨工致的细节勾勒,也没有过多的衬托装饰,主题突出,画面简单,清淡恬雅,一派天真,看似离经叛道,不宗法度,但粗中有细,平中藏奇,从捕捉对象的主要特征入手,舍貌遗形,专意写神,虽则寥寥几笔,但能传神达意,信笔拈来,不落言荃,笔简神具,自然洒脱,使得人物形象饱满生动,栩栩如生,显得淡雅而超脱,轻逸而含蓄。

达摩神态淡定平和,安怡自得,身体蜷曲如蛹,头完全缩进颈项里,眼目口鼻挨挨挤挤地簇拥在一起,密而不乱,神韵宛然。额头奇大夸张,天庭格外饱满,发际线之下,还隐约可见几条细深的抬头纹,面部特征虽然是略作交代,但人物形象简而有神,恬淡,虚静,冲和,简古,云淡天和,意韵自饶。除了面部稍作勾勒外,身体其它各部一任石头的天然形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虽则不着一字,但尽得风流。

达摩为南北朝时人,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西土禅宗第二十八祖,南朝梁武帝时从水路航海至广州,又辗转至南朝都城建业觐见梁武帝,因对佛教的见解相左,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东上北魏,驻锡嵩山少林寺,在五乳峰的一个石洞内,面壁九年,相传写下了《易筋经》和《洗髓经》,并创立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传衣钵与慧可,出禹门游化,于公元536年卒于洛滨。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提出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觉悟主张。东土禅宗经达摩及其而后五代传人的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于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的宗门,达摩也被后被尊为禅宗东土始祖。达摩在中国传播佛教禅宗,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之情。

 

信念的力量

  

这是一只攥得铁紧的拳头,由于攥得太紧,你似乎能听到这只拳头正在发出嘎喳喳的金属的钢音。这也是一只高高举起的拳头,一只充满自信的拳头,一只庄严宣告的拳头,从握得紧绷绷的拳形上,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谁也无法阻挡的强大力量——信念的力量,正在从拳头上冉冉升起。

    初见此石,首先被它强烈的金属质感所震撼,铜红的颜色,泛着岁月的苍绿,有些微的斑驳,但又不太浓郁,仿佛从岁月的深处走来,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那辽远的已逝岁月中发生的故事——那些金戈铁马的故事,使人油然忆起人类文明史上那个伟大的时代,那个以青铜命名的伟大时代。

    看着这紧攥且高举着的拳头,我敢拍着胸脯担保,这一定是一只英雄的拳头,一只豪杰的拳头,一只壮士的拳头,一只英武阳刚的拳头,一只光明磊落的拳头,一只顶天立地的拳头,一只打抱不平的拳头,一只嫉恶如仇的拳头,一只无所畏惧的拳头,一只大义凛然的拳头,一只所向无敌的拳头,一只视死如归的拳头。这样的拳头,项羽会有,张飞会有,李逵会有,毛泽东会有,但刘邦不会有,刘备不会有,宋江不会有,蒋介石更不会有。

    拳头人人会有,拳头人人也会攥,甚至都能攥出水来,攥出汗来,攥出血来,但拳头如何攥,如何摆,其间却有很大的差别和分野,这也是判别英雄和懦夫的试金石。

    英雄的拳头是一种昭示,一种宣告,一种承诺,一种担当,因此,英雄的拳头只会攥的堂堂正正,攥在眼前,亮在明处,该出手时就出手,挥处生风,落处鬼惊,见义勇为,当仁不让,弘扬正气,抑制歪风。

    但懦夫则不同,尽管懦夫也会攥拳头,但只会藏在身后,掩在袖中,躲在衣襟底下,战战兢兢,鬼鬼祟祟,躲躲闪闪,遮遮掩掩,只会用鬼蜮伎俩暗中害人。你可以说英雄是莽夫,但莽夫总比懦夫好,尤其是在人鬼颠倒,豺狼当道的时代,由于有了鲁智深李逵式的莽夫存在,歹人才不敢任意肆恶。

    一只青铜般的拳头举起来,正义就有了附体之地,信念的力量漫延开来,引领光明的信徒麇集纛下,弥漫六合,向邪恶开战,荡涤人间一切污秽,再造出一个朗朗乾坤。

    细读,这拳头分明就是人,就是一个浑身是胆、正气浩然的钢铁战士:怒发冲冠,目眦欲裂,张口呐喊,声震寰宇。从形貌上看,有些像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总书记铁托,那个倡导和奉行不结盟运动,第一个公然蔑视苏联霸权的共产党国家的领袖,正在领导南斯拉夫人民,向德国法西斯发出愤怒的咆哮,用铁的信念和意志,誓死捍卫自己国家的领土和主权。

    其实,这方被藏家命名为《青铜像》的广西马鞍石,更像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那些青铜人像,夸张的造型,怪异的表情,扭曲的肢体,天谜般的神态,最容易把人的思绪引向辽邈和旷远,引向那已然过去但尚未明了的历史天空。

    一石三看,是这块象形石的最大亮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